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之糈魂已经不复存在,格式化教育对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才施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以"识别儿童的智能强项领域"为前提,以"培育儿童的智能强项"为手段,深度开发人的潜能,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障提供服务的后勤工作已被提升到相当重要的地位.正象军事上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样,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教学科研与后勤保障只有同步运转,交融互动,才能确保学校"教育之魂,育人为本"落实到位,使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筠  鲍相龙 《中国西部》2014,(24):40-45
<正>【关注理由】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如何克服先天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突围,成就自己的学校品牌,从而形成学校组织和个体生命发展的长效力量,是每一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然而,学校品牌作为全员价值认同、思想引领、精神追求和行为模式的集中表达,涵盖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适应学校区域文化的集中解构,以实现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为教育取向的行为文化。高品质的学校品牌表征着学校的思想、精神、磁力、张力和个性,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可谓现代学校发展的生命之魂。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品牌的特质、内涵和价值,更渴盼有实现"个性的学校品牌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因历史传承、生存环境、思维方式、目标指向的不同,各个学校的品牌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品牌为此也显得摇曳多姿。处于全国"雪梨之乡"的中国西部川东北的苍溪县城郊中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位育人,为学生终身成才奠基,走内涵发展的强校之路,以"少年军校"为依托,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10年前不足千人的小学校发展到迄今近6000人的全国示范性"少年军校",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4.
苏美莹 《发展》2010,(6):142-143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做好应对新课改实施的准备?这是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首要任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人代表,也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还是一个学校的思想建设者和形象塑造者。所以,校长乃一校之魂,这“魂”便是思想。一个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但是不可能没有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3,(20):15
在郫县安德整个川菜体验园景区内的川菜文化体验馆是景区的一个核心景点,它似乎承载着川菜厚重的文化以及其从古至今的点滴变化,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以川菜为题,以豆瓣为魂"浓缩了川菜三千年的文化历史,再现了郫县豆瓣三百年的风雨历程。在川菜体验馆里,游客可通过高清影片、电子地图、场景还原、互动体验、幻影  相似文献   

6.
绳魂是日本先民最早形成的世界观,原始的"绳魂"始终萦绕着日本民族心,使其无法割舍,促使日本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只能采取添加的方式,导致日本文化在后续发展中丧失了自我进化能力,民族性也因此永远定格在了绳魂时期。绳魂的演绎尽管给了日本民族珍视过去的传统,但也给了日本民族认知不幸的源头。历史在发展,绳魂的演绎也在继续,由其产生的影响也渗透于日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黑土地域文化的精神层面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魂工程,这是该项建设的核心所在.有了"地域魂",才能显露黑土地域文化崇高精神本色;"魂"字当头,黑土地域文化精神层面建设才能全面启动.二是社会转型期呼唤着黑土地域崇高精神,人们需要精神归位,而黑土地域精神也需要加以重塑.  相似文献   

8.
下一站,品牌     
<正>高品质的学校品牌体现着学校的思想、精神、磁力、张力和个性,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可谓现代学校发展的生命之魂。本刊本期将剖析学校品牌的核心要素,总结品牌学校建设经验。让我们一同感知学校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彭建伟 《东北之窗》2014,(13):24-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这一标准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干部德才修养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更充分彰显了我党从严治吏的正确主张和人民立场。信念坚定是"魂"恪守"魂"不丢失,才能谋划人民幸福大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  相似文献   

10.
宁波,数千年的港口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海洋商业文化,大海给予了这个城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品格,更是赋予了宁波这块土地独特的精神魅力。"惟有民魂是值得珍贵的,只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的确,民魂是支撑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一个民族走向繁荣、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样,一座城市也要有自己的灵魂,这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号,重庆到上海的动车正式开通,借此契机,重庆市旅游局特别以动车元素为创意设计制作了"重庆·非去不可"旅游专列宣传展台。专列将直接开进上海各区的广场、商圈、学校和社区,其专列展台共分为三大区域,其中包括了以"列车月台形式"布置的舞台活动区,以"动车车厢形式"布置的"一心三带"咨询台,以"售票大厅形式"  相似文献   

12.
吕术龙  王华 《东北之窗》2011,(Z3):78-80
她叫关杰,曾经是中央民族歌舞团首席古筝演奏家,旅居法国时,她发起组建的"古风乐团"演奏出了中国古老乐器的魂,风靡整个欧洲,震撼了欧洲观众的心灵。她创办的大连关杰古筝艺术学校培养出了3000多名古筝艺术人才,其中有近百人被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重点大学以特长生录取。2010年,大连关杰古筝艺术学校的学生有近百人获得了全国大赛专业及非专业特金、金奖、银奖。她还是大连市海外华商联谊会理事、大连市侨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大连市政协特邀委员、辽宁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光伏中心大连华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13.
正东方网记者王永娟、刘轶琳1月20日报道:文化,一座城市的"根"之所在,也是一座城市的"魂"之所系,是"此城"区别于"彼城"的内在根源。而一座城市的文化脉搏既涌动于一篇篇文章中,也蕴含在城市的一座座建筑里,更体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的"精气神"中。在本次两会上,就如何坚守海派文化的"根"与"魂",代表和委员们发表了许多灼见真知。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教育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地位,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性培养的最佳时期。学校只有立足于校情和自身特点,找准定位,找准特色,找准途径,构建并实施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创建特色德育品牌,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思想之魂,凝聚智慧之魄,才能成就孩子的生命之美。在教育逐渐走向内涵式发展的今天,社会除了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设计中的学院式设计教育对我国的设计教育的发展及要求影响重大,随着近些年的学院式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壮大,但其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校入学率的不断扩大,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等,笔者依据这些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了对于设计教育中"精简","精准"、"精英"不同方位的思考,既反映了学科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又阐述了问题的产生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和"魂",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坚定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够重视的现状,文章从提升教学队伍文化素养、挖掘传统文化精髓、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拓宽文化育人的丰富载体4个方面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个牵魂的地方,永远是故乡。如慈母乡音浓重的叮咛,一声一声,传着缕缕情思滴滴泪,或令人断肠,或令人心碎。在记忆里,在梦中,老家、村小、天坑,是故乡时常能触摸到的生疼情节。村小是滋养我心灵的伊甸园6岁那年,按父亲的话说,农村的娃子,没有幼儿园、学前班,他正好在学校里教书,跟着有个伴,先到学校里混混看。于是,别了果树、石磙、稻场和亲爱的农庄,我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校长张俊民的办学理念是: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里有"大楼"未必有"大师",有"大师"才会有质量。他认为在学校的管理中,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照亮"学生,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下大力气,下大本钱创造条件,搭建起促进教师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4,(1):58-59
<正>2013年,幸福是宁波的表情。宁波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三年打通59条‘断头路’;投放15000辆公共自行车;完成全面小康村创建;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000套,续建25000套,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市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新(扩)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50个;新增省定义务段标准化学校80所,新(改、扩)建省定标准化幼儿园……"等承诺一一实现。2013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宁波的表情。2013年宁波经济经受多重考验、顶住多种压力、  相似文献   

20.
刘娜 《走向世界》2015,(15):70-73
在曲阜的城南20公里,有这样一座儒雅宁静的城市。她以仁爱为魂,历经千百年积淀,成就"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名,独具古韵盎然的格调和低调温良、正气浩然的气质。她就是孟子故里——邹城。独特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修学旅游"。"孟子"和"孟母",让古老的儒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之中再放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