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所解答的核心内容。有赖于邓小平理论的光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阐释中,有一句话十分经典,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记得列宁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没有这么深刻,这么一针见血!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曾经指出:“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出来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列宁所关心的是发展速度,而邓小平的,这句话则兼顾了发展速度和最终的发展结果,表明了他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3.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中国化,具有最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性作了新的阐述,尤其对"三个规律"、"总根据、总布局、总任务"和"道路、理论、制度"的总体性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部分。因此,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总的方面作点剖析。 我国自从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如何从国情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这时的社会主义制度虽已建立,但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比重较大,这和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前提条件的构想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行的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当年的构想比,也就自然反映着与国情相联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最近,“不折腾”一词在中国火起来,这个民间俚语经胡锦涛主席之口说出,当然是有所指的。他在谈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用了“不折腾”这个词,显然是在批评一种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干扰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视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得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7.
崔树芳 《齐鲁粮食》2008,(11):25-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岛第三粮库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努力构建和谐企业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做到了以“团结、勤奋”促进和谐.以“奉献、严明”保证和谐,以“求实、创新”推动和谐,着力构建和谐的环境,为企业求得了稳定发展。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青岛市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现了自身的成熟、坚持了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7,(11):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当前,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体的中国粮食流通业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会计》2008,(1):46-46
1.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6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强化对国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08,(11):47-47
江苏省华西村建村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陈云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论述,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习陈云经济思想,加深理解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国家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重大决策,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快速、持续、阔步前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自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形成的、有鲜明特色的民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内在构成上展示了三个重要特色:一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竞合统一;二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核心辐射;三是民主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并举。正是这三者共同推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视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我们党从经济社会全局出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和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十七大报告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国家,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发展条件,她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模仿外国模式。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的主题和任务。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把中国国情基本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穷二白”,他提出了探索“中国之路”的命题;1979年邓小平把中国国情概括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中国提前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大规模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了创造性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通览十七大报告,感到内容全面、内涵博大精深、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通常是对这个国家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现状的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体系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创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然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阶段性与连续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新一届党中央,作出这一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整个社会的和谐是靠社会的每一个单元的和谐来体现的,这就像一曲优美的乐章一样,它的动听是因为乐章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和谐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制定的“坚持科研为本,突出自主创新,提高支撑能力,促进和谐发展”工作方针,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乐章中的一个音符,把这个音符的作用发挥好了,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的贡献。笔者作为水科院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应该用和谐发展的理念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为建设和谐单位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