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有效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也是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的关键一步,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及经营将产生根本影响。本文从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对商业银行定价及贷款经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豫媚  戴赜  彭俞超 《金融研究》2018,462(12):37-54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准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时间段看,贷款利率浮动限制放开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提升;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后,本文发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金来源和市场利率波动均是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政 《金融纵横》2020,(4):68-75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本文首先概述LPR定价机制,接着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几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LPR定价机制下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并就中小商业银行如何适应新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以邵阳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例,探讨了地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定价模式,分析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现行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存在缺陷的主要特征,并针对如何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0年我国宏观季度经济数据,构建了3个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在信贷渠道传导过程中,提高利率对控制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贷款供给是有效的,但对抑制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供给效果不明显。提高贷款利率,抑制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银行的直接融资,但无法有效阻止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个人住宅按揭贷款等途径,从银行间接获取更多贷款。  相似文献   

6.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对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抵御利率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贷款定价理论及其对商业银行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难点。作者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的策略和测算模型。即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舍收益、筹资成本和营运成本以及货币信贷市场变化等因素,从而建立以成本精算、风险量化为基础的价格领导定价测算模型,最后依据客户综合贡献度、计结息周期和利率浮动周期进行修正,最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弥补成本为前提。以客户盈利能力为参数的贷款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定价水平对于资金运用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相关因素对于贷款利率的实际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就是指取消利率管制,建立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2月20日发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确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这标志着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三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试点的基础上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利率市场化必将对习惯于“官定”利率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全部放开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放开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体制、竞争、经营等多因素挤压,资金定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对贷款利率市场化尚处于一种迷茫认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技巧,合理进行贷款定价,对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会计》2014,(6):53-57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有效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从北京辖内商业银行情况来看,利率管制逐渐放开后辖内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走势平稳,贷款利率稳中有升,贴现利率则大幅反弹。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对辖内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盈利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应加快制定配套制度,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银行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兴山 《银行家》2006,(3):45-48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各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和风险管理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正考验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考验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宁波市银行机构比较齐全,因此宁波市各商业银行、农信社(包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 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当前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定价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分行最近对全市13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宁波的分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和9家农村信用社就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以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及为下一步利率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对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抵御利率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贷款定价理论及其对商业银行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难点。作者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完善贷款定价体系的策略和测算模型,即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营运成本以及货币信贷市场变化等因素,从而建立以成本精算、风险量化为基础的价格领导定价测算模型,最后依据客户综合贡献度、计结息周期和利率浮动周期进行修正,最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弥补成本为前提,以客户盈利能力为参数的贷款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丁宁 《中国金融》2005,(15):65-66
近年来,央行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两次扩大金融机均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推出放开贷款计结息方式等一系列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自主权的措施。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基于市场竞争和利润约束的双重需要,也逐步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为准确把握当前基层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政策的执行与反馈情况,近期人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主要金融机构近两年贷款定价机制建立和利率浮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2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大额存款(300万美元及以上)利率,其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及自身经营目标等因素自行确定,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为其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市场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实力包括营销机制、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考验。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充分和对等了解是顺利达成交易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商业银行贷款市场中,企业比银行有着更多、更充分的信息,商业银行通过利率、抵押担保机制、信贷规模的设计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信贷风险。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抵押担保机制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已取消,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本文从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人民币贷款定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96年人民币存贷款八次降息以来,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逐步缩小,与此同时,优质企业对贷款下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商业银行从风险管理和盈利考虑,探讨贷款定价与利率市场化问题.如何根据本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贷款定价成为营销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银行贷款利率下浮情况及其对收益变动的影响,提出了贷款定价的设想:首先进行整体贷款定价,明确利率浮动范围;然后进行单笔贷款定价,有效控制浮动利率的贷款结构,将综合贷款利率控制在整体贷款目标利率范围内.另外,作者还对如何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标准化利率浮动评分体系确定单笔贷款定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假定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实际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模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情境,选择2005年到2010年作为研究区间,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的利差容忍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2005年到2010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对利差缩小的容忍能力显著增强,并且中型规模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差缩小的容忍能力普遍强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强于小型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20.
朱萃 《北方金融》2023,(12):11-15
近年来,人行持续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发展。2019年8月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完善,2021~2023年期间又不断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疏通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下行。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MLF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影响力不够、LPR机制自身缺陷、LPR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存在梗阻等问题,还需要继续完善LPR定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