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中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亚洲经济逐步复苏的形势下,中国外贸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地跨入 21世纪。 国际环境继续趋好1全球经济明显改善 目前,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 ,1999年前三个季度增长率分别为 3.7%、 1.9%、 5.5%:欧洲的经济也呈现好转迹象:日本经济走出谷底,预计1999年全年增长 1%;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受金融风暴打击的亚洲国家较预期提早出现复苏;俄罗斯的经济衰退也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全球汇市和股市大动荡,导致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以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9月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经济都已开始复苏。”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o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是“东方不亮西方亮”,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复苏或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两年前曾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亚洲经济回升速度超出预期。据亚洲开发银行(ADB)发表的年度报告分析,今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亚洲将再度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的美誉。除日本外,亚洲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同,为6.2%。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实施刺激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张出口及内需,以及在金融风暴后大多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这些措施使得亚洲各国经济情势改善且间接投资回流,股市市值(以美元计价)亦大幅增加。韩国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去年受国内固定投资的推动,其…  相似文献   

4.
张恒俊 《经济世界》1999,(12):19-23
一场始于1997年7月以泰国为引爆点,席卷东南亚,直扫韩国、日本及台湾、香港等地,迅速波及全球的亚洲金融风暴,也为世界航空业蒙上了一层弥久难消的浓厚阴影。两年多来,人们祈盼早日走出阴霆,然而,时至今日,原本并不光明的国际民航,依然困陷在一场空前的混饨与迷茫之中。人们似乎被这场辞不及防险些弓没全球性灾难的金融风暴,折腾得已有几分疲惫、几许含糊了。然而,这个世纪之末的“撼天惊雷”却毫不含糊的高悬于世界民航焦灼的头顶。天昏地暗“波音”苦恼这场金融风暴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造成的影响,是一次短期内难以愈合的…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以前,一般的舆论都认为,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将从大西洋周围移向亚太地区.这种舆论的形成显然是和中国经济在不断改革开放的20年中的突飞猛进分不开的.无疑,“中国因素”也同时带动了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尤其是台湾和香港,近年更包括韩国)的强劲发展,加上日本经济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使这个“亚太世纪”呼之欲出.这一前景,是否会被当前的金融风暴化成泡沫,众说纷坛.但中国这一“经济巨人”,对亚太地区的长期发展,显然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稳定力量.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商周刊》2013,(9):21-21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五年之后,世界经济总体而言依然欲振乏力,由于缺乏经济“领头羊”,世界经济很可能再次面临失速的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五年之后,世界经济总体而言依然欲振乏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年会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全球经济描述为“三速复苏”,然而我们的预测却不乐观,由于缺乏经济“领头羊”,世界经济很可能再次面临失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张耀 《经济时刊》2003,(12):34-3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最近20年全球并购金额以年平均42%的速度迅猛上升,2000年跨国并购规模创纪录地达到11000亿美元。2001年虽然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并购活动的总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的并购活动正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8.
在2007年以来一波又一波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世界经济正在陷入一个衰退时期。此次危机被称为百年一遇,其影响已大大超出了亚洲金融风暴,有人估计其影响不亚于1929—1931年的大萧条。而内地宏观经济方面的许多经济学家,在2008年下半年以前,却做出了“次贷危机很快会结束”、“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大”等判断,决策者依据这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形势1999年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好转,东南亚已基本度过金融风暴的难关,经济开始复苏;日本经济开始走出谷底;欧洲经济发展平稳上升。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999年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达3.6%,名列西方国家前茅。出口旺盛,贸易顺差1999年头8个月就达221亿加元,超过1998年全年的顺差,全年顺差高达330亿加元。在1998年首度实现平衡预算后,1999年加实现了财政盈余,且预计到2005年,联邦财政都将出现盈余。失业率持续下降,11月当月的失业率降到6.9%,为20年来的最低点。个人收…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局势动荡不安,从南美到美国再到亚洲,金融危机无处不在。阿根廷金融风暴,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波及阿根廷、乌拉圭、巴西、智利等国家。美国9·11事件以后,股市暴跌,震动全球股市下跌,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亚洲的经济大国日本的金融机构出现存款“大逃亡”,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9月 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始复苏。” 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复苏或持缓增长,那么,200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机构和各国可以高枕无忧。1999:世界经济恢复增…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9月下旬开始,全球经济开始显示出脆弱的复苏,本文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一段恢复性和脆弱性复苏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自身调整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金融风暴影响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对于物流业虽然会对一些企业产生影响,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由于油价猛涨和需求锐减,导致了全世界石油化学工业发生了结构性衰退,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企业,更是在短短几年内业绩一落千丈,从而使石油化学工业从“朝阳工业”一转而成为“夕阳工业”。但是,从1986年起,世界的石油化学工业又转向复苏,亚洲石油化学工业的回升尤为显著。导致亚洲石化学工业迅速复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最高的。其中亚洲四小(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更为惊人。第二,  相似文献   

14.
日前,在由广东经济学会与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举办的“南方经济论坛”上,张元元、关其学、宋子和、王利文、许卓云等知名专家学者,就“亚洲金融风暴对广东经济的影响与启示”这一极为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一、广东经济可能进入一个短暂的“严冬”种种迹象表明,亚洲金融风暴尚未得到平息,东南亚经济仍然动荡不定,韩国经济已成为“泥足巨人”,日本经济也没能摆脱萧条,而且一旦日本再度发生“经济地震”,将直接波及美国,进而导致全球性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是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世界经济在经历了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复苏,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预测,国际贸易有所上升,金融市场没有发生大的波动。但是,世界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且愈加明显、愈加尖锐。  相似文献   

16.
方琼 《广东经济》2004,(1):116-119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伊拉克战争、非典型肺炎等影响经济的各项不确定因素的消除,及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一系列政策发生作用,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对2003年美国、欧元区、日本、亚洲国家等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展望2004年世界经济将走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本分析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指出工业化国家出现了疲软性的经济复苏,说明这种经济复苏是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经济变革之一,并且强调世界经济中心正向亚洲转移。因此,只有把握住世界经济秩序的新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才是经济决策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倪银 《广东经济》2010,(5):29-31
刚刚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以“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为人们呈现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的又一政策研讨“盛宴”。也是继2008年年会“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之后,绿色与博鳌的第二次“约会”。  相似文献   

19.
发生美国金融风暴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时间,有可能是明天,也有可能再拖上两到三年,因此必须提高警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可以“一枝独秀”,在短期内我不这样认为,从中国经济增长去年跟随出口曲线走的情况不难看出,世界经济不好,中国经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全球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发展研究》2010,(1):17-21
由于世界经济回稳、去库存化过程基本结束和经济刺激方案显露成效,2009年二、三季度日本GDP连续的正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走出了低谷。不过,尽管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日本失业率却连续创出新高,加之通缩迹象明显,所以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排除GDP再次下挫的可能。只有到2010年下半年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和国内设备投资增长后,日本经济才可能实现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