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学术界一致认可海明威塑造了众多打不垮的"硬汉"形象,但对他作品里的女性形象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依据文本,深入挖掘,全面解读,可以发现海明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以极为欣赏的笔调塑造了一位所有男人心中的完美女性——凯瑟琳,她美丽、温柔、勇敢就像"天使"一般。但是这样的女性在真实的世界中却是让不存在的,远远的高于现实。现将论述她的不完美性以及在海明威的笔下形成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红 《魅力中国》2014,(16):68-68
婉约词正宗李清照,其词作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最突出的一点是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更是技高一筹,用白描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汀是19世纪初叶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给后人留下了六部不朽作品,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关注自我的生存状态,敢于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展示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4.
许丹丹 《魅力中国》2010,(17):193-194
中国的男权中心制度不仅是女界所要批判与消解的目标,它也严重地压抑与窒息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萧红在她的小说《生死场》中通过对农村一系列苦难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各类愚夫形象的塑造.鲜明真实地展现了男权中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与消解了男权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观念,一直受到女权主义以及文学批评界的争论。不管海明威是否具有女权主义思想,其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本文将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总结,并对海明威的女性观的产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琼瑶的爱情故事,认为她塑造了一群美丽大方、贤淑善良和纯情脱俗的女性形象.指出那些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却很难表现出现代人独立不倚的自审意识.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已固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从中反映出的女性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上.  相似文献   

7.
《乾隆皇帝》是二月河先生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最大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二月河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总结一下,他至少用了四种手法:按照《红楼梦》中塑造女性形象的范式来塑造女性形象;按照传奇的方式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用狂欢化的手法来塑造女性形象;用道家的思想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一部饮誉世界的佳作,小说描述了南方种植园主康普生家族的衰落。书中描述了很多丰富的女性形象,康普生夫人、达尔西仆人,特别是在南方“淑女观”下的凯蒂的形象尤为重要。她深受“淑女观”的影响,从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逐渐地失去了最真实的自我,成为了“淑女观”的牺牲品,走向了堕落。  相似文献   

9.
吴爽  海辉 《东北之窗》2011,(17):102-103
如果你看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你一定会被主人公桑提亚哥所感动,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不屈斗志、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海钓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写作生涯颠峰时期的代表作,它标志着海明威的创作已进入思想艺术的总结阶段。小说中塑造的桑地亚哥的形象成为了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海明威赞美了桑地亚哥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用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精湛的叙事艺术,书写了一曲打不败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1.
彭小晶 《发展》2008,(11):124-125
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作者塑造的桑提亚哥没有简单重复以前其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基本特点,而是深入挖掘,独创一格。他运用象征手法、巧妙的细节描写、简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编织出一个感人的故事,塑造了一生中最完美的具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与前期作品中的主人公相比,桑提亚哥对命运的关注显得更为积极,对人生生存的理解也显得更为彻悟;不仅在顽强拼搏中显示出非凡的意志毅力和崇高的人格,而且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或者说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而不败的英雄。本文拟从有关细节入手,分析讨论环境和人物设定在《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12.
宋华  祝亚伟 《理论观察》2008,(3):126-127
春晚小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女性在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中的变迁。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女性地位的典型再现,是社会各种权力关系微观运作的生动体现。媒体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再现社会事实,对女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两性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两性政治权利平等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基础上的和而不同,人们期待着两性作为传媒主体、传媒内容和传媒受众真正平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怨女》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金锁记》的改写,作品中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却有着各自鲜活的形象。作者运用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位经历相似却又具有不同悲剧命运的“小人物”,七巧与银娣。七巧身上所展示的苍凉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而银娣则揭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原始的悲哀。作者借用七巧与银娣的一生揭露了在漫长封建时期作为丈夫附属品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在"女性"被作为男性的相对补充而存在时,越来越多的导演将目光锁定为女性作为叙事的主体。在父权社会中,为了打破刻板的女性形象,导演们塑造了各种自强不息的"女强人"们,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样的一群女性群体:边缘女性。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女性主义的原理上浅析国内外电影中边缘女性的形象,以此透析当今社会对于边缘女性关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我要提起一个曾因“堕落”而为人唾弃的女人。她,就是潘金莲。 当电视连续剧《武松》塑造了新的潘金莲形象后,我曾吐了一口长气,以为冥冥之中的那颗翘盼已久的“孤魂”总算得到了起码的解脱。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 当时,在关于电视剧《武松》的讨论中,一些人认为:“潘金莲这个形象似有拔高”;她“给人们的印象是受害者”;因而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女性形象中,“老处女”的社会地位和精神地位最为特殊,她们大都贫穷、孤僻、不隶属于任何人。惊人相似的是:文化差异巨大的中外不同性别的作家,对“老处女”的描写存在着近乎趋同的共性:男性作家多描写她们的非老即丑,甚至性别模糊;而女性作家认为她们虽不美,却是真实存在的一类人。  相似文献   

17.
彝族     
阿诗玛的花包头 云南路南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形象。多少个世纪过去了,“阿诗玛”没有离开生育她的故乡,她化成一尊与世长存的石像,挺立在石林深处,正像当地民间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空中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  相似文献   

18.
《聊斋》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将人异化为具有人类特性的花妖狐魅、虫鱼鸟兽则是其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前人称之为“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姓之性情说之”。而作者所塑造的众多异化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也不乏众多的鬼女形象,作者移情于鬼身,使之以特殊形态反应了人的性情,人的灵魂,同时也勾勒出了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格兰·菲利普斯在其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她们性格各异、独具特色,而这些女性人物背后又都折射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将以其作品《与她共舞》为例,对小说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并探究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阐明在她们放荡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她们在扭曲的两性关系中,对女性独立身份的追求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鲁迅《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这一形象,代表了旧式中国劳动妇女的共性,她们被封建礼教束缚、压迫,但不失反抗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妇女的蔑视和欺压。像祥林嫂这样的下层女性,即便勤劳、善良、坚韧,但以她的身体从暴烈到干枯的经历实际上是对封建权力暴行的控诉。她在旧式中国不能争取到一丝尊严,不能得到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权利,取而代之的却是被践踏、被奴役、遭压迫、受欺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