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算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双边贸易规模及结构,探讨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与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依附于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和装配等低端环节,整体竞争力低于美国,但近年来有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着全球价值链的研发和设计等高端环节。因此,应当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国际技术交流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助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数据,分别计算中关汽车产业内贸易G—L指数、HIIT、VIIT指数、边际质量MQ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A指数及B指数,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得出,中关汽车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在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品中,产品质量存在着差异,国内汽车产业内贸易业绩良好,调整成本较低,体现为成本优势,品质劣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理论意义并纵观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模型对中韩日制造业各产业部门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测算、列表和比较分析,得出了在制造业分工水平上中国越来越向韩国、日本趋同,韩国越来越向日本趋同,中韩日三国产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应抓紧时机尽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加强中韩日产业合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产品内分工这一视角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使产品内分工成为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研究热点,它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我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相当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区段,我们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产业分工从产业和产品层面深入到产品生产过程的区段、环节和工序层面,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新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并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关系的调整和重构。目前有关产品内分工的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包括:产品内分工的称谓与内涵、度量、内在机理。找出产品内分工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将会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产品内分工是中国外贸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保持顺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世界经济活动的新变化为中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而扩大了中国商品出口的范围和数量,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衡量指标,即垂直专业化比率对中国外贸顺差产生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内分析了比较优势对贸易模式决定的影响。在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纵向关系的理论中分析了贸易利益的分配,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应以比较优势切入产品内部分工,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己在分工链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许多学者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对产品内分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现状的分析;二是运用产品内分工解释对外贸易相关问题;三是研究产品内分工对我国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四是分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状况.文章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得到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特点是贸易不平衡,接普利用Aquino指数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度,井利用AE法对其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到目前中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基础,对近年来中美两国电影制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粗浅的介绍和分析,并参考借鉴美国经验,为我国的电影制品行业发展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电影产业是美国文化产业的核心之一,中国电影产业在近几年来也在奋起直追。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由实实在在的电影制品交易入手,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电影制品行业的往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我国在产业内贸易方面,出口产品以低质量为特征,进口产品则以高质量为特征.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对我国2001年至2003年产业内贸易的跨部门计量分析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并成为了其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入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扩张的调整效果,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有助于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与"厂商范围不经济效应较大",而最终产品内的中间产品种类数较多,这两者共同构成产业内的国际产品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产率较高的厂商不仅能扩大各种中间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并提高最大化的总利润,而且能够出口更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生产率较低的厂商其市场需求会受到排挤,生产率最低层次的厂商将因亏损而被迫退出市场。这些结论表明自由贸易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同当前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巨额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已经赶上美国?中美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互补的结构是否发生实质改变?通过借助合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并分析中美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的分工性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比较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工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