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使农村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河北省平泉县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措施与此相配套。将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常年困难的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依法得到救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黄亚平 《金卡工程》2008,12(12):65-66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在不能维持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制度.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各种难题,探究各种难题及解决办法对于健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保障其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发展迅速,在保障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当前广大农村、农民对这项福利制度的迫切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保障标准偏低,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对象和收入难以厘定等.应以制度建设为先导,政策落实为基点,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工作,真正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周易 《时代金融》2015,(8):54-5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山西省城乡低保制度从低保标准、人均低保支出水平、低保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认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低保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山西省应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低保标准、提高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准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爿;鼍度,解决好广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既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事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农村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潍坊市财政部门,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把目光盯向农村最贫困群体,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和生活无助的农村居民,及时建立、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村贫困居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2005年,潍坊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农民达到3.8万人。  相似文献   

10.
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人民编织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当前,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性和不完整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有关低保研究的信息,但是有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否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即使有些文献提及低保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却没有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如何影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空白点。这不仅关系到低保对城镇居民收入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全额或差额补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普遍实施此项制度对保障农村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