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常用的债券衍生工具主要有三种,即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附认股权证债券,它们以债券为载体兼具期权的特性,在特定的融资环境下有显著的优势,适合于不同的企业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融资。一、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可转换债券是附有“转换条件”的公司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发行人的普通股。1.可转换债券融资优点。主要有三个:其中,溢价发行,减少对每股收益的稀释程度。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通常高于新股发行价的10%—30%,对于少数发展较快的公司…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效应、风险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丁丽 《财会月刊》2005,(3):25-26
1.可转换债券的税盾效应。根据税法规定,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在债券转换股票前可获得企业所得税的税盾效应。由于税盾效应的作用,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可以减轻财务上的负担,降低其遭受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公司的财务困境,保证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能够得到资金支持,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岛啤酒通过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A—B公司,中国联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SK电讯。本文对可转换债券这一金融工具进行分析,并从这两个融资方案中发现可转换债券在融资方面的优势,最后得出可转换债券是战略性融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可交换债券简介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或称可换股债券.是一种复合型衍生债券。可交换债券的投资人可在约定的期间之后,将债券按比率转换为股票,但转换标的为发行公司所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一般发生在母公司与控股的上市子公司之间,即由母公司发行债券.债券到期时可以转换成其上市子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的条款设计与可转换债券(convertibje Bond)非常相似,发行要素通常有:  相似文献   

5.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在国际上已日渐流行。九十年代初,国内一些公司也意识到可转换债券的优越性并开始以此方式筹资。在1996年国务院证监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央正式提出:可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1997年3月,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选择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必将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融资途径之一。近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盛小芳 《四川会计》1998,(10):24-27
可转换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可以在未来一定期间内依据事先约定的条款将其转换为公司普通股份的企业债券。1997年3月25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并决定由部分重点国有企业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发行,这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  相似文献   

9.
张恩 《安徽财会》2001,(4):29-30
可转换债券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它的推出分别为公司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与投资工具,公司需要制定正确的筹资决策以保证可转换债券的顺利发行与转换成功,而投资者则需要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规避风险并获得预期收益;前者涉及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后者涉及投资者对对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的分析,两者都关系到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定量分析,本文首先给出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数学模型,然后再以实例研讨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在建立模型之前先给出以下假设:即,股票价格模型中的u、σ为常数,允许卖空衍生证券,没有交易费用与税收;无风险利率γ为常数且对所有到期日都相同;贴现以无风险利率的连续复利贴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可行性。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应该根据环境特点和自身的条件以及发展需要来确定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否可行。本文的观点是发行可转换债券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融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可转换债券融资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在回顾了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可转换债券的资本成本低、税盾效应、为被并购设置有效障碍等优势,然后分析了不正确运用带来的非理性发行动机风险、发行条款不能吸引投资者的发行风险、财务  相似文献   

12.
由西方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机理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丰富的融资机理和多变的设计要素,对证券市场调控资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工具,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设计合理的可转换债券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因此,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理论分析研究,以期能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可转换债券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正处于铁路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为解决民间投资限制和铁路运营庞大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20世纪末以来,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广为使用的融资和投资工具.在当前经济不景气,股市风险过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可转换债券是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共同愿望,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缓慢,这与我国简历一个强大有力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极不适应,在国际,国内的诸多因素影响下,近几年我国可转换债券逐步推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障碍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概念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性质的混合型融资工具。债券持有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所持有债券转换为确定数量的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票,这样债券持有人就由公司的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红利分配。而在转换之前,债券持有人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如果债券持有人没有实施转换权利,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发行的可在某一特定时期按发行时约定的转换价格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既有债权性质又有期权性质的混合债券。根据有关规定,债券持有人既可行使转股权,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也可行使债权,届时按普通债券付息还本。一、行使转股权时发行方的会计核算在转股时发行方应按债券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按未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按已计提的利息,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换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出的…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是由公司发行的、在一般债券上附加期权的一种债务工具。持有有权在将来的特定时期内根据某个特定的转换比例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该公司发行的股权。根据我国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并从可转债的发行实例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有债权和股权双重性质的新型融资工具,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利用。但由于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对其财务运用意义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因此,本文通过对可转换债券的特性及其运用原理一资本结构理论和委托代  相似文献   

18.
可交换债券是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债券交换成与债券发行公司不同的其他公司的股票,被交换的股票称作标的股票,一般是债券发行公司拥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为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市值管理和债务融资提供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可转换债券市场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从近三年的实践来看,可转换债券融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洁 《会计之友》2007,(12X):68-6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公司融资的金融工具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且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创新不足.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司融资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此,对可转换债券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配置资源的重要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