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曙 《中关村》2003,(1):115-115
央视举办的第十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观众打电话问来自上海的评委廖昌永:他和来自北京的评委戴玉强打分总是不一致,是不是因为分属“京派”与“海派”的缘故?难得还有人使用“海派”这个几成化石的词,在现在的大上海水泥钢筋的丛林里还有“海派”吗? 文化点将上海有影响全国的电视栏目、电视主持人吗?上海有天王、天后级的歌星吗?上海有世界知名的电影导演和电影作品吗?上海有威震画坛的油画家、国画家、先锋艺术家吗?上海有被同行视为风向标的戏曲、话剧导演吗?上海有全国读者买帐的纸质传媒和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吗?上海有举世举国注目的文化活动吗?上海有倾国、倾城的娱乐新闻的主角吗?上海文化有新鲜的人和事吗?上海还有文化巨人吗?在国人、世人的文化生活中能看到上海的形象,听到上海的声音吗?  相似文献   

2.
张颐武 《中关村》2010,(11):94-94
这种企图心当然是电视剧领域中不多见的,因此也超越了一般电视剧的想象,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陈名杰 《中关村》2013,(12):24-24
在北京植物园及周边地区,还有众多曹雪芹足迹所至的遗痕,以及清代旗营文化、满族文化、西山民俗文化、皇家园林文化、佛教文化、皇族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需要进一步得到保护挖掘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王鲁湘 《中关村》2014,(11):99-99
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而言,文化代言人可谓是赢得世界性地位的基本标志,还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代言人而进入了世界文化主流。回顾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竟没有中国文化的大师跻身世界大师之列。这与我们伟大民族的煌煌历史极不相称,也与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不符。  相似文献   

5.
刘占远  李征 《中关村》2004,(10):110-111
申遗中的困顿以当今世界的眼光,成为在文化上具有影响的大国,无疑要看那里的人文遗产多丰厚。然而越来越程式化的思维方式的确障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辨认。一方面,要等到被联合国批准才被认为属于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民族情感总是起着文化甄选的角色,排斥外来文明,使人类的文化遗产被毁坏和消失。就在上海市准备将外滩建筑群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却无形中引发了一场舆论战。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殖民文化要否被重视。下面录入一些有关2003年南北媒体表述观点的背景;先是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记者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获悉,上海外滩建筑群拟申报…  相似文献   

6.
刘合心 《中关村》2014,(5):118-120
前些日子,临汾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许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中华通韵》(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下称《通韵》)。这是“平水韵”发布790年后的今天,平水(临汾)人写的又一部韵书,我甚感惊喜。开卷展读,头脑里产生了一连串关于诗、韵的想法:诗文与音韵有什么关系?“平水韵”在诗词史上是什么地位?《中华通韵》好在哪里?诗词如何实现复兴之梦?等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公交百年发展变化巨大。营运规模,行驶里程和载客人次,在全国乃至世界公交史上创下了“三个第一”,它们共同见证了上海公交百年走过的风雨历程,不仅给普通市民出行带来了便捷,也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带来了活力。1908年3月5日,第一辆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8.
萧惑之 《中关村》2010,(12):65-65
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驻足在"西洋楼"残垣断壁的景观前,心潮澎湃,无限感慨。圆明园既是国人的"骄傲",也是国人的"纠结"。"骄傲"者,圆明园是嵌镶在神州大地的一片翡翠——位列著名的皇家园林之首。悠久的历史,高超的艺术,非凡的气度,壮丽的景致,被誉为“万园之园”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9.
郑闯琦 《中关村》2005,(1):30-30
中关村二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创新的耀眼主线,这就是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构成中关村人精神内核的那种观念层面的“突破”和文化层面的创新。为此,我们选择了四位和中关村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精英,以期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中管窥中关村二十年来的精神嬗变。不管是张朝阳,贺卫方,还是张颐武,胡鞍钢,他们都身处中关村,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甚至争议,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的同时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岩石般凝固的观念,中关村,和我们的时代,也就在这种争议、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0.
刘占远 《中关村》2004,(8):114-115
外滩魅力外滩丽景,扶摇于浩浩汤汤的浦江之上,一直是中国大城的景致。记得少时接触关乎上海城市的画报,那些异样情调的高大建筑群落也成为梦幻上海的印记留在记忆的深处。后来真正的践约那里才验证了这种伟岸犷达的城市概念。其中,建筑的伟岸包含着中秀,犷大浸透着精致。外滩建筑群就是上海。不论你是否上海人,只要提到上海二字就会想到外滩,就会想到外滩建筑群。那些敦厚、壮美的西洋建筑群在人们的心目中自上个世纪初就成为了上海城市的表征。当游人徜徉在外滩丽景中,不难发现作为上海的辉煌,交织着文化融合带来的魅力。这在单一文化的国…  相似文献   

11.
程桔华  朱万峰 《中关村》2012,(11):48-49
《中关村》:您怎么看待“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地位? 朱万峰:“三山五园”,是明清皇家宫苑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见证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从海淀区来讲,它是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来讲,它是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辉煌最璀璨的历史,确实是北京的“文化绿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  相似文献   

12.
明星 《中关村》2012,(5):106-107
在软环境方面,海淀区深入挖掘和依托海淀历史文化,力促全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提升,通过打造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何文竹 《中关村》2010,(6):84-87
京西海淀有一山,名凤凰岭,自古为京都圣地。此山层峦叠嶂,密林曲径,奇花异草,野趣天成。岭上佛寺道观林立,历史遗迹众多,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常引来文人雅士登临揽胜,或寄情于景,泼墨挥毫;或幽思怀古,文章流传。凤凰岭山脚有一村名草厂,凤凰岭美术馆在焉。  相似文献   

14.
魏颖 《中关村》2013,(6):90-91
科技创新的光芒和文化吐芳的清香在这里碰撞,海纳百川,淀积千里,这里印刻着北京西北近郊由水泽僻壤一步步走向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15.
张越 《中关村》2012,(8):33-35
写满厚重历史文化的海淀,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因其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权威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这种得天独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使高科技在海淀率先发展起来,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的科技园区,同时吸引了诸多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巨头企业扎堆海淀,形成了一片“科技之海”。  相似文献   

16.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李凤发 《中关村》2005,(7):60-63
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定于2005年6月1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是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全力打造中国动漫品牌的中外动漫业界盛会和国家动漫  相似文献   

18.
张越  贺艳图 《中关村》2012,(11):38-39
预期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三山五园文化特区的环境面貌将得到彻底改观,历史风貌得到恢复,文化魅力充分彰显。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special region including the three mountains and five historical imperial gardens in Haidian will be radically changed through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historic look and cultural charms will be more fully restored.三山五园作为清朝中期与紫禁城并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区域,是古都北京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9.
刘占远 《中关村》2008,(5):98-99
最近读一本叫做《亲历创业:从硅谷到中关村》的书颇得意味,本书作者张锡盛详致地将自己的创业历程记录在这本书里,然而,本书并非仅仅是记录自身创业过程的简单回顾,这里向读者坦陈的是作者的创业经验和对于经营理念的提炼。更为值得指出的 是,张锡盛先生敏锐地发现文化背景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在通常条件下,创业者更容易疏忽或无法意识到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条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制时,漠视企业外部的文化环境有时甚至会使企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付出极大的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20.
明星 《中关村》2012,(12):119
文化艺术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具生命力,并通过文化的创新加速科技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