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敏 《西部论丛》2007,(4):80-81
搭便车指的是这么一种现象,即一些人在不付出成本。或是付出很小的成本的情况下,与别人一样,得到较大的利益。直觉上,只有富人有车,穷人无车。因此,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穷人搭富人的便车,但这里为何要提出防止富人搭穷人的便车呢?  相似文献   

2.
在水和粮食这样的必需品上,难以用价格把穷人和富人划为一等:水涨到一百块,富人照常可以一天换一池水,而穷人的收入只能全用来喝水。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9,(13):11-11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4.
声音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5):60-61
语不惊人誓不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界里的大佬级人物,以“我行我素”的风格和时常“大放厥词”的行为“名扬天下”。如今,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上,当主持人问到“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一名观众表示“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而任志强则明确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场另外几位房地产大腕很支持任志强的观点。和记黄埔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也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就像曼哈顿有著名的富人区,也有哈林区那样的‘穷人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表示,曾经有房地产商尝试过富人和穷人“混搭”的模式。“但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永远要记住,话语权在富人手里!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富人制定的,评判标准也由富人掌握!一个穷人永远也不可能去指导富人怎样致富,怎样过上好日子,哪怕他说的都是真理,也无人会听。  相似文献   

7.
语录集萃     
我要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经济学家茅于轼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少:而为富人办事的人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少。  相似文献   

8.
穷富的标准     
商品房市场是“富人”的市场,对低收入家庭的“穷人”而言,能花自己的钱买房的部是“富人”。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中,最低价位的汽车也同样只是给富人的消费品.普通大众和低收入家庭中的“穷人”是无能力消费的.甚至高级的化妆品与高级的名牌衣物同样都是面对“富人”市场的。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9,(11)
中国从解放到1979年整三十年,这中间培养了社会的仇富心理.富人当时是要被打倒的,当时叫"地富反坏右",社会对人的教育是"忆苦思甜",要大家"绝了发财的念头".穷人造富人的反,打倒富人的结果是大家都变成了穷人.本来穷人有希望变成富人,可是,彻底打倒富人的结果是连这点希望都没了,因为中国变成了穷人国.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上海国资》2005,(10):14-15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在两会上对私产入宪议案的讨论,有这样一种声音始终出现:私产入宪和穷人无关,它只是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富人的利益,那么真的和穷人无关吗?  相似文献   

12.
想想穷人     
翻阅报纸,常常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一顿饭吃掉上万元,某某花几万元买一条狗,某某离婚一次给对方精神赔偿费上百万元。好象中国如今已没有穷人了,进人了大款时代,当务之急是反对富人奢侈浪费。 我想,传媒宣传这些东西并非没有必要,现在富人越来越多,把富人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引以为戒,对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大有裨益。但我以为,如果我们光从传媒角度认识世界、判断世界,那未免太天真、太幼稚了。比如,我们很少见到有关穷人的报道,但实际上,我国的穷人确实不少,国家公布的数字是5000万人,这5000万人连温饱尚未…  相似文献   

13.
力瑾 《新财经》2008,(5):120-120
从茅于轼“我要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引发争议起,事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重新认识富人”运动已经开始,有人将之称为“一种思想解放”,我看这样说为时还早,似乎过于乐观了点。  相似文献   

14.
赵晓 《西部论丛》2006,(7):90-90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富人享受钱,穷人享受闲,大家相安无事,各有各的潇洒。但在中国,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穷人活得不开心——住房、教育、医疗无不让他们悉白了头。而富人也活得不乐观.紧张、焦虑无不有之。  相似文献   

15.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在撰文阐释“十一五”规划时提到穷人的经济学,他认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集中到“穷人致富”上。  相似文献   

16.
《民营视界》2007,(4):74-74
在博客上转帖了茅于轼老先生的一篇文章《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一些朋友对这篇文章的观点颇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穷人和富人的问题在中国内地成为刺目的字眼,有部分官、学、商勾结形成所谓“特殊利益集团”,窃取改革成果的问题:也有一些人开始针对所有富人,全盘否定民营企业家,借此否定改革开放,希望回到过去国家大一统的时代。医疗,尤其是教育方面有不少问题,穷人向上的通道狭窄,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权力与财富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富人的忧虑     
奚凤群 《珠江经济》2003,(12):72-73
自打世上的人分为富人和穷人之后,两下里便互相都觉得自己不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2009,(6):13-13
《广州日报》:近日,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在一次采访中称,中国70%都是富人,他说:“什么是富人?什么是穷人?这个界限要分清。统计部门有一个数据就很清楚,基本就是7:3的比率。这个比率是什么,就是30%的、靠政府救济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而剩下的70%的人应该全都是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