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独特的人事管理制度。日本企业人事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成了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它们构成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制度前提一长期以来,日本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实行终身雇佣制,有效地建立起职工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联系,增强广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仔感,培养了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操守;年功序列工资制为终身雇佣制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为企业保留厂超稳定的人力资源,也为企业对职工进行连续投资开发创造了条件;企业内工会则开辟了职工民主参与…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在世界范围的巨大成就与其“集团主义”的经营管理思想有很大的关系。“集团主义”奉行集体决策、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等原则制度,我国企业有必要借鉴之,吸取其精华,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世界瞩目,被称之为20世纪的“经济奇迹”。人们在探索日本经济成功的奥妙时,都认为其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是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应种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名的变化。一日本传统经营管理方式一是两大基本理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注重长远效益的经营厂是两大制度支柱: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这一经营管理方式形成于日本战后初期的经济复兴时期,对于日本经济60年代的高速增长,刀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的调整,80年代的稳步攀升,都发挥了巨大而有效的作用。但80年代末以来,…  相似文献   

4.
浅析日本终身雇佣制的优势与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被称为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三大神器”之一,它是日本企业所长期采用的一种劳动雇佣制度,因其独有日式风格而响誉全世界。以这一雇佣制度所实施的环境,即企业、员工、社会三方面为视角,来分析、探讨终身雇佣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优势与弊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日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尤其是其中终生雇佣体制以及年功序列体制形成过程。本文认为,日本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并不是理性设计结果,而是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日本传统与现代市场体制自然融合的过程。在演化期间各种矛盾冲突以及政治力量的博弈才是推动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演化的力量。正是因为如此,以简单的终生雇佣以及年功序列为标签来描述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不准确的,那种驱动其继续演化的力量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以更加挑战性的姿态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九十年代开始,其经济泡沫不断破灭,曾备受世人关注的产业指导政策、行政指导以及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集团等成功经验也开始成为批判的对象,而日本长期奉行的重出口、轻内需,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文婧 《东方企业文化》2014,(14):120+125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推动企业跨国经营并谋求经济利益全球最大化已经成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不二选择,而跨国企业要在东道国站稳脚跟并保持长盛不衰,其制胜法宝之一就是推动企业的本土化。本文从日本文化对在华日企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影响这一视角,对日本企业人事制度核心的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在其本国以及中国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证。就日企该如何突破在华本土化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莉 《中外企业家》2009,(24):248-249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是战后日本经济复苏并高速发展的"三大支柱"企业管理模式。这"三大支柱"管理模式中体现出重视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思想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人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塑造人、凝聚人应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含义所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雇佣制是企业与员工之间雇佣期限较长的一种劳动用工制度,而企业专用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能力的稀缺资源。企业长期雇佣有利于促进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也与有利于促进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许珍 《中外企业家》2013,(7Z):114-114
二战后,日本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才实现的工业化发展目标,跃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世界科技强国。作为日本企业经营特色的"三大法宝"功不可没,其中最核心的便是终身雇佣制。本文从终身雇佣制的产生背景、含义、存在的合理性、亟待改进的问题以及在日本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诠释了什么是终身雇佣制,并试图探析现时代的终身雇佣制究竟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1.
当下日企的HR管理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资企业由于受日本文化影响,形成了一套相对于欧美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而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制、内部培养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管理模式.但这些独有的管理模式就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来讲,却面临着来自欧美企业、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世事如棋,上世纪80年代日元经济横扫全球之际,日本企业获得广泛的赞誉,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成了国际企业的样板。可当日本经济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时,日本企业又因为创新匮乏和反应迟钝成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为止,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比比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探究日本战后奇迹时,对许多要素进行了研究,诸如生产效率、品质圈、团队活动、提案制度、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劳资关系、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企业工会等。但这些独特的日本式管理实践可以浓缩为一个概念——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种日本式文化,日语为Kaizen,即由Kai和Zen组威,Kai的含义是"对细节进行调研",Zen意指"对现有状况进行改进"。美国持续改进研究院把该词翻译成Continuous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长期雇佣制度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和我国建立长期雇佣制度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意义,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建长期雇佣制度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虽然“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并不完全吻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理念,但却成为战后日本企业在很长时间内的竞争优势,形成了有别于美国现代企业的另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的神速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国内及其他国家管理学家通过研究总结,认为日本的成功源于其在管理上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根植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特色的人事管理,主要表现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二是在生产技术开发中,重视模仿,追求质量上的完美与成本低廉。但是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经济却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1993,(1):38-38
<正> 日本的企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被称为日本式的企业经营引起世人的瞩目。日本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各具特色。 一、大企业的经营特色 1.日本大企业实行资本与经营彻底分离。企业经营由专家掌握,股东不参加经营。 2.日本企业经营有三大支柱;一是“终身雇佣制”。所谓终身雇佣制,并不是以契约形式固定的雇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岁的横井幸夫先生几年前刚刚从日本东丽工程株式会社退休,跟许多受惠于终身雇佣制的日本雇员一样,他24岁大学毕业进入这家综合性的工程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公司,一直做到退休. 横井幸夫是一个对美国式的彻底的自由主义和竞争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他的观点因为颇不同于多数日本人认为的"美国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成长"而显得另类甚至偏激.在他看来,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对美国完全自由竞争的引入,导致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支柱的动摇,也破坏了过去的那种日本企业内在关系,这让他觉得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没什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三种神器日本皇室有三种神器,即八咫镜、天丛云剑和八尺琼曲玉。这是历代天皇继承皇位的标识和信物。日本的企业经营也有三种神器,这就走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日本的会社是封建社会诸候(藩)制度的延长,其雇用制度是藩主和家臣关系的延长。藩主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日本经济,立刻让人们联想到松下幸之助的利润教会,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家族式企业集团和采购供应关系固定的企业系列,银行主宰的间接融资体系等等。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日本经济处于长时期的低迷状态,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IT革命的兴起,(IT业的发展)对恢复日本经济立下汗马功劳,但同时也给予日本传统的经济模式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