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的阶梯 1883年6月5日,凯恩斯出生在英格兰的剑桥.他父亲是剑桥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也是剑桥大学的首批女毕业生之一,而且曾担任过剑桥市长."书香门第"出身让少年的凯恩斯有机会接触当时剑桥大学各领域的精英,10岁时他就已经掌握了部分代数和几何知识,14岁时获得奖学金进入伊顿公学(一个曾培养出20位英国首相与无数精英的贵族中学)读书.凯恩斯成绩非常优异,共获得了包括托姆林奖金在内的60多项奖金,被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2.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理由是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费尔普斯的贡献之一是,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福利和代际公平的角度,提供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家庭唯一的"资源" 我叫余志强,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康家村.父亲叫余友田,母亲叫沈丽辉,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懂事以来,就知道家里很贫困.父亲是个老实农民.为了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1991年9月他到乡石灰窑去打工,负责最危险的凿眼放炮工作.1992年4月11日下午,我放学刚出校门,就碰上本村的李村长,他见了我就说:"志强,你父亲在乡石灰窑炸石头受了伤,快回家去安慰你母亲".我拼命往家里跑.谁知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当时就疯癫了.安顿好母亲后,我们又往医院跑,赶到乡卫生院,只见父亲全身除了脚掌和嘴巴露在外面外全身都用绷带包裹.一路上邻居不断叮嘱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不能嚎哭,不然对父亲治伤不利.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真的没有嚎哭,但泪水却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如期宣布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让很多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意外的是,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并未颁给之前获奖呼声很高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自由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而是授予了巴格沃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现年73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实际上,作为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曾经多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费尔普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1990年。在当年的角逐中,他赢…  相似文献   

5.
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谈起故乡的老房子。“文革”中,父亲因“出身”不好,成为“造反派”们斗争的对象。为了图一份清静,他带着母亲和我们兄妹五人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辗转了几个地方都没有长住。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的经济学学习中,费尔普斯逐渐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他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引导他把微观经济学引入了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多年。那些年为了不让他受委屈,母亲执意不改嫁,也因此吃了很多苦才供他念完大学,他对母亲的感激无法言表。在异乡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他时常给母亲写信诉说自己的计划、成绩和想念,并且一直在信中说:"妈妈,我爱您,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他娶了一个城里媳妇,人虽然长得漂亮,却对他的母亲挑三捡四。当他想接母亲来住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母亲怕儿子受夹板气,干脆连去他那里的时间也少了。再后来,他的儿子也大了,他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对母亲的关心极少,只是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托马斯·斯普劳斯(Robert Thomas Sprouse,1922~)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由于其在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突出贡献,成为1994年被选入美国会计名人堂的唯一一位会计大师。一、个人简要生平斯普劳斯虽然一生功成名就,但出身贫寒。1922年,斯普劳斯出生于圣地亚哥的乡村,父母离异后同母亲以及4个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斯普劳斯是家里唯一读过大学的人。高中毕业后,他就读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College)。两年后,他因在校表现不理想而留校试读,直到1942年被征召入伍。后来,他就读于军官培训学校并于1945年被任命为步兵团第二陆军中尉。二战结束后,他受派遣进入国际军事法庭参与对战犯的审判工作。1949年,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回到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继续由于战争而停止的学业。  相似文献   

9.
詹敏 《理财》2007,(5):28-30
他叫住川龙夫。他的父亲曾在中国担任日语教师,并在中国终老一生。1962年,住川龙夫在中国出生了,随即他在这片土地上长大、读书、结婚、生子。直到1987年,他才带着妻子和弟弟从中国回到日本。此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母亲也已离开他们13年了。20年过去了。如今,他再次以西铁城(中国)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10.
名人的母亲     
张晨阳 《云南金融》2007,(12):56-57
英迪拉·甘地夫人的母亲——卡麦拉·尼赫鲁 曾经担任过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出身于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家庭。她的祖父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她的父亲尼赫鲁是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声望的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11.
胡小平 《金融博览》2021,(17):84-85
那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油灯下吃饭.父亲说他明天一早就去奉家山,在那至少得住半个月.母亲忙问去干嘛.父亲没正面回答,只是说学校已破败不堪,大队决定重建,只是算来算去,加上公社给的,大队自筹的,钱怎么都不够,他打算明天就带人去奉家山砍树,这样不仅木料好用,也能节省不少钱.母亲愣了愣,看着父亲,说奉家山是一脚踩三县的地方,离家有五六十里,山深路险,少有人烟,蚊虫蛇蝎又多,湿气瘴气重,在里边砍树锯木,又苦又累,还有危险,不同意父亲去.父亲摇摇头,说作为党员,作为干部,就得去,就得带头去.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让父亲过了中秋再去,离中秋也就四五天了.父亲说一天也不能耽误,明天必须去.  相似文献   

12.
陪母亲散步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老了很多,也变得迟钝多了,不是丢三落四,就是记不得回家的路,甚至有一次,母亲来找他,却在火车站迷了路,幸亏还记得他的名字,好心人才把母亲送了过来.这让他十分担心,生怕哪天再也寻不到生她养她爱她的母亲了.可是母亲每天都有散步的习惯,他认为必须回去陪着母亲散步,然后把她安全送回家.  相似文献   

13.
名人的母亲     
张晨阳 《时代金融》2007,(12):56-57
英迪拉&#183;甘地夫人的母亲——卡麦拉&#183;尼赫鲁 曾经担任过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出身于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家庭。她的祖父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她的父亲尼赫鲁是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声望的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14.
很多中国读者的来信都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在中国,似乎只有一个途径可以创造美好生活,那就是"成为重点高中的学生,读最好的大学,然后找到一份众人羡慕的好工作". 我不禁想问:"何谓一份好工作?"清华或北大的学位难道是打开美好生活的唯一钥匙?或者甚至需要斯坦福或哈佛的博士学位以达到极致?到底什么才是成功之路?让我们看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 小沃尔夫冈1949年出生在奥地利南部一个叫圣法伊特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个屠夫,在他出生前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母亲.那些日子里,一切都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使命     
虽然父亲和母亲都把嗓门压得很低,但罗尔还是听清了他们在说些什么。"如果卡拉还在,那么再过两个月,我又可以收到他送给我的母亲节礼物了!"母亲的声音中带着悲痛。"不要难过,我们还有罗尔这个儿子,他一样会送给你礼物的!"父亲安慰母亲说。  相似文献   

16.
通话纪事     
1971年 “都几号了,还不寄钱来,莫非让他这一窝崽喝西北风?”母亲嘟嘟囔囔。 父亲每月按时寄回80块钱,我们一家八口人全凭这的80块钱过活。今天花几毛,明天花几块,那都是惦算着来的。母亲是家务总理,兼家务财长,总理财长都不是好干的差事,特别是经济拮据时期。没有特殊情况,不到月头,母亲绝不敢掏空腰包。可月头到了,仍不见汇款单,母亲再巧,也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7.
《金融队伍建设》2009,(1):72-72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的夏威夷。他的父亲老奥巴马是夏威夷大学的肯尼亚留学生,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自人。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从来都觉得城里的房价太贵,一堆钢筋砖头值不得那么多钱,便总劝我等跌些价后再买。等了好几年,没见房价有回落,倒见证了房价翻跟斗似涨,我终究扛不住,打算以涨了近一倍的价钱买套商品房。母亲数落父亲,怪他对房市判断失误,耽误了儿子买房。父亲却煮熟的鸭子嘴硬,要我再扛几年,就不信房价不降。母亲白了父亲一眼,说:"男人成家立业,得先有一个窝。"为房子,母亲没少埋怨父亲,说没住过像样的房子,全家9口人,在父亲不足4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住了近二十年。期间,有过改善住房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三张工资条     
母亲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普通工人.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搬到市里与我们住在一起.一日午后,母亲在家里和我们一起清理杂物,翻出了一个掉了原漆的黑色盒子,里面除了父亲的几张发黄的旧照片外,还有一沓母亲保留着的工资条.  相似文献   

20.
父亲是一位老税官,我现在税龄也有18年了,但我的年龄还是没有父亲的税龄长。几乎所有认识他的入都连连摇头,一脸戏谑,说他不通世故,古板,老实,遇事太较真,查账时,一分钱都不会放过。社会中人如此,亲戚朋友如此;就连母亲,也不理解父亲,斗了大半辈子的嘴。从小到大,我都认为别人的父亲比他潇洒,我也一直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有些“窝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