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Oracle、SAP、用友、金蝶等一系列中外管理软件巨头来说,马云无疑是个“搅局者”2007年1月8日,马云在上海宣布全面进入企业商务软件领域,同时宣布先期投资1亿元的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企业做大了,触角伸的长了,这本无可厚非。近年来中国企业界的“搅局者”不乏其数:搜狐董事局主席兼  相似文献   

2.
阿里巴巴网站的执行总裁马云和他的团队伙伴们的奋斗故事,演绎了一个现代天方夜谭。 马云其人和“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的众多第一,是“中国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点”和最独创的商业模式的理想者和实干家。他在互联网商务领域的富有创意的概念和作品,丰富了全球和中国商人的商业内容和行为,并在20世纪末为全球商人贡献了一款经典站点:阿里巴巴Albaba.com。 马云在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于7月6日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忽悠之王”的马云似乎对每个话题都能口若悬河,但情人节显然是个例外。“情人节快到了,你打算……”记者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已是笑声连连,“怎么会说这个话题?”语气里半是意外,半是尴尬。“我从来不过情人节的。”马云很快给出答案,紧接着,又补充了一条理由,“太忙了。”马云的忙可以理解。去年那起世人瞠目的雅巴收购案,让马云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看到媒体上到处都是自己,我都看烦了。”马云无奈地向记者抱怨。情人节是一个博爱的节日不光是忙,不过情人节,还因为马云对情人节的含义有一番特别的高论。“在中国,情人…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评选“2011年最郁闷老板”的话,马云算得是上一个。用马云的话说,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流年不利。去年马云曾在淘宝员工大会上说,2011年淘宝必有一难,不幸的是一语成谶。而且,今年他们不是有一难而是有三难:淘宝假货、转移支付和这次的商城新规。远的不说,就说余波未平的新规事件。  相似文献   

5.
自从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提出企业准备“过冬论”后,一场关于企业如何“过冬”的讨论正在愈演愈烈。企业家、经济学家、社会名流以及普通民众,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相似文献   

6.
欲迎还拒     
2月里,马云和王志东,两位中国互联网元老级的创业家在同一家饭店前后两天里宣布了各自企业的融资方案。马云拿到了8200万美元,据说是“中国互联网获得的最大一笔私募。”第三次创业的王志东拿到了富达基金的1300万美元,据说是“中国软件业获得的最大一笔投资。”  相似文献   

7.
历史—定会记下--个“搅局者”的名字--马云。 最近的“搅局”,则是在2013年12月6日,马云董金投资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物流,未来最多将可持有日日顺30%多的股份。  相似文献   

8.
《中外管理》2013,(10):24-24
中国互联网金融应感谢马云,他在6月5日“外滩金融峰会”发表的《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的演讲,使互联网金融这个一度边缘的新生事物在中国金融界迅速变得炙手可热。在这篇演讲中,马云除了霸气地提出“如果银行业不改变,就让我们来改变银行业”的宣言外,更重要的论断是:“未来金融有两大机会,一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二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  相似文献   

9.
马云被视为中国企业界的精神领袖,为何如今却被一群浙商斥为“小人”? 在“马云即将成为中国首富”的声音不绝于耳之际,一帮浙江老乡给他送去了诚挚的、憋在内心很久的慰问——马云,你是小人!  相似文献   

10.
邹玲  福先森 《中国企业家》2014,(14):56-60,9
“国家队”华数与马云为何会走到一起?谁会成为未来“传媒帝国”的真正主角?虽然看起来马云已经身处商人阶层的最顶端,但在中国,只有一件事情是马云想做但又无法轻易做的,那就是——成为一个传媒大亨。“文化产业起不来,中国就是个暴发户国家。”这是马云投资文化的逻辑。阿里巴巴IPO之前,通过对文化中国、华数传媒、优酷土豆、21世纪传媒等公司总  相似文献   

11.
彭蕾是阿里巴巴创业“十八罗汉”中少有的女性,1994年在浙江财经学院时,她是马云同事;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时,她成了马云最得力的干将。在入主支付宝之前,她是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资源官,马云将集团内有关“人”的事情都交给她打理。  相似文献   

12.
“谁不参与进来,谁就不该待在这家公司!”马云终于撂下狠话了'他指的是“来往”。 “来往”是一款与微信直接竞争的社交与聊天工具,推广“来往”,被马云称做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当辞去CEO职务的马云出来为其站台时,移动互联的幽灵已经在杭州阿里巴巴园区的四周徘徊很久了。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2011,(11):26-27
预想中淘宝商城的一次正常“升级”,最后却演变到如此地步,马云看上去颇有点委屈。“嗣城”事件发生后,马云打破一年内待在美国的承诺,紧急返回杭州,处理淘宝商城纠纷。而在对媒体的交流会上,马云参会前在手心写了五个“忍”字。  相似文献   

14.
声音     
《英才》2007,(10):22-22,24
“老虎插上翅膀才如虎添翼,老鼠有了翅膀只能变蝙蝠,成不了气候。” ——在与阿里巴巴CEO马云讨论网络经济时,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如是说。郭认为,就算网络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企业本身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讲到,“领导者扮演着剧作家、制片人和导演的多重角色。”马云无疑是这个世界上兼做这几种角色最成功的人之一。据说,如今的马云已经很少干涉集团的具体业务,主要在做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物     
马云:"偷走"支付宝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教父级人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最近过得并不怎么好。因获取牌照而进行的支付宝股权重组,掀起了阿里巴巴与雅虎的一场纠纷,支付宝被马云一手遮天地“偷走”了,违背契约精神等口诛笔伐着实让马云“很受伤”。马云直言,他看中的并不仅仅是钱,重组是要确保所有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马云再次抛出的过冬论,给人们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再添寒意。7月底.马云给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一封邮件在互联网行业引起轩然大波。邮件中,马云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 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8月初,马云再次阐述“冬天论”,并称“全球进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时期”。阿里巴巴希望有几年的休整时间.并鼓励员工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荐书     
刘东华 《中国企业家》2006,(22):122-122
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妆;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  相似文献   

19.
马云史玉柱支招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近日,面对全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纷纷遭遇“寒冬”的事实,阿里巴巴CEO马云、巨人网络CEO史玉柱分别为他们支招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商业逻辑 1999年,在国家外经贸部搞网站的马云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他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阿里巴巴。在给新创办网站设计定位时,他用了一个看上去有点土气的概念——“中国网上最大的专业市场”。浙江在当时有“市场大省”的美誉,马云的定位显然是想贴着这股力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