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刚性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必须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其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峰 《经济视角》2006,(6):56-56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现在不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实际行动。各地纷纷设置新机构,实施新举措,尝试新机制。然而如何节约资源?如何降低资源成本?离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吉林省是较早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之一,在以科技为先导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生态优先2001年吉林省即提出建设生态省,2002年正式运作。生态经济谋求的是“链式”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力求“闭环式”联动,追求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怎样保护与改造生态资源?如何使生态…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不在于循环本身,而在于它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倡导了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从解决资源和环境沉重压力的实际出发,走节约型道路,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既是当前中国式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和现实选择,也是我国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以及建立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行动。要节水,要节能,要降耗。各地纷纷设置新机构,实施新举措,尝试新机制。然而,依靠什么节约资源,降低资源利用成本和提高资源产出水平?各地实际经验证明,发展循环经济要依靠科技。吉林省是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之一,在以科技为先导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有一些探索和经验。科技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吉林省2001年就提出建设生态省,2002年正式运作。如果说生态经济谋求的是“链式”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么循环经济则是力求“闭环式”联动,追求人、自然与社…  相似文献   

6.
喻靖文 《时代经贸》2011,(12):27-28
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选择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举措、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论述了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观视野中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发展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了社会价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强烈要求,是中国继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观念上,摒弃传统的征服自然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观下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1.
黄星 《发展研究》2005,(9):54-55
循环经济是“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逐步建立起适合福建省省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福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文明生态化地演进,工业文明将必然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得以复归;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得以修复;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得以均衡发展形成生态生产力;线性非循环经济发展得以转向了非线性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生态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础之上,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同生息的完美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价值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城市是具有生态文明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本质上是在解决生态文明时代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的问题,是在正视和尊重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前提下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过程,是在城市发展模式上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在城市尺度上寻求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建设低碳城市,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目标,把降低碳排放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结合起来,按照低碳战略、低碳规划、低碳产业、低碳文化和低碳管理“五位一体”等系统推进的路径,探索生态文明框架下城市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进而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当代人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与子孙后代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的和谐,即代际之间的和谐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的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与构 建和谐社会 的矛盾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供需和谐、政治文明的稳定和谐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和谐,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  相似文献   

16.
袁维海 《技术经济》2006,25(1):16-18
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规律,以达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毫无疑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发展运行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既是现实的目标,又是理想的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实的任务,又是未来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既要规范经济层面的问题,要让经济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做到绿色化、无害化;又要规范社会层面的问题,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的社会潮流,构建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宗翮 《江南论坛》2010,(10):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秦斌 《当代经济》2010,(11):16-17
正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主张,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引导性、基础性、根本性意义。加速发展恩施生态文化旅游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和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福建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