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科学衡量减排对工业产出的影响是环境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构建paneldata的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模型,衡量各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变化对产出的边际净效应以及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分析发现,二氧化硫的影子价格取决于排放水平和生产率水平高低,当二氧化硫排放水平较高、生产率水平较低时,减少排放的代价较低;相反,生产率水平较高、污染排放水平较低时,减少排放的代价较大。本文以北京、甘肃和河北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典型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及其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我国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前沿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转型机制,结果表明:(1)省级人均产出的增长差异导致区域工业产出水平差距扩大,并使省级人均产出分布函数由1998年的单峰分布演进为2007年的双峰分布。相比于1998年,省级人均产出变异系数由0.3356上升至0.3487,技术效率变异系数由0.2961下降至0.2862。(2)13个省份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9个省份要素投入深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3)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显著促进了产出增长,而二氧化硫排放显著阻碍了产出增长。资本投入、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显著阻碍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资本投入、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对要素投入深化效应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于安琪  刘冠坤  杨超 《技术经济》2022,41(4):176-187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以及环境统计数据,构建1998-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出口对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较低;企业出口强度越高时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越低。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属行业以及企业所在地区差异均会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行业中,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更为清洁;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在排除两控区环境规制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且通过IV(2SLS)以及PSM-DID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新产品产值——R D,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此外,通过对企业出口状态的改变(广延边际)和企业出口强度的改变(集约边际)的比较发现,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广延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模型,采用序列DEA方法测度和比较了广东省21市的工业在2011—2020年间不同节能减排情景的潜在产出变化,探索出广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情景。结果显示:对大部分地区工业而言,节能减排初始阶段会造成较大的潜在产出净损失,但最终会逐步实现潜在产出净增长;特别地,节能减排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它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小。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然技术效率在后期也发挥出作用,这些结果反映出各地区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影子价格是衡量单位碳排放增加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的货币幅度,即环境治理的机会成本,其测算对我国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的影子价格进行测算,同时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行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扭曲。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交易价格与影子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说明所在地区企业减排成本高、压力大,尤其是广东和深圳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湖北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模型,采用序列DEA方法测度和比较了广东省21市的工业在2011-2020年间不同节能减排情景的潜在产出变化,探索出广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情景.结果显示:对大部分地区工业而言,节能减排初始阶段会造成较大的潜在产出净损失,但最终会逐步实现潜在产出净增长;特别地,节能减排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它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小.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然技术效率在后期也发挥出作用,这些结果反映出各地区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各省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再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和差异性,以探析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效率变化显著地降低了工业废气排放量,而技术进步变化可以显著地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作用是有效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对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的降低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1998~2005年中国污染密集型和中、低污染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不同污染类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排放,恶化了中国环境;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控制污染密集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有显著的作用;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其行业污染排放有显著影响,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各污染类型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考虑非期望产出CO2排放增加的约束问题.笔者估算出中国1978年~2008年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约束下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得到能源消费、C02排放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及大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是高能耗和大量的资本投入,其代价是CO2的高排放;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整体正向作用不大;CO2排放作为环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也会对经济和碳排放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税模块的CGE模型和江苏省2018年环境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分析不同环境保护税税率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征收环境保护税会给江苏省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当征收税率上升时,江苏省GDP、出口、省际调出等会下降,而居民和地方政府收入几乎没有变化。(2)环境保护税税率上升时,不仅会增加环境保护税收入,还会减少江苏省碳排放水平。(3)对于大多数行业,环境保护税税率上升会造成行业产出下降,但是对于污染物排放强度较低的行业,行业产出会上升,碳排放会增加。(4)为了更好地完成碳减排目标,建议江苏省可以适度增加环境保护税税率或加征碳税,对于污染物排放浓度较低的行业,可以采取补贴措施鼓励发展;对于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的行业,要推动转型升级,降低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APEC1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04年包含CO2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首先,估计了对CO2的排放没有管制、CO2排放水平保持不变、CO2排放水平减少三种情形下的生产率指数及其成分。其次,对影响环境管制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的结论有:在平均意义上,考虑环境管制后,APEC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源泉;1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国家和地区至少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1次;人均GDP、工业化水平、技术无效率水平、劳均资本、人均能源使用量和开放度均对环境管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投入产出角度定义生态经济效率以衡量地区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经济产出能力,结合全局参比法利用US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3—2013年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和演变分析,并从构成区域投入产出系统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生态经济无效率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京津冀13个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率呈两极分化且跨期变化不大;对生态经济无效率影响最严重的为环境产出无效率,其次为资源投入无效率和经济产出无效率。其中,二氧化硫和烟尘过量排放对环境无效率合计贡献约80%,水、能源和土地等过度消耗对资源无效率合计贡献超过70%;个别城市生态经济无效率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绿色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997-2015年虽然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工业绿色生产率均呈提升态势,但仅有2014-2015年的上海、2015年的江苏是有效率省份,且省市之间效率差距不断拉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低、中、高3种环境规制强度地区中,只有中等环境规制强度地区能够通过环境规制显著提升工业绿色生产率。基于此,提出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提高云贵川湘四省环境规制强度、推动现有环境规制内容市场化转型等政策性建议,以不断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论文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空间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呈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经济开放度的显著影响,政府干预、金融发展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不显著;本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会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导致相关因素回归系数发生偏差。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环境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忽视污染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相比,考虑环境污染非合意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仅反映了合意产出(GDP)的增加,而且还反映了污染排放的减少,体现了增长的可持续性。本文分别测度了1989—2008年间中国30个省际地区的传统曼奎斯特以及考虑污染排放的曼奎斯特-伦伯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度结果表明,如果考虑非合意产出因素,传统忽视环境污染的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高估。  相似文献   

16.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0-201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个非径向非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兼顾投入过量松弛和投入不足松弛.通过该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析了中国20002012年环境约束下30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增长粗放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工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各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扩大了;如果忽视环境约束,会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高估;人均收入水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单一的电力影子价格引起的混乱 1、没有作为产出物的影子价格,无法进行电力建设项目的效益费用分析。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所提出的全国六大电网的分电网电力影子价格,特别注明是当电力作为投入物的影子价格,而没有颁发电力作为产出物时的影子价格,因而无法进行电力建设项目本身的效益费用分析和经济评价。以致在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案例(五)一“某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中,却又用它来作为火电厂产出物的影子价格了,自相矛盾。 2、电力作为投入物又因太简单了,仍然没有消除价格不合理给经济评价带来的偏差,与影子价格的宗旨相背离。颁发的电力影子价格仅提出了全国六大电网电力的平均影子价格,而没有提出不同电压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代经济活动产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和信息比实物产品的生产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经营策略以及人工、资本和技术之间的联系。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行为的最常用的一项标准,也需要重新认识。评价在工业时代建立的计算生产率的传统方法能否恰当地衡量现代企业的行为就变得相当重要。一.生产率的定义生产率是用于衡量资源和它产出的产品、劳务之间的关系。比如人工、资本、原材料、能量、信息等资源是否有效地生产出各种产品和劳务。当我们用等量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是用更少的原料生产出和原来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1993-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R&D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在估算各工业R&D资本存量、校正R&D双重计算问题后,通过混合OLS、固定效应法和一阶差分法等不同的估计方法进行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产出弹性约为0.1—0.3。研究还发现,R&D产出弹性还取决于技术机会、企业规模、产权结构等特定的约束条件;技术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国有产权比重较低的产业中,R&D产出弹性较大;而在国有产权比重较高的产业中,R&D对生产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是新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然而对于影响中国环境污染排放的机制和效应分析,现有文献还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基于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甚至微观企业数据考察影响中国环境污染产生的机制效应的文献非常之匮乏。鉴于此,本文将2000—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对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分别在四位数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分解分析。本文使用总产值作为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并且依次使用间接分解法和直接分解法对引起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的各个机制效应进行细致的分解,以此补齐原有文献的不足。通过对四位数行业分解得出,规模效应为正,行业结构和行业技术效应均为负,三个效应综合得到的总效应为正。通过对企业分解得出,规模效应为正,行业结构效应为正,企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效应均为负,四个效应综合得到的总效应为正。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环境污染排放取决于各种机制效应的总和,技术效应会稳健地减少污染总量,但是中国技术效应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中国在四位数行业和企业层面继续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注重四位数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