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力发电厂常遇到电机轴承烧损的问题,常见的6kV的高压输煤电机轴承损坏,会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让火力发电厂蒙受较大损失。文章主要对一个2×600MW超临界机组电厂6 kV输煤皮带电机轴承烧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处理及预防方案,可供同类电厂借鉴。 相似文献
2.
火力发电厂配套输煤系统大多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上煤供应燃料,在输煤系统试运和运行过程中,输煤栈桥、卸煤沟、存煤场、煤仓间等处漏撒煤料普遍存在,其中,皮带输送机皮带跑偏是主要肇事者。本文结合多年来多个电厂输煤系统安装、试运、消缺实践,从皮带输送机结构原理、跑偏原因、纠偏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论述皮带跑偏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着重分析了采用滚动轴承的大中型高压电动机轴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电动机轴承造成的损害,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介绍了轴电流烧伤轴承的特征及防范措施。经改进后实际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尤其对高压电动机轴电流的防范效果极佳,同时也减少了噪声污染,对安全生产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6.
白文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178-178
燃煤电厂输煤系统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大量粉尘污染严重影响工作和周围环境,而输煤皮带转运点作为输煤系统的一部分,是产生粉尘的重要环节,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本文通过分析输煤皮带转运点粉尘产生的原理及影响因素,针对几种防尘技术及设备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就应用与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巴合提牙尔&#;乌斯曼哈里 《民营科技》2009,(12):28-28
高压电动机是电厂风机和水泵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发电机组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加快高压电动机故障检修与维护是提高电厂运行安全、保障机组正常发电能力的关键。现就电厂高压电动机轴承检测与维护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晓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0)
随着煤炭价格的波动,煤炭的开采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YB系列防爆电动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有良好的润滑作用。YB系列防爆电动机,其端盖结构独特的设计之处是在轴承室的润滑脂储油腔及供油处作了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轴承的润滑问题。下面本文的重点就在于介绍端盖的轴承窒的结构、润滑原理,以及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此所注意的一些容易导致故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实际启动过程中,启动电流会对电网造成较强的干扰,在重载启动时,有时会对设备造成事故。因此,在大中容量的电动机启动中采用降压或软启动方式,以防止过大电流引起电源电压的波动,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软起动可以实现电动机的起停自如,从而提高作业率,所以软启动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软启动的优点1.减少起动过程引起的电网电压下降,使之不影响共网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了燃煤掺烧的两种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燃煤掺烧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判断标准,对本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最后还指出了燃煤掺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就是皮带运输机,安装使用合理配套的皮带运输机能够稳定的运输煤炭,提高开采效率.但是在皮带运输机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问题而导致没有办法稳定的为煤矿生产提供运输服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皮带运输机跑偏问题,文章主要对煤矿皮带运输机出现跑偏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力式辊筒输送机因其不需动力,结构简单等优点,在短距离物料输送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对重力式辊筒输送机设计中有关辊筒的设计和布局,制动辊的设置及其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分析了煤矿6kV电网保护系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提出基于IEEE1588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在煤炭行业引入继电保护测试仪对6kV电网保护系统进行第三方认证和检定,充分保证了就地保护单元具备合格的保护性能指标。就地保护单元同步采样,集中保护测控单元,集中判断的策略解决了越级跳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采用刮煤板手动清煤,操作不便,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动清浮煤装置利用刮煤板将尾滚筒上的浮煤刮下,浮煤落入清煤筒内,通过螺旋输送原理将浮煤清理出去。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关键零部件作强度校核,仿真结果表明关键零部件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该装置结构简单,无需附加动力,自动清浮煤,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晶闸管(SCR)、可关断晶闸管(GTO)、大功率晶体管(GTR)、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阶段,本文简单回顾了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主流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现状和发展动态。最后,探讨了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