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学方法对于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虽然流派纷呈,但社会学相比于经济学的最具特色之处就在于它强调经济现象、个体行为和组织运作的嵌入性。这一思想对管理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影响早已有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兴起,典型地反映社会学方法论的网络分析学派正在形成和日益发展之中。社会学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知识与洞见,但正如任何理论都只是现实的部分抽象,社会学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学科在企业管理研究和操作中的位置而独霸管理学王国。  相似文献   

2.
论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体现,它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时期,是由众多的管理思想大师一起完成的。其中,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管理过程理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对组织中的“目标”、“任务”和“计划”等内容进行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古国也都曾有过许多光辉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等人对创立管理理论都起了重要作用.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学派:古典管理理论学派、行为科学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理论学派.管理领域发生的"热带丛林"现象,标志着管理理论研究的空前繁盛,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使管理进入了一个文化知识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4.
业绩管理会计是管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的管理学发展历程可看出,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的发展,使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由重视效率(作业工序、成本)和效益(利润、企业增加值)逐步向追求战略绩效转变。  相似文献   

5.
冯雷鸣 《经济与管理》2003,(1):16-17,30
对企业战略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约20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众多的企业战略理论。这一阶段可称为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其代表学派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创意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逐步进入竞争战略阶段。主要有:行业结构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战略资源理论。90年代以来,全新的企业战略理论应运而生,较成熟的有:产业制胜战略理论和适应性随机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惯性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后续研究和组织惯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基于国内外组织惯性文献的内容分析,将文献按照组织生态学派、理性适应学派和混合学派进行归类,提炼出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随后,从组织惯性概念界定、量化、作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流派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归纳;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组织惯性概念框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的发展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经济走向使管理实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管理理论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发展与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从战略上重视关系管理与风险管理;组织管理变革的方向是组织的再生与集成;知识管理成为21世纪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思想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与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管理学,是20世纪随着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形成一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对各个阶段管理学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主要观点、主要流派及春代表人物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各个阶段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以缺陷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追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渊源,其次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即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以及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即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各学派理论的区别及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的定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包括职权层级的数目和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2)组织结构确定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力量整合的制度设计。[1]与之相关的现代组织理论可以分为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和新组织结构学派等,是西方管理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企业竞争力研究涉及产业组织、战略管理、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等经济学和管理学诸多领域。本文从起源、理论演进与比较、企业竞争力评价等角度对企业竞争力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企业竞争力研究中不同理论学派相互融合与借鉴的演进趋势,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中应该关注的理论基础、指标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能力理论。它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这两个学派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两大学派的异同和本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现代管理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古典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主要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海尔和实达的企业管理实例,对现代管理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4.
百余年来,薪酬管理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行动、从实务到战略的历史演化过程。今天,薪酬管理已经超出企业组织范围和实务设计层面,成为各类社会组织提升工作绩效水平、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的一项核心职能型战略管理工作。本文基于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视域,对数百年来现代组织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演化脉络及前沿走势进行一个文献梳理及理论透视,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现代组织薪酬管理学主线、理论架构及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②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③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袁维海 《经济师》2002,(11):131-132
现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等历史发展阶段后 ,以知识管理为标志的企业管理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一全新的管理阶段将带来人本管理的新发展、企业再造的新趋势、战略管理的新兴起、知识管理的新出现和企业组织的新构造。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企业必须以知识的网络化为基础 ,更加注重人的使用和人际沟通 ,更加依赖小组和团队的活动 ,开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体系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侧重于战略分析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蓬勃发展,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企业核心资源产生竞争优势,从而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本文认为,企业的资源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是在一定背景下针对企业组织的分析框架,两种理论融合才能更好地解释企业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而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科学化进程,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各种管理学派林林总总,异彩纷呈。过程学派关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协调学派着眼协调的有效性;行动学派强调成就的权威性;决策学派侧重决策的科学性;效率学派则以追求效率作为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管理的重点是什么?管理者更应该关注什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影响着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内容,也左右着现代管理学教学内容。纵观现有理论和主流教材,有些把管理职能作为管  相似文献   

20.
自哈佛学派始,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主要通过结构、行为、绩效三个范畴研究市场的垄断竞争关系。后来出现了芝加哥学派,由于这两个学派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产业组织理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产生了新的学派和分析框架,主要表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本文研究这些学派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