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过多,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一热点问题,国家应把防通胀做为当前宏观调控的头等大事,应继续运用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财政手段的作用,控制国内外因素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扬的影响,更好地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来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做出了几点思考,对上调存款准备金而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变化和通货膨胀指标CPI的变化做了计量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大规模的货币供应量的原因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反作用、我国金融机构对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大量的外汇储备迫使货币超发以及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笔者针对问题分别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央银行透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将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扩张货币,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该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角度研究2007年~2011年准备金率工具使用较为频繁这一阶段的实际政策效应,最后得出该时间段内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为正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绍斌 《商业时代》2011,(19):50-52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央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视角出发,探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与股市的关系,实证检验2015—2022年这八年共计15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央行降准与股市有一定负相关关系,即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股市价格上升,但是遇到一些“黑天鹅”事件,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等,货币政策刺激在短时间内无法对股市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3年9月以来,央行已连续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该比率由6%上升到了8%,并在8月15日后调升至8.5%。一、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主要成因在货币政策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是收紧(或放松)货币的重要机制。自2003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决策部门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其政策含义而言,是一种紧缩货币的取向。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背景有三。一是经济增长率有趋热的可能,应未雨绸缪,给经济运行降温。二是投资增长率有走高的趋势,为防…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邵红玉 《中国市场》2011,(18):63-63,65
作为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强烈,西方国家一直很少使用这一工具。然而,近几年,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从经济背景,金融体制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有效选择工具。  相似文献   

12.
成鸿 《商业会计》2011,(36):60-61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等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在保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尽早、尽量收缩流动性,实现"稳经济增长、防金融风险、破房产泡沫"等多重目标。因此,自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6次调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调整,对金融业,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转型带来了很大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婧 《商业研究》2011,(12):128-134
本文从准备金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微观机理出发,分解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对货币市场资金的影响,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不同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同;随后建立模型,将2010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涨周期区分为两个阶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不同期限和品种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最后解释了2010年末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更大的原因,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GARCH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进行拟合,并对上证综合指数取对数处理,之后进一步进行移动平均,使数据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5.
吴杰 《市场周刊》2004,(8):64-65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研究试从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来简单的阐述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银行板块股价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就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波动对沪市银行板块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检验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的公布日及执行日当日,银行板块股价指数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无显著反应;在政策公布日后的时间窗口内,银行板块股价指数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非常显著;而在政策执行日后的时间窗口内,银行板块股价指数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我国股市是弱有效市场,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资本存量、技术水平以及居民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选择,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具有功能放大的作用堪称货币政策的"巨斧"。它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1984年我国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到2006年6年,由于各个阶段不同的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为了熨平经济波动,中央银行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从近十年的调整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瑞 《商业会计》2011,(32):58-59
2011年1月1日以来,我国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最主要的影响是造成商业银行的现金流紧张,因此,商业银行应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对会计的管理和对经济的监督。本文分析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现金流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商业银行现金流的冲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夏菲 《华商》2008,(14):129-130
近来,有关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整已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准备金制度政策有何特征?一向调整频率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缘何出现频繁化变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何必要?本文将以07年为例,通过对2007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的分析,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并总结出对我国准备金制度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世界金融风暴的爆发,中国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公布了提供四万亿人民币作为拉动内需的经济投资方案,以此试图刺激经济增长,进而能够迅速走出困境。人们普遍担心因中央政府这四万亿拉动内需的投资计划一旦出笼,不可避免地会使政府面临难以承受的财政赤字,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本文试图通过在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的同时,中央银行采取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遏制可能发生的通胀,分析二者之间关联性以及对物价上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