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朝鲜半岛位于东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由此引发了多次国际冲突.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其中,苏联作为陆权国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受损后,试图通过支持北朝鲜发动战争,获得通往太平洋出海口和港口.美国作为海权国家则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因此,虽然朝鲜战争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但是从实质上说,它是历史上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龙远明 《特区经济》2004,(10):113-114
<正> 一、欧盟东扩的缘由 欧盟东扩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双重选择的结果。从地缘政治上说,虽然二战后以美苏主导、东西欧分裂为特征的冷战格局,曾从根本上制约了欧盟的前身欧共体与中东欧发展关系,但西欧和中动欧在地域上毕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由于其有着紧密的历史纽带,欧洲土地上存在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动荡不安,东欧形势中各种潜在民族矛盾的可能激化,乃至爆发武装冲突和战争等,都会威胁到西欧的“安全”与“稳定”。接纳中东欧国家,通过增加援助、“移植”欧盟的法律、体制与政策、发挥一体化的市场效应等途径,将大大提高中东欧改革成功的可能性,进而深化共同利益,改善国家间的行为模式,最终有利于欧盟的长治久安。 从经济利益上看,虽然西欧和中东欧  相似文献   

3.
自1989年中东欧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国家和捌 欧腽对中东欧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大幅度调整,区盟最后还决定接受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决定部分地出于“道德上”义务--支持并推进中东欧国家向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转化;决定性因素却在于欧盟预见到一个分裂的欧洲带给欧盟的风险与成本要大大超过接纳中东欧国家成为一员所带来的风险与成本。向东扩大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盟准备东护的同时也着手于货币聪明的建设,不管是货币聪明还是东扩,不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会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因此,欧盟已申明中东欧国家中有全盘接受“现有共同体”(acquis communautaire),并据此调整本国的政治、经济、法律与社会结构后才有被真正接纳;同时,欧盟也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扩大后的新情况,对于具体的改革措施,现有员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它们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虽然1996年欧盟公开宣布最晚到2002年欧盟就可能接受某个中东欧国家,而且到时还要在5-10年内限制劳动力在新成员国和现有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欧盟这次扩大与以前的扩大相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状况,与其说中东欧国家造成的,不如说是欧盟现有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造成的。欧盟这次扩大蕴含着一系列深刻变革的考验,本文将对其中之三--决策机制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和结构性基金改革--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欧盟第五轮东扩的完成,受高工资、高福利以及更好生活环境的吸引,来自于中东欧地区新入盟国家的移民潮开始席卷老欧盟国家。一方面是大批劳动力的西移,另一方面是原欧盟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迟迟不愿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得欧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目标遭遇阻碍。本文主要从制度角度探讨欧盟东扩后劳动力西移与欧盟的就业市场一体化计划之间冲突发生的原因,并认为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和与就业市场一体化的冲突是能够通过制度的改善来缓解和消除的。  相似文献   

5.
王旋 《魅力中国》2010,(29):103-104
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拥有辉煌且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两者在历史起源、宗教信仰和领土归属等方面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联系和纠纷。阿、犹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给巴勒斯坦地区带来了地区冲突爆发、难民剧增等负面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全球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新难题和新挑战,局部动荡和冲突持续不断。(西方国家)海外军事干预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且往往是在捍卫和推广"民主"及"自由"价值的名义下进行的。在美国,政治家和决策者不仅制订周密的海外军事干预行动计划,而且精心策划一整套服务于这类军事干预计划的语言战略,使得西方"民主"语言成为美国政府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动力。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不仅体现在实现物质追求上,而且表现在捍卫本国价值观念方面。把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所信仰的观念和价值说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制造了西方社会"原教旨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和扩张。它不仅给美国及其盟国采取海外军事干预行动制造了"理由"和"借口",而且排斥和压抑了世界上其他不同文化的价值和观念。西方社会所推行的这种政治、经济及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成为全球及地区安全动荡、民族/宗教仇恨、暴力及冲突升级的新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社会所倡导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既是强势的,也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内部冲突取代了国家间战争成为集体政治暴力的主要形式,对内部冲突中国际维度的关注促使人们思考以国际投资为代表的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影响。从理论上看,国际投资可能会引发冲突,也可能会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OFDI)国,但研究中国OFDI对东道国内部冲突影响的实证文献几乎没有。作者基于2004—2016年中国对115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OFDI对东道国爆发内部冲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显著降低了当地爆发内部冲突的概率,而全球第一大OFDI国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对当地爆发内部冲突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在影响机制上,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显著降低了当地的失业率,有助于增加民众参与武装冲突的机会成本,降低叛乱行为的合法性与成功率,进而减少东道国内部冲突的爆发。以上发现体现出中国投资对东道国内部稳定性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强 《环球财经》2010,(1):32-33
欧盟提供了一个政治样板,一个超国家的政治实体,而且这个政治实体并不局限于欧盟本身,她现在要求在全球建立一种超国家的政治实体  相似文献   

9.
国际机制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也影响国家层面之下的非国家行为体,并作用于两类行为体间的互动。作为最为成熟也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机制之一,国际贸易机制一方面通过机制功能作用于国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另一方面施加影响于贸易议题从而刺激国内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无论是机制还是贸易都与国际和平战争研究紧密相关,如"贸易和平论"与"国际制度和平论"。基于国际原因与国内产出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机制如何影响国内政治,特别是影响国内冲突的爆发风险?通过回归断点设计(RDD)与Logit回归分析,1946-2009年之间的国际贸易机制(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及国内武装冲突数据显示,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能够在整体上显著降低国内武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在分别控制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贸易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后,实证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机制对各国国内冲突风险实际上是一种条件性的混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的国内武装冲突不断涌现,在一国武装部队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爆发的"新战争"中,武装组织的暴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针对乌干达的国内冲突和上帝抵抗军的暴行,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反人类罪为由,指控科尼等五名上帝抵抗军领导人。但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还面临着诸多困境:正义理念与逻辑的冲突、政治观与法律观的矛盾、外界对其干预条件与法律效力的质疑。这些都凸显了西方与非洲地方之间不同治理价值观与规范的冲突、国际刑事法院的偏见与双重标准、缺乏对和平进程与儿童保护的重视等因素。鉴于当地人对和解与安全的渴望远远高于对正义与惩罚的追求,解决乌干达北部地区冲突和上帝抵抗军问题,仅依靠国际法的惩罚与威慑是不够的,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衡各方利益。这包括重视当地的司法方式和冲突解决实践,重视武装冲突解决的参与进程,大力支持和促进乌干达北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加强对非洲地区的和平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人在专业和政治之间的不同表现,归结为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归根溯源还是中西文化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是整体对应的,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所以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和而不同,和中求进"应该是我们文化价值观念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二者已经相互成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不是关系恶化的迹象,而是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结果;欧盟对华关系新政策主张中国全面进入国际社会,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相符合,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政治分歧也应予以充分重视。中国与欧盟之间有广泛的互利合作余地。欧盟的深化和壮大有利于后冷战时期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牵制美国的敌视中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冲突的几个问题李少军(一)冲突是一种对抗行为,有各种含义和范围,可能涉及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个人之间、集团之间、阶级之间、党派之间、国家之间乃至国家集团之间都可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对抗,也可能是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托克维尔观察到了两个特殊的历史现象,后概括为“革命松动”与“繁荣加速革命”的“托克维尔悖论”。通过对“托克维尔悖论”的制度性解读后发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并非由于“松动崩溃”的心理效应,而是由于法国自由与集权的制度性冲突所导致。《旧制度与大革命》与《论美国的民主》两书中都对“政治自由”进行了阐述,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指向了公民参与这一形式。自法国中世纪以来便存在着以等级议会为代表的政治自由传统,然而行政集权的过度强化导致政治冷漠,从而使得这种自由精神逐渐隐退。然而行政集权与自由精神的矛盾却从未消失,大革命最终爆发于自由与集权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对世界经济来说。还是对国际政治局势来说,里海的石油资源都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的利益交织在这里,有些国家甚至在世界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欧盟、中国及俄罗斯。每个国家都认识到了里海的重要性。自然,地缘政治冲突往往会影响到里海地区各国石油资源开发战略的目标选择。每个国家都在这里打出了自己不同寻常的“石油牌”,力图使自己的最大利益与最大安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骆莉 《亚太经济》2001,21(2):8-10
本文主要探讨东盟经济发与其政治合法性之间的关系,纵观二战以后东盟国家的政治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从国家独立之初的西方式民主政体向威权政体的演变,再到金融危机后民主选举政治体制的重建这一曲折的反复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后发展经济进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的划分标准,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可以区分为国际政治心理研究和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政治心理可以分为个体政治心理与群体政治心理,同时也可以细分为政治人格、认知心理、社会心理等多种政治心理因素;而国际政治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国际冲突与合作领域,比如冲突的起源与预防、威慑与战争的心理学等。基于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的逻辑区分,作者选择性地评述了错误知觉及其来源、前景理论、小集团思维、公众舆论和群体认同等国际政治心理因素,同时揭示了心理因素在战争起源、安全困境以及威慑和冲突解决等问题领域研究的应用。国际政治心理研究是政治心理学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应用,是更好地重构与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微观基础,同时为理解国际政治世界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描述性和解释性逻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北极事务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北极国家内部及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但随着各国利益错综复杂的交融,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欧盟成员国中有三个是北极国家,还有两个北极国家属于欧洲经济区,除此之外,欧洲与北极国家在经济、环境保护以及科研等方面联系紧密,因此,欧盟高度重视北极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冷战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湮灭后,人类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认同危机。美国也难逃此劫。性别、民族、种族等群体认同,分权主义者对州权的认同,知识界与政界的精英们对全球化与超国家的向往都危及到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认同政治的兴起对美国国家认同的关键部分———文化与政治信条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是国家权力衰落的体现,也说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国如何因应具体国情在制度设计上接受“认同政治”的挑战,培育出理性的、参与的、团结的公民,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湮灭后,人类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认同危机。美国也难逃此劫。性别、民族、种族等群体认同,分权主义者对州权的认同,知识界与政界的精英们对全球化与超国家的向往都危及到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认同政治的兴起对美国国家认同的关键部分———文化与政治信条构成了挑战。这不仅是国家权力衰落的体现,也说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国如何因应具体国情在制度设计上接受“认同政治”的挑战,培育出理性的、参与的、团结的公民,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