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敬琏 《中国工商》2004,(2):116-119
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是经济界最近讨论的热门话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不存在“过热”,二是出现“过热”,三是出现局部“过热”。我们特别邀请本刊特约撰稿人吴敬琏先生对这一争论发表看法。我们想,通过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讨论,进一步厘清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一种坚实而有创意的理论依据。我们热忱欢迎关心中国经济的各界人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势。  相似文献   

2.
盛明泉 《财贸研究》2004,15(5):86-90
社会工程物品无法通过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充分、有效地提供 ,从而无法达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境界” ,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合理选择是 :政府通过适当的干预弥补市场缺陷 ,让政府在社会工程物品的配置领域发挥导向作用。文中对社会工程项目财务决策因素及决策分析的原则等 ,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建国 《财贸经济》2001,(12):43-45,76
一、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模型假定市场参与者具有关于所交易商品和价格的完全的信息,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称为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4.
《商》2015,(27)
<正>银行产权改革中国有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对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理解,而政府控制银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支持者认为政府控制银行有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反对者则认为政府对银行的控制使银行不能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失效将造成低效率,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对政府对所有权控制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发展的观点、政治的观点和制度的观点三种观点上。而有关政府产权对银行自身发展的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5.
完善国有企业政府董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政府董事制度难以避免政府董事身份的官员化和管理行为的短期化,也难以避免国有企业管理固有的缺陷。加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首先要加强政府董事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董事决策过程全程参与、决策信息充分掌握、权责利比独立董事明晰等优势。设计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可操作性强的政府董事制度,有助于促进大型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铭来  柴化敏 《中国物价》2013,(2):82-84,91
本文在精算理论和决策理论基础上讨论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问题,认为巨灾风险不符合标准理想状态下的精算理论的可保风险,而决策理论拓展了可保风险的标准,并提供了巨灾保险经营的工具和技术。然而私人保险市场虽然对巨灾风险实现了一定的分散和转移,但仍存在很大缺陷——即"市场失灵"。最后通过分析私人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干预——巨灾可保风险的另一种拓展。  相似文献   

7.
观点     
3G 近来再次成为争论焦点,各种观点再度重新组合,“胡阚之争”最具代表性。阚凯力认为,中国3G 决策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发牌照的时间,而在于中国是否需要3G。联通的 CDMA1X 已经开通了几乎所有“准3G”业务,但需求小,网络空闲严重。这充分证明目前3G 业务在中国没有市场。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耗费巨额投资的3G 运营必将导致长期亏损。胡鞍钢则认为:首先,3G 市场开放得越早,开放得越充分,它创造的就业规模就越大;第二,3G 市场开放,可以结束中国电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价格的不同观点、存在问题及表现形式1.我国城镇土地有无价格?土地价格是土地市场的核心.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初期,理论界对土地有无价格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物,因而没有价值,所以不应当有价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物,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争论的结果,后者得到社会共识.土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土地能为人类永续提供产品和服务,即产生地  相似文献   

9.
议程观点     
3G近来再次成为争论焦点,各种观点再度重新组合,“胡阚之争”最具代表性。阚凯力认为,中国3G决策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发牌照的时间,而在于中国是否需要3G。联通的CDMA1X已经开通了几乎所有“准3G”业务,但需求小,网络空闲严重。这充分证明日前3G业务在中国没有市场。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耗费巨额投资的3G运营必将导致长期亏损。胡鞍钢则认为:首先,3G市场开放得越早,开放得越充分,它创造的就业规模就越大;第二,3G市场开放,可以结束中国电信业“国家俘获”的状态,由市场直接选择技术,使消费者、生产者、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普遍受益;第三,3G市场不只是中国自己的市场,还应在全球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108.对于WTO的活动,大多数公众的争论都集中在“主权”的丧失问题上。这种争论的起因,通常是由于有关争端解决机制做出裁决.判定有关贸易“救济”立法与WTO义务相违背.因此需要取消或修改。争论的内容可能是一国无法再强迫别国推行较高的环境标准,或至少是提高他们出口商品环境标准,也可能是对政府以政治理由限制进口进行了约束。有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WTO规则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一、信贷风险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根源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理论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市场上的一方掌握的信息比另一方多,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对自身的状况有确切的了解,但为了获取更多的贷款,有时会隐瞒企业的真实情况,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甚至企业有时会出现道德不良,以虚假的信息提供给银行,谋取自身的利益,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由信息不对称形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经济中政府实行经济管制的必要性及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关于经济管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但是解释经济管制的必要性与解释现实中经济管制存在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第三种力量的局限性以及政府所具有的义务和特殊能力,作为市场的必要补充,市场经济中政府实行经济管制是必要的.而市场经济中政府实行经济管制的范围则应根据市场缺陷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13.
陈茹 《商业科技》2007,(2X):355-355
一、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即“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只有在市场难以调节的领域.才需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集合,将与股票价格有关的信息分为三类: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相应的定义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市场效率:弱有效形式、半强有效形式和强有效形式。我国学者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和争论主要集中于弱式有效的检验,对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研究较少且结论也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商业时代》2007,(16):4-5,28
现阶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依据”的命题假设已不能完全存立,凡是无法、无需界定产权或政府界定产权比私人界定产权成本低的项目与领域,就是市场不宜而政府可为的。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现代社会,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是政府的主要社会职能。本文认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分工并非一成不变,二者之间存在一条动态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裘雨明 《商业时代》2004,(23):39-40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指数对于投资者,消费者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市场信息。文章以“中房指数”“国房指数”为例,对其编制方法进行评述,分析了我国现有房地产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培 《财经界(学术)》2014,(6):163-163,173
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行为盛行,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会计标准给予专业判断的空间太大所造成.而财政部则不断修订准则或发布暂行规定,缩小专业判断的空间,抑制盈余管理演变为“利润操纵”.本文从会计主观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一、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即“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只有在市场难以调节的领域,才需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只有充分依靠各种从外部获取并加以分析后的信息,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一些基本的市场信息、政治信息、金融信息等都会对企业调整战略、作出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掌握市场形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并且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政府?首先,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其次,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建立和维持秩序,不能没有政府。其三,收入分配不公、外部不经济、经济总量失衡、长期增长波动、市场主体行为短期化等市场缺陷,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得以缓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既适应于体制转型、竞争发育不充分且处于加速发展的经济,又适应于生产力很发达、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的经济。此外,还应当强调经济萧条时期政府的“特殊作用”。如果没有政府积极而有效的干预,处于萧条之中的人们要遭受更多的苦难。所以,反萧条需要政府。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强调市场的作用时,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国际化进程中,当市场还很脆弱,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高,风险防范体系还不健全时,强调“多一些政府干预”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