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俊颖 《商》2013,(7):151-151
市民社会培育了宪政文化,法治精神,构建了法治社会的良法。是法律普遍遵守的基础,形成了社会权力,消除了国家压力。本文先以市民社会三种不同的用法着手。进一步阐述市民社会在宪政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市民社会不仅培养了宪政文化,形成了社会权力,而且形成了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的局面。为此,提出市民视野下如何铺垫宪政基石的几点建议,力求使我国市民社会建设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和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并分析其特征,指出信任和规范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嵌入社会网络中,加强与网络成员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是获取企业社会资本的保障,吸收应用是企业社会资本发挥效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被称为市民社会,但市民社会的生成机理需要探本溯源,这是理解市民社会的初始根据。从根源上追索,市民社会内生于市场经济的自我建构。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其固有的经济制约机制,将所有社会成员整合为有机的市民社会,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即是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任何非经济因素能够干扰它的演进但无法决定它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财经类大专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社会支持对成就动机的形成也有影响。学校要通过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机制来帮助大专生减轻压力,提供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激发其成就动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与城市商业空间分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物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商业空间活动,商业空间打上很深的城市社会生活的烙印。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分层和消费分层出现,随之消费分层体系逐渐形成,由此导致城市商业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本文在略述社会分层和消费分层的基础上,尝试探析了商业空间分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在积极地向学习型社会前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过程和方式与其发展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和取向。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其社会文化基础、内在依据、运动轴心、栽体和途径。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社会化、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之路应主要围绕学习型组织及其网络社会的治理而展开。  相似文献   

7.
《商》2016,(7)
陆游《剑南诗稿》中有大量羲皇诗,而这些羲皇诗形成离不开当时宋代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对待文士前所未有的思想钳制,以及大推隐逸之风,皆是羲皇诗形成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理念的形成,社会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关系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结合中小企业规模小、利益相关者相对集中等特点,认为增值表报告模式是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功能在逐步弱化,具有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尚未形成。鉴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重构新型农村社会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中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刘运材 《江苏商论》2007,(4):168-169
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资本是形成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催化剂;”通过对东莞台资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结论: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的获得有赖于集群内部良好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6,(6)
企业家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其言行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阐述,界定了企业家口碑的涵义,并从多学科角度阐明了企业家口碑的形成机理。本研究认为,企业家卓越的"经济人"功能是企业家口碑形成的理性机制;利他行为的"社会人"功能催生了企业家口碑;企业家口碑是企业家自我实现的需要;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是企业家口碑形成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尤峰 《江苏商论》2020,(2):28-30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相对丰盛,消费将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部分。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在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理论。本文通过对其理论的探讨,窥探消费社会的形成过程,分析消费社会中人们对于消费观的变化,并对当下中国的消费现状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权力精英不仅对社会起着重要的示范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历程。我国当代社会权力精英结构不成熟,相互影响,界限模糊,精英联盟逐渐形成,但形成的却是一种畸形关系,对政治精英过分的依赖而非互相促进,这与精英成长的特殊制度环境及我国政治制度的传统路径有关。社会要培养权力精英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公共利益和公共智慧。  相似文献   

14.
话语     
■中国将从三方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 中国将从三方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是尽快形成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主要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的研究在近年来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中的显学,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每个组织都关注的问题。美国学者S.Stryker的社会角色形成理论对我们理解企业文化形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个体在与社会、组织的关联中完成了其角色扮演的定位。而这种角色关联的过程,笔者以为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一种制度安排,其社会责任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是一种制度变迁。转型时期,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相关法律制度缺位、部门监督不足等原因,企业"失范"现象严重。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安排需要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协同,形成制约和激励的社会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7.
《商》2016,(6)
美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完善的社会捐赠是息息相关的,完备的社会捐赠,充分地社会捐赠热情,甚至是形成的高等教育捐赠文化都让我们在羡慕与唏嘘中不得不反思,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为何不能形成美国那样的规模,难以成就燎原之势,终究如何寻找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的星星之火,本文基于对美国高校捐赠制度的考察,从历史、文化、制度层面反思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改观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从“捐款门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捐款门事件",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尚未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国内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日益被唤起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推力,以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三种脉络:一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反思,形成了社会选择理论、感性选择理论以及行为经济学理论;二是对传统经济理论分析工具不足的反思,形成了社会学的制度主义理论;三是对经济学研究路径的反思,形成了社会网络理论。理性、制度与社会网络分别以微观、宏观以及中观的研究视野共同构成了新经济社会学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有很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众消费社会的研究.近年,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众消费社会进行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平野隆有关日本大众消费社会和零售业变迁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消费者行为以及中日超级市场的发展与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进而探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大众消费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