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亚威 《新经济》2012,(12):56-57
【颁奖词】大岭村,广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个小小的村子至今已积淀了八百多年历史,以出了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如今,这个村庄承继优良传统,才人辈出。而分散在村中的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散发出的古老意味,更是与之相得益彰,营造出一个有着书卷香的古村。  相似文献   

2.
祭祀祖先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仪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在宋代之前,祠堂与家族祭祀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在宋代士大夫的推动引导之下,祠堂逐渐成为家族祭祀的场所,承担起家族祭祀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族人对祠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创造收入,以供祭祀祖先、接济族人、兴办学校等等用途。  相似文献   

3.
雨中的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虽然难以得见原本想象的田园丽日,但灰暗阴沉的天幕,倒是感受这个衰败村落的最为相宜的氛围。 朗头村虽为清一色的黄姓,但由于宗族规模庞大,为合理安排居住空间,在其开村不久,便规划出朗东、朗中、朗西三个一线排开的聚落。每个聚落长约400米,纵深约300米,位于最前排的建筑皆为祠堂、书室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所发挥的族内控制功能有日益强化的趋势。主要体现为第一,通过祠堂祭祀仪式的举行及相关祭祀制度的执行,以融洽宗盟、收拢人心、增强宗族凝聚力,进而实现尊祖敬宗、合族收族、控制族人的目的;第二,通过祠堂为舞台进行族内教化和普法宣传活动,实施宗族内部控制;第三,通过祠堂执法实施对族人的硬性控制;第四,族内纠纷调解、统一族人意志以按时缴纳赋税、族内赈济等其他控制功能的实施也多以祠堂为中心,在祠堂内进行;第五,围绕宗族祠堂管理进行族内控制。以社会控制为视角研究徽州宗族祠堂及其功能,可能是深化对徽州宗族所扮演的社会管理者角色认识的新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苍南县农村修缮、新建宗族祠堂现象较为普遍,全县农村宗祠达706所.这些祠堂分布广泛,几乎村村都有,数量最多的达一村6个,且涵盖不同的宗族姓氏.尤其是新建的宗祠,普遍规模较大,利用率较低,但另一方而农村文化阵地严重缺乏.苍南县针对这一现状,利用农村宗祠有利的硬件设施,通过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动员群众将农村宗祠改建为农村文化中心.目前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张亚威 《新经济》2013,(5):62-63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系列之塘尾村【颁奖词】塘尾村现有明清时期祠堂21座、古民居268座、古井10眼、书室19座、围门4座、谯楼17座、水塘6口,保留了相对完整的村落格局、传统的文化生态和环境风貌,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民居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是塘尾古村的一大特点。村内的明清建筑保留了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筑构件,再加上明、清、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产用具,使得塘尾古村成为了研究古代村落规划、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家族集聚地等方面的一个上佳范本。  相似文献   

7.
陈壁生 《开放时代》2014,(6):99-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地方重建祠堂,恢复祭祀。在现代社会,传统的祭祀活动发生了许多变化。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四序堂"为例,在身份上,祠堂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宗亲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而祠堂的组织形成,从传统的宗法制转化成现代的家族制,并且依赖祭祀活动,将一地区同一宗族的人重新凝聚在一起,构建了新的宗族共同体。另外,祠堂允许同姓宗亲摆放自己祖先牌位,让一般老百姓也能到祠堂中祭祀自己的祖先。祠堂的种种制度创新,是传统制度与现代社会的调和与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亚威 《新经济》2013,(1):58-59
【村史】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始建于南宋初年,古称"碧岗",因粤语中"岗"、"江"同音,后改称碧江。村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依靠便捷的水运交通,历史上便形成了三圩六市,在明清时期名列顺德四大圩镇之一。【颁奖词】碧江村保留了金楼、泥楼、职方第等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民居,以及慕堂苏公祠、澄碧苏公祠、五间祠等岭南祠堂建筑。这些集中于村心街、泰兴大街的  相似文献   

9.
吴敏明 《江南论坛》2013,(12):19-21
惠山古祠堂群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无锡的惠山脚下。古祠堂群之所以聚集一地,除了祭祀祖先之外,与惠山这独特的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有学者称它们为"祭山祠"。祠堂是礼制建筑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它的装饰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民俗民风,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情感,考察研究古建筑装饰艺术是了解建筑本身所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惠山古祠堂群的装饰艺术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祠堂群所蕴含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城市建设》2011,(1):28-28
随着新农村规划的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进,乡村中祠堂建筑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在湖北地区的乡村中祠堂嚏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新农村规划中一些旧的建筑会被新的建筑所替代,这也许会给乡村中的祠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的农村要发展这是必然的路程,在发展农村和保护祠堂中能够更好的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对今后新农村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珠光小学创办于1936年,位于光前村的老祠堂里,曾用名为“庵前小学”、“光前小学”、“龙珠光小学”,1976年改名为“珠光小学”。 几经风雨与春秋,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学校得到迅速发展,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多人;占地面积14018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区教育局及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塑胶跑道以及设备齐全的各种功能室,平均每5人拥有一台电脑。  相似文献   

12.
门高第阔宅广府深 碧江村历史文化悠久,所处位置水运极佳,很久以来,就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冲,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仓廪实而知礼节",当地人十分崇文尚教,自南宋建村至清末,这里出了26名进士、145名举人.在过去,中举就意味着踏入仕途,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吃水不忘掘井人,这些遍布京城和国内各地的达官仕人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叶落归根,并在自己的家乡致力于建造祠堂、书塾、宅第、园林,给当地留下了丰富的古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13.
清初“迁界”瓦解了福建沿海地区原有的聚落结构与社会秩序,“复界”后沿海地方在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夹杂着主与客的矛盾。祠堂与庙宇等文化资源在社会秩序重构过程中往往成为不同宗族建构在地定居历史、声索地方资源所有权的有力佐证,不同人群依凭自身的文化资源与策略运用达成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地方宗族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建构祖先历史,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庙宇、祠堂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莆田 《开放时代》2006,(1):F0003-F0003
瓜岭村的总祠堂叫松皋黄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别名为罗峰黄公祠、爱同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四房黄公祠和名国黄公祠。黄公祠和“近洲私塾”座北朝南一字排列,南有曾经清辉可挹的瓜洲小河,东西北设三个门楼,更有“宁远”和“棠荫”两座钢筋水泥浇筑的炮楼并耸于村落的西南和东北角,还有期翼文教昌明的魁星楼和护佑濒水民生的北帝庙。从旧时村落格局看,其规模并不小。但今天的瓜岭却依然是个小村,只有600余黄姓住民。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中山市的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自明代以后,随着沙田的大规模开发,大量的包佃人、耕夫和蛋民从四面八方移到这一带定居,逐渐形成了一批新的村落和市镇。小榄就是这样一个由新沙田区中的定居点经过近五个世纪发展而成的新兴市镇。有五十七个姓氏在镇上修建了祠堂,其中何、李、麦三姓最有势力。他们通过修撰缜密周详的族谱来炫耀其书香世胄的门第,构筑富丽堂皇的祠堂以显示其在地方上的威势。在1949年以前,这个仅有12,000人的镇内,就有387间祠堂和160座寺庙。菊花是这个镇特有的一种文化象征,据说,在几百年前最早的移民就是为菊花的吸引而在此地定居下来的。至今,这个镇仍被称为菊城。  相似文献   

16.
刘亚 《开放时代》2013,(1):228+225-F0002,F0003
初初走进崖口,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那些张贴在祠堂里的工分表,而万里碧空下村民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集体出工的场面,对于许多慕名而来者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的确,无论是为了怀旧,或是猎奇,在这个被媒体称作"珠三角最后的人民公社"的村子里,人们仍然可以找到许多遗留自那个火热沸腾却又饱受争议的时代记忆:祠堂外墙上的毛主席语录,百年老屋门楣上"彻底革命"的标语,排工的竹板,还有村民言谈中的大队、生产队、社员。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古迹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古迹包括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社屋、庙宇庵堂、古树、古桥、古水圳、古堨坝、古井、古水塘、古水口、古塔、古墓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根据文化古迹的美学价值、适用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综合评价,提出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途径,以促使徽州文化古迹价值的提升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特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10个省份8 421份"村转居"农民调查数据,全面系统分析农民在"村转居"后对城市及社区的认知、情感体验、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休闲方式与娱乐活动和就业状况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由此得出农民"村转居"后缺乏市民角色认同、存在部分"弱势群体"以及心理和行为问题等。据此,提出保障农民"村转居"后享有市民待遇、做好农民"村转居"后的就业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族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家族文化更是人的精神家园与情感归宿。中国现当代作家青睐于书写家族小说,这其中既有情感上的皈依与追求、理性上的反思与批判,又掺杂着怀旧温暖的感伤气息。这些情感记忆通过特定的载体投射,由怀旧意象——宅院、祠堂、花园、客厅等呈现出来,给予读者更为含蓄、深邃、诗意的审美感受和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20.
印尼唐人街     
在世界各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中,都有唐人街(或称中国城、华人区).所谓唐人街,顾名思义就是这里聚居着众多的华人和华侨.他们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讲普通话或各省方言.这里有中国百货店、中文书店、中文学校、中文报社、华人社团,以及中国式庙宇、祠堂等.自然,这些地区街道上的社团、店铺、庙宇门前都挂有中文招牌、楹联、广告等.当你步入这些地方时,目睹浓烈的中华文化气息,会顿感格外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