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纪玮  韩黎 《特区经济》2006,211(8):300-3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远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法纪教育缺失问题在各地农村仍然极为明显,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留守少年的违法乱纪现象急剧上升,已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少年”法纪教育缺失的现状以及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增强农村各级组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法纪教育意识,减少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并同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户籍管理壁垒是制度原因;家庭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学校教育失当是主要原因;社会教育缺位是重要原因;"留守少年"的自我觉悟低是主观原因。预防"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多管齐下,各方配合。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折射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的现实和城市化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和体制根源,提出了现实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生存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留守问题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对现阶段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阵地;加快组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关注农村初中教育中的留守少年,分析了不同类型留守少年的心态、表现;提出教育留守少年的建议,要用爱心、耐心、细心、慧心关照留守少年,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并会使他们形成一股"反学校文化".可以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7.
邓湧川 《老区建设》2013,(17):48-50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及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江西省高安市现有人口逾90万,农村留守儿童达31450余人,涉及1万余个家庭,对象众多,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导致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等频发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8.
在20日国际儿童日当天,记者从全国少工委获悉,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农村特殊的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少年儿童“数量已达2000多万.……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只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病理现象,它主要是在社会制度缺陷、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城乡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出现的.我们应该从社会制度创新、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环境和融合城乡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农民”在农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多种原因,这个特殊群体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留守农民”是当前农村急需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和所涉及的农民增收脱贫、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及衍生出的“三留”(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倍受社会关注。近日,我们对湖北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老人存在自身需求模糊、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和活动形式单调、活动质量不高等文化生活特点。目前,社会对老年人问题虽然关注的越来越多,但对于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解决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研究实践的。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发挥当地民俗文化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等是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云桥 《特区经济》2007,(2):149-150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象。家庭结构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功能的有效发挥,家庭功能出现失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功能失衡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民打工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抚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越轨与犯罪问题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协作和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刘志杰 《魅力中国》2011,(10):181-181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浪潮,引来一个严峻的问题:追求经济利益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发展.农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幼儿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幼儿。留守幼儿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调查分析了当地农村留守幼儿的现状,阐述了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3日,四川绵阳市游仙区太平乡惠民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一条“实施二级代理,便民、利民、惠民”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这是绵阳市乡镇第一家惠民服务中心,它意味着该乡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撤区并镇以后,乡镇普遍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服务工作弱化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四川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乡的大多为老、小、弱、病、残人员,自我办事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通力协作。要发挥政府职能;强化家庭教育;完善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加,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主人,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心理和文化的教育,实在令人堪忧,一方面可能造成国家人才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可能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股潜在力量。文章从国家未来人口素质战略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2005年底以来,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推进“三个集中”为核心,结合部门职能。整合社会资源。着眼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伴生山现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积极主动搞好调研.深入统筹提出对策,谋划重大规划、策划重大项目,会同市妇联在彭州市军乐镇和金堂县三溪镇组织实施了农村留守人群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留守人群社会问题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努力为全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好参谋。  相似文献   

20.
庞小燕 《理论观察》2007,(2):105-106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城镇化中伴随农民流动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环境不容乐观,如家庭教育不够充分、学校教育问题严峻、农村滞后文化环境制约等,这给留守子女的身心成长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加以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