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稳妥解决上海率先建制的几个问题1.思想观念的统一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支柱之一的企业制度,其创新的理论和做法与以前的企业改革措施有何关系?到底如何实施公司化改造?公司化改造是否又是新一轮的企业改革,能否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真正把企业搞活?以及由此而涉及的企业产权、法人地位、组织体制、领导关系、经营责权、用工分配、管理制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会有哪一些变化影响等等,这些问题不可回避也不容忽视地摆在大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3.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十五大确立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它的基本思路是 :国有企业建立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并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要形态的新型企业制度”。由于这些概念本身的不明晰以及与之相应的企业治理机制建设的滞后 ,使得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内部人控制”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对此 ,政府部门、学者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 ,提出和尝试过多种设想 ,然而收效甚微。那么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本文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 ,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企业建立现…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1994年开始了全国的试点工作。同年,天津市在41户企业中开始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试点工作。以后的几年中,改制试点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到2000年末,全市列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已有263户。试点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制造业有159户,农林牧渔业7户,建筑业26户,运输、邮电业7户,批发零售业、贸易餐饮业49户,房地产业6户,其他行业7户。在263户试点企业中,特大型和大、中型企业共242户,占试点企业的91.6%;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6.
7.
8.
一、上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形成的标志 1、关于上海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形成的标志,目前有四种观点。一是从上海微观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产权清晰为运行基础,以产权流动为运行方式,以权责明确为运行制约,以政企分开为运行条件,以管理科学为运行质量,形成主体多元的产权结构,大集团为主干的组织结构,公司制为重点的法律责任结构,良性循环的资本结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二是提出了三层次的十一项标志,即在政府转变职能层次上, 相似文献
9.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王维民万伦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放权让利为主线,以推行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过程。这一改革过程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和效益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杨玉生作者简介:杨玉生,1942年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6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系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宋则行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据我国80个大中城市统计,采用地下水作水源的占60%,其余40%的城市虽以地表水作为主要水源,但也都用地下水作为辅助水源。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储很多问题,即由于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加以论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既是正确的,又是必要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所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和发展得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改革设计不等于一切问题解决了,难处还在于面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如何起步,如何推进。这里同样有许多问题,如企业现有资产的归属问题、债务问题、富余职工出路问题和企业办社会问题等等。如何解决,需要认真研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突破难点的情况徐奎兴自1994年10月开始,上海选择了140家重点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在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积极探索,开始对以下难点有所突破。(一)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如何...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上海主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国有经济实力;抓大放小、扶强并弱;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
按照十五大要求,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三年已过,我省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和改制效果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如何把握?对此,省企业调查队在实施三年统计监测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