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颖 《经济师》2005,(3):111-112
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局部看可以加强住房抵押贷款的流动性 ,解决银行短存长贷的问题 ,促进居民的有效需求 ;全局看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 ,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开展 ,建立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体系 ,可以作为其他资产的证券化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相似文献   

3.
杨蕾 《经济视角》2013,(9):39-4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房地产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1970年美国首度发行了住宅抵押贷款转付证券(Mortgage Pass Throuh,MPT),揭开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序幕。从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各国普遍实施的分散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工具。但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暴露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因此,我国在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同时,必须防范其风险,避免发生像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的金融灾难。  相似文献   

4.
胡永军 《时代经贸》2007,5(2X):116-116,11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形式;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界亟待加强金融创新;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国目前情况,阐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陈功 《经济与管理》2010,24(4):71-7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金融机构通过资金的支持加快农业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资金的逐利性,必然会放弃投入产出效率较为低下的农业生产。而土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不仅能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满足农户抵押贷款的需求,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房养老”理念的重视,反抵押贷款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未来稳定现金流的风险和抵押房产质量两方面,对反抵押贷款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形象地归纳介绍了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三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和证券化的主要工作原理,并结合我国试点发行的三支证券化产品介绍了证券化的基本流程,比较分析了三支产品之间的异同点,并结合个人日常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下简杯“住房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是指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卖给专门从事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特设目标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SPV).该公司再集中一系列性质相似的此种贷款,将购房者定期应偿还给银行的本金和利息进行组合包装后作为标的资产发行住房抵押证券讲行融资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捷 《经济论坛》2010,(4):61-6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生于美国,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创新的一个新亮,点,也是我国发展住房金融的一个切入点。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与其他金融工具一样都是风险与收益的结合体。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刚刚起步,所以深入分析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风险防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方  俞自由 《经济师》2001,(12):13-1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较好的发展 ,而现在它又成为中国金融界的一个热点。文章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全球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发展 ,希望对中国的证券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在最后分析了住房贷款证券化对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受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房贷业务上也有同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同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突出、放贷机构低估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等。因此,我们应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金融机构应增强审慎经营管理的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银行正在抓紧实施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MBS)项目.建行欲将个人住房贷款做证券化处理,主动出售此优质资产并让渡其所带来的可观收益的原因:一是MBS提供一种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有效改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二是提供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分散信贷风险;三是提高财务杠杆率和市场拓展能力,创造新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四是形成新的融资方式,在该方式下,发起人既可以保守自身财务秘密,又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王旭丹 《现代财经》2002,22(1):51-52,5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的建立,发展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和外部相关环境的完善密切相关,在短期内应着重促进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和实行证券化外部相关环境的完善,为发展证券化创造必要条件。在中长期内,则应通过试点小规模发生住房抵款债券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证券化实施方法,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关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经成为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详细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责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实施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全生命期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抵押贷款需求理论,分析了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选择行为,并应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样本数据,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试了家庭住房抵押贷款选择和贷款总量与住房消费、非住房消费、家庭的社会经济微观特征,以及贷款和储蓄利率等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消费和家庭收入是决定家庭是否选择抵押贷款及抵押贷款需求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家庭的转移收入和借入收入对抵押贷款有抑制作用,家庭倾向于依赖其他资金来源进行住房消费,从而减少了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恶化,严重冲击美国、欧洲、日本乃至中国的资本市场,从而带动全球股市出现连续暴跌,亚洲地区尤以香港股市跌幅为甚.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行住房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提出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快速和高度的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养老带来沉重的压力。以房养老是一种很好补充手段,但相关工作多年没有实质性进展。开发切合实际的金融产品品种,增强可操作性,才能突破尴尬局面。在充分权衡各方利益、考虑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房养老金融产品——决算式住房反抵押贷款,并对其年金计算、决算与结算等具体操作和运行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年多来,我国中央银行多次调整贷款基准利率,致使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本文试图对我国特定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商业银行更有效防范和化解其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峰 《经济与管理》2008,22(8):96-97
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主要有:以设定抵押后建的设施扩大贷款、以划拨土地抵押贷款、以预售商品房和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和以亏损企业财产贷款。防范此类贷款风险的措施主要有:明确抵押物的法定范围、规范土地使用权抵押操作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贷款定价已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性策略。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模式。本研究在贷款定价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贷款定价基础理论解析和贷款定价模式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价方式随意性较大、风险和收益之间缺乏匹配、贷款定价机制僵化、贷款定价的业务数据不足、贷款成本管理滞后和贷款定价机制缺乏,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深化策略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构建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建立运营成本分摊系统、构建贷款定价信息系统、构建科学的贷款定价激励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立足于本国信贷市场的具体环境,也要充分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经验,才能逐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