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劳动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而且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然而,阿伦特却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等著作中对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论题提出了质疑,并由此阐述了她复兴公共领域的思想.如何正确地把握和理解阿伦特的思想及其实质,对于促进我们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正确理解及揭示阿伦特思想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而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旨在从公共领域与人的自由的两个维度对阿伦特批评马克思"劳动创造了人"这一论题的原因进行具体考察,以揭示阿伦特批评马克思"劳动创造了人"论题的真正意图,找出阿伦特的批评中存在的诸多误解和错误,进而为马克思主义辩护.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的基本性质与三层次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货币资本而言,现代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日益增大。企业人力资本更是成为经济理论界和产业实务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对人力资本概念还存在着含糊乃至不正确的理解和使用。预付性、盈利动机、所有权和客观风险四个基本因素是界定“人力资本”概念缺一不可的必要因素。本文在分析了“人力资本”概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宏观、微观和企业观三层次的分类,同时说明了界定“人力资本”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政策分析“(Pollcy Analysis)、“政策科学”(Policy Stqences)和“公共政策”(Pttblic Policy)是几个经常用来表示政策研究领域的术语。在西方文献中,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而加以交替使用.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Haroad D.Lasswell)首先提出的。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尽管民众、官方和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很不相同,但这个群体的出现看来是公认的。不仅如此,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让“中产”不再单纯是一个收入的概念,而被赋予了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的等多重涵义。一个流行的理论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就越稳定。因为中产阶级渴望保持稳定,不希望激进的变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与传媒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网络平台催生出的语词传媒语言形态也随之衍生壮大。2010年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提出“词媒体”概念,作为一种新近产生的语词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热议。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考察“词媒体”,其传媒符号的功能属性是界定“词媒体”内涵与外延的基础,而其符号表意作用则对传递“草根”的社会政治、文化、舆论诉求具有深层的符号表征价值和媒介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概念首先是由布迪厄明确进行界定的,在此之后,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而把它全面引入经济和政治研究领域并得到广泛关注则是由普特南实现的。本文对社会资本的各种主要概念和主要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并专门引述了有关专家对社会资本的中西方差异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投资概念是投资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全部投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对投资概念对在以“苏联范式”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投资经济学中的定义的历史沿革和演化,以及投资概念在以“西方经济学范式”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投资理论中的界定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概念的内涵展开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恢复和发展中国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地位和教学地位提供一种在作者看来是可行的方向,并为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建立一个全新的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为其内涵,“旅游”为其承载形式,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集思想政治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是我党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创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发展红色旅游的概念界定、景点打造、买单费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金融创新”概念的几种观点作了简要介绍与评析,对如何正确界定和理解“金融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创新”理论做了一点偿试。  相似文献   

10.
“产权”是一个内涵非常不确定的概念。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产权”概念会加大制度变迁成本。我国政府文件和经济学理论对“产权”概念的误置源于对科斯定理的误解。迄今,西方经济学乃至制度学派对“产权”概念并没有给出被公认的内涵,即它可以给出多种解释。由于“产权”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将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个主体间(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权利界定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应该用具体的“权利”概念替代内涵不确定的“产权”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体现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实行“全程”式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一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三贴近”原则的需要;二是政治理论课自身教学的需要;三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可能性是因为:一方面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为实行“全程”式教学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行“全程”式教学提供了保证。实现“全程”式教学关键是建立教书育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马克思本人根据历史事实进行长期理论思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汲取了前代哲人相关思想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工与交换理论启发了马克思应该从总体上关注交往主体个人的切身利益.撇开法国18世纪功利主义交往观的狭隘方面,马克思从中获取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底蕴.德国理性主义主体性交往思想的思维方式和提出的实践、劳动等概念对马克思创建交往理论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亚泉是“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因为主张“文化调和论”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学界对杜亚泉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陈独秀的文化论战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上。即主要是他的文化观。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却少有论述。杜亚泉理性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他的国家观、政治革命观、共和政体观和理性的政治思维。从杜亚泉对国家的分析,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可以得出杜亚泉是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革命与共和政治思想以及理性的政治思维。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高齐云先生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概念以来,探询马克思的原生态哲学思想已逐渐演绎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趋向。通过对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提供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写作的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分析,认为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并不是哲学而是科学,而更具体地说则是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而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则并不是马克思的原生态哲学思想,而是内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原生态思想的要点式理论话语,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导其"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这项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两个转变"是基本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六化"是中心内容,"七个结合"凝聚"三种力"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不但创作了许多艺术质量上乘的乐歌作品,而且在我国近代新音乐萌芽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发表了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音乐批评言论,其主要观点有:立足"文艺救国"的音乐批评观念;立足于中国传统"国学"的音乐批评理论;"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格教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指导和促进我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市民社会”概念是葛兰西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的范畴。他从文化层面上阐释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方式开创了研究市民社会的新路径。或许在对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中,能达到对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发展的首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而传统型社会政策忽视了社会福利的政治前提,忽视了社会政策的民主化,只把提供福利当作社会政策的目标,这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宗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理论的影响,减少贫困、社会保护、增强生存能力以及对抗社会排斥都已经成为社会政策的合理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其增加人的可行能力为目的,使社会政策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的有机结合,成为社会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其注重先“修己德”、“内省”而后“化人”的修身理念,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格塑造的培养.文章以传统文化中育人思想为切入点,着重论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并就如何运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