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敏 《北方经贸》2000,(4):144-145
在新世纪的开始,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制定了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市场开发为导向的西部开发发展战略.长期以来,西部落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资本投入不足及投资方式不得力.在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下,改善西部地区极为落后基础设施、继续发展该地区众多的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其丰富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即为加大投资力度和改善投资方式.通常投资主要有两条途径:财政投资和民间资本投资.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财政力量是很有限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由政策来唱独角戏.从长期来看,西部大开发将主要是民间资本的投资,而民间资本又具有极强的趋利性,它只会流向投资环境好、收益率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相对于中东部地区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力度,尽快地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从而大规模地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加入,在西部地区形成一种良好投资机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为西部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一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从经济要素、社会服务要素、资源环境要素三方面构建了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西部12省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作了简要分析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基础设施和政府行为6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20个二级指标,分别依据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构成区域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运用此指标体系对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西部五省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排序,并提出优化投资硬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化,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高于东西部地区。因此,有效增加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会打破中部地区发展瓶颈,改善发展环境,还可以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使要素资源在更大的地域平台上流动,创造更高的价值,更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规模小、增长缓慢,在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且档次低、质量差,使西部失去了外商直接投资这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改变严峻形势和不利局面,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外资利用,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严把外资质量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空间权重的方法构造了经济计量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分税制改革后东、中、西部地方政府1994—2009年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溢出效应,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其他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促进作用,但欠发达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李佳 《现代商业》2007,(35):260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当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旅游产业已成为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正有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各省区的支柱产业的趋势,但是当前西部旅游投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西部旅游产业的未来,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在全国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但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规模偏小、分布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西部地区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和投资方式,统筹区域发展、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等对策,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商直强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约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生产性活动投资的引致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未能形成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为提高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力,西部地区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引进,调整引进外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引发的资源匮乏、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合理的基础设施供给结构能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对于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系统探讨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并立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这两条传导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经济型基础设施能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在西部区域抑制作用最显著;社会型基础设施整体促进了区域碳排放,但在东部地区呈现出一定作用的抑制效果;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两类基础设施均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后者的中介作用强于前者。据此,为我国深入落实双碳目标、调整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此过程中,除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转型的作用因素外,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应该警惕如果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从社会中筹集资金规模过大,政府必然面临难以承受的财政赤字问题,从而造成挤压私人般资、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挤出效应",并且有可能加剧银行体系不良信贷资产的风险,从而大幅度抵消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给经济增长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2.
龙宇 《市场论坛》2012,(5):31-33
持续增长的地区经济及政局趋稳使非洲大陆投资环境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好时期,非洲具有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投资优惠政策多、投资回报率高等优势,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和医药医疗等行业都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投资机会,我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适时投资非洲市场。但是在投资之前要注意市场调研,防范投资风险,讲究投资策略和经营管理,使企业在非洲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存在历史、理论和资源三大陷阱。分别由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与民众所求的差异和不经济的空间格局造成。若要跨越三大陷阱,这就要做到:投资项目由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决定取舍;政策要帮助穷人,不帮助穷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由国家投资,压缩西部不经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TOT投资方式以基础设施为投资领域。BOT投资方式中投资者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而TOT投资方式中投资者则购买现存基础设施。这一根本区别决定了TOT投资方式具有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采用TOT投资方式能更合理地配置基础设施资源,对现存国有基础设施本身的现代化和管理经营的企业化也大有裨益。但是,在采用TOT投资方式时,政府必须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投资者垄断经营以及原企业的人员安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佳 《现代商业》2007,(29):260-260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当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旅游产业已成为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正有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各省区的支柱产业的趋势,但是当前西部旅游投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西部旅游产业的未来,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不断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与规模的变化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货运量对西部地区的GDP有着正向的作用,客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17.
朱宇  翟杨 《商业时代》2004,(11):60-60
外商投资新趋势对四川省的影响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投资总量的萎缩会影响到四川省引资规模;亚洲周边国家在招商引资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又使得四川省吸引外资难度加大。从国内来看,四川省地处西部,在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方面和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尚未建立有  相似文献   

18.
《商》2016,(9):181-184
为探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结构性的过度问题,文章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地区、分部门进行研究,在应用DEA方法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对各部门基础设施投资与总效率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进而根据各部门对总效率的贡献度判断其投资是否过度或不足。根据上述方法,作者利用全国32个省份的基础设施投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就如何提高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少数民族8省区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用自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邹突变点检验等方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促进作用,并得出中央政府已经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策扶持、充分挖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定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以促使民族地区创新和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等政策。  相似文献   

20.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而且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越来越依赖于私人投资的拉动。目前,西部地区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私人投资仍不活跃。为了形成西部持续稳定的增长能力,必须促进私人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