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土地需求日益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必须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特别是耕地产能平衡.为更好地掌握新近补充耕地的地力现状,土肥站对近几年的新垦耕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壤样本采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对比近年来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新垦耕地的数量,以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变化;同时深入分析新补充耕地的肥力要素,探索新补充耕地质量提升的可行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究农用地利用等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对过去已经批准建设的三个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情况,应用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进行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利用等别计算,并按照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系数表进行折算,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研究结论:(1)实施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可以确保占补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2)通过对补充耕地项目的优化设计,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耕地占补过程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7、2000、2005和2010年4个时点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江苏省1987—2010年耕地占补时空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1987—2010年江苏省耕地占用和补充的数量均持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且大部分发生在平原地区,苏南地区比例较高,占用和补充的水田比例都较高。2在1987—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3个监测时段,耕地占用的重心先向南移动,又大幅度向北移动,耕地补充的重心则持续由苏北移向苏南,三大地区的占补平衡率存在较大差异。3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占用,50.83%是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补充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整治和农业结构调整,其中59.63%的补充耕地来源于农村居民点整理。4从整个监测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占用和补充数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性最高,不同监测时段主要驱动因素不同,2005—2010年非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增强。江苏省耕地占补时空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经济因素是其主要驱动因子,应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区域整体规划,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对耕地的保护,我国加快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有效的确保各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的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确保各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金辉  李程 《城市建设》2011,(5):44-44
我国耕地资源贫乏,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开发整理是目前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是中国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中扬饭鹏等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四年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对耕地实行保护以来,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想办法、定政策,千方百计通过开发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土地整理和废弃地复垦等,基本实现了本行政区内耕地平衡。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实行“占一补一,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所得来的这一平衡态势需要花费多大代价,又能维持多久,确实值得思考。为实现国家粮食自给政策,我国实行各省粮食自我平衡政策,这也是制定耕地省内平衡的政策来源。这一做法确实需要改变。如果粮食实施调配…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炳庚  李晓青 《经济地理》2001,21(6):723-726
湖南农村土地利用具有类型多样,林耕地占绝对优势,空间差异明显,利用水平不平衡等特点,存在用地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耕地数量剧减,土地闲置浪费普遍,土地退化严重等问题,必须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增加农用土地开发利用投入,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加强土地利用法制建设,建设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9.
鲍中标 《城市建设》2011,(3):105-106
1、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 在稳定现有耕地总是和人均耕地不下降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各省区的土地利用年期总体规划,强化国家对种类用地结构与土地供求量的协调平衡。应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应政策及保证措施,以力争做到“人增地不减”。要依法严格控制“农转非”用地,严格规定城乡非农用地标准,加强国家土地管理,防止非法占用耕地,以实现耕地总是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质量提高,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效率、省际差异与异地占补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挺  崔凡  范英  许庆 《经济学(季刊)》2011,(3):1087-1104
本文运用1998—2008年全国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发现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的边际生产率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级市间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主要来自于省间差距,而不是省内差距,2006年以后省间和省内差异都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禁止耕地跨省占补平衡的政策已经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土地利用效率的巨大损失,将来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不对称补偿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实现土地空间效率提高和耕地保护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数量减少、质量衰退的局面,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1978年至1988年1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5501万亩。1989年在加强土地开发,注重耕地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了耕地非农业占用和开发基本平衡,扼制住了耕地锐减的局面。但是,据《未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土地供给与需求,目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供给和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之间寻找平衡,以促进城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耕地经济收益与耕地质量占补平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占补平衡与耕地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耕地占补平衡不仅要考虑耕地质量的平衡,同时还要考虑耕地的收益平衡。本文将单位标准粮作为耕地占补平衡折算的中介,探讨了区域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与耕地经济收益平衡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土地开发整理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土地短缺、农业产值及农业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搞好耕地占补平衡,把未利用地变为可利用地,提高新增耕地数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耕地锐减、生态质量下降、土地管理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策略,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耕地锐减、生态质量下降、土地管理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策略,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攀西地区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水利条件及生态都极为脆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段,但同时又是四川省特色化、产业化农业(水果、蔬菜)工程基地和全省重要补充耕地的后备土地开发供给地。这些极为矛盾的角色已导致攀西地区土地资源生态状况不断恶化,存在巨大隐患,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保护其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友兆  王永斌 《经济地理》2001,21(4):487-491
在对西部开发中耕地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耕地产出与耕地产品需求相平衡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观点,提出了以区域平衡,质量平衡和时间平衡为行征的西部地区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形式以及促进平衡实现的6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依据耕地变化特征与指标变化周期,从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管理因子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物元与克里格插值方法对公安县耕地等别更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公安县耕地整体质量略有下降,主要集中在东部县城及湖泊附近,土地整治与高产农田区耕地质量局部提升;②模糊灰色物元分析结合克里格插值能较好的平衡耕地质量动态更新的时效性、准确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