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结”特征,一边是快速的经济增长,而另一边却是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发展。而中央的一系列决策表明,中国将在新的一年里开始真正走向“理性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1949—1978年中国劳动力供求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49—1978年中国劳动力供求与城市化关系研究武力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的“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  相似文献   

3.
公共部门岗位在地区间的有效配置关系到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和劳动力流动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地市层面数据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量化评估公共部门人员的地区分布对劳动力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2005-2018年中国公共部门人员配备越发偏向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政策模拟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削减公共部门规模效果有限,人员编制在地区间差异化增减的“再配置”政策对福利改善更加重要。最优的“再配置”政策需要分类施策,将更多的公共部门人员配备到人口规模较大、不可贸易部门比重较高的地区,促进劳动力在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但是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的出现,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是社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本文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并通过调整同行业分布来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企业可以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来加强教育培训,保证费用共担,利润共享。农民工自身应该建立工会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整个社会应该重视“民工荒”问题,保护中国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10,(10):14-16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回顾了2009年至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四起重大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目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低工资时代的结束”、“劳资关系的力量对比”以及“政策的取向”等四个问题。最后给出八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日本女性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意识,但从60年代起,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下也发生了变化,女性劳动已日见普遍。虽然发展速度稍为迟缓,但经二三十年的努力,如今日本妇女劳动大军的突起实已不可小觑。据日本总务厅统计局的“劳动力调查”,1988年日本全国雇佣总数为4538万人,其中女性为1670万人,占36.8%,比起1975年来增加503万人,也就是每年正以2.6强的速度平稳地增长。这个增长速度比起男性劳动力1.26%的平均增长率要高得多,并且增长持续不减,不能不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这也表明日本劳动妇女正愈来愈多地卷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正陷于老龄化苦境的日本经济,犹如一剂清新剂,给经济发展势头带来新的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7.
王鸥  杨蕾 《辽宁经济》2001,(5):14-15
“十五”期间辽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些传统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一些长期亏损,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资源枯竭的矿山都将面临着淘汰和转型,现有的国有企业随着入关的临近,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要求的现人企业制度也越来越紧迫,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对企业职工将继续进行下岗分流以力求减员增效,这些因素都会在辽宁形成较在规模的劳动力岗位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加速,“从一(一个企业、单位)而终”的就业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个人为了保持就业状态就必须连续不断的变动岗位、专业、职业甚至居住地。这个特点在中国转轨时期尤其明显。为了很好地反映这些特征的变动趋势,我们下面采用1999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第276届会议推荐的18项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KILM)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曾铮 《中国经贸》2010,(21):48-49
当中国“廉价劳动力”成为“优质劳动力”时,至少有三个事实是各国必须面对的:一是中国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二是全球,“廉价消费”的“梦幻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三是全球经济将逐步进入—个“平衡发展”和“多级博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底,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举办的“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经济学家樊纲等大声疾呼,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即无论是劳动力的质和量还是社会资本的流向,都逐渐远离制造业。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2/3配置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只占1/4,其中制造业仅为1/6。而主要工业化国家,美、日、德、英等国的相关比重远远高于中国,其中德国高出中国一倍。一些追求政绩的地方官员以为,只有高新技术才是朝阳产业,他们鼓吹放弃传统制造业,掀起“高科技园热”,决策资本投…  相似文献   

11.
9月12日,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牵涉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就业形势如何判断?对形成原因如何认识?对就业难题如何破解?学界人士观点不一。本刊记者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第一种观点认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正在中国打响。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他列出如下一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2001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西方主要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现状及原因追行分析,提出“中国三级劳动力市场的五个层次划分理论”,并运用该理论简要分析了教育与经济交叉领域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世纪,新的发展,新的机遇,新的希望。 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在经历了近20年的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后,终于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了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入地报道民营经济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全面展示民营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本刊特别开辟了《百位市长论民营》专栏,邀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百位城市的市长撰文,请他们谈谈是如何在当地推动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以及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和宝责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各要素市场中发育最晚的一个.从“劳务市场”正名为劳动力市场就用了10年多的时间。至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处于转型过程中.转型的速度比较快,可以说是急剧转型。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下半年,日本“气泡经济”开始破裂,“平成景气”后退,1992年第三季度出现了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12月1日,日本劳动大臣在内阁会议上宣布,今年10月份有效求人倍率比上个月下降了0.05,达到0.96倍。这是自日元升值的1988年5月的0.98倍以来,相隔4年零5个月第一次降到1倍以下。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各都道府县的有效求人倍率都有所下降。日本劳动力的新变化已引起日本有关部门、企业界、工会等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6.
陈淮 《浙江经济》2002,(18):34-3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没有后推的余地在未来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就业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现象。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骤然严峻。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普遍离开劳动岗位的“下岗”问题之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构成了就业形势的新特征。“十五”发展过程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此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这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的中国,格外地不安分。人们的心思格外地活,身体内的能量也格外地足,再也不能恪守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训,再也不愿意心甘情愿地做一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螺丝钉”,再也不想被“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捆住手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如果不是一纸空文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拥有大量的工商企业和其他服务行业,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渐次形成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力资本的基地,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劳动力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由此聚积了近代上海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颇具强度的人才资源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就业压力将达峰值 “中国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在今明两年达到最大值,此后将逐步缓解。”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研究,中方已经结题的部分作出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