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 《中国金融》2005,(23):66-67
2005年7月,银监会发布了《城市信用社监管与发展规划》,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市信用社监管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现阶段城市信用社如何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天羽 《中国金融》2005,(19):48-49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1998年以来,银行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通过合并重组、商业银行收购收回、更名改制农村信用社、撤销等多种方式,防范、化解和处置城市信用社风险,有效地抑制了地方金融风险的蔓延,保护了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如部分地区城市信用社分类处置任务依然艰巨,大量处于停业整顿和撤销清算阶段的城市信用社迟迟不能退出市场,经整顿后的城市信用社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并健康发展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信用社的总体发展。针对城市信用社监管与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快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通过改革发展基本消除城市信用社风险隐患,银监会借鉴以往风险处置经验和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城市信用社实际,分析城市信用社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于2005年7月制定了《城市信用社监管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业2004年改革风起云涌。作为银行系统重要一环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经历了改革发展不平静的一年。银监会对其监管力度的加强也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举一动为世人瞩目。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社。我国原有约五千家城市信用社,有相当多城市信用社已失去合作性质,实际上已办成小型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形成规模,1995年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市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4.
信阳市城市信用社重组案例分析表明,现阶段重组后的城市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按照统一的银行监管标准和WTO对市场规则的要求,城市信用社应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各行动态     
人民银行廊坊市城市信用社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开发完成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分行科技处承担开发的’96全省重点开发项目“廊坊市城市信用杜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已完成。1996年初,廊坊分行科技处结合金融业发展以金融监管特别是实施风险监管为重点的趋势,提出了开发“廊坊市城市信用社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的设想,得到了省行的支持,并将其作为1996年全省重点开发项目。该系统针对信用社、联社和本行计划处三个部门的需求,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系统开发。目的是为更好地发挥人行对城市信用社的监管作用,发挥计算机优势,及时…  相似文献   

6.
覃建  吴祥洪 《西南金融》2005,(11):53-55
城市信用社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特定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条件下,作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主体的拾遗补缺而诞生的时代产物。由于成立背景不同,所处地区经济环境不同,使城市信用社的发展定位带有一定的独特性。作为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城市信用社,在当前政策环境趋同,面临机遇均等,发展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科学定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本仅以四川遂宁市城市信用社为例,对其发展与定位作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浙江城市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 浙江第一家城市信用社于1984年在温州市成立。之后城市信用社发展迅速,到1992年该市创办了43家城市信用社。但这个阶段的城市信用社处于性质不明、业务范围不清、无章可循、自由发展的状态。1995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开始在整顿规范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一些城市信用社被撤并.数量趋于减少。到1998年,温州、台州两地城市信用社减少到41家。为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1998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对城市信用社进行大规模的彻底清理整顿和规范。浙江省在深入调查、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通过登记重组、商业银行收购、并入农业信用社、撤销等多种形式,防范和化解了城市信用社的风险.有效地抑制了地方金融风险的蔓延,维护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据调查,1998年底浙江共有城市信用社101家,经过3年的清理整顿,97家城市信用社实现了重组(8家组建为台州市商业银行、17家被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收购、66家改制纳入农村信用社系统、6家撤销),城市信用社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报告从资本监管和资本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研究如何加强对四川省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资本监管以厦提升两类机构资本管理水平,处理好资本监管与支持两类机构发展,资本管理和业务发展,资本监管、资本管理和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从而推动四川省两类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盛彬 《黑龙江金融》2007,(10):64-64,F0003
鹤岗市8家城市信用社通过清理整顿,于2006年更名改制为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城市信用社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综合实力略有增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还是质量而言,改制的信用社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在资本实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治理结构、内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比较大。加强对改制的城市信用社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概述1.城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借鉴国外经验,在城市进行了建立城市信用社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尝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国陆续建立了两千余家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建立初期,由于规模较小,机制灵活,对城市中小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城市信用社体制的缺陷,治理结构及监管的缺位,加上金融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成为中国金融体制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为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国务院决定以地方政府为主合并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当时称城市合作银行)。至2004年底,全国已经基本完成在原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城市信用社的发展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监管部门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甘肃辖内的城市信用社进行了调研。目前,甘肃省辖内城市信用社法人机构共有4家,分布在白银,平凉、金昌和临夏4个地级市。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城市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制约城市信用社规范经营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城市信用社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人民银行如何加强城市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2000年以来,金融监管当局为防范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当局与城市信用社的共同努力,全国300多家保留社经过治理整顿,合并重组为63家股份制性质的单一法人城市信用社.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城市合作金融业广州市城市信用社联合社何铭邦8年来,广州市城市信用社在改革开放、社会本义市场经济政策的指引下,艰苦创业,得到迅速、健康发展。至1994年末,已开业的城市信用社48家,职工人数达2594人,拥有总资产10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92...  相似文献   

15.
罗新学 《中国金融》1994,(12):28-29
城市信用社发展问题略谈罗新学城市信用社(以下简称城信社)这支金融新军,在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要不要继续发展,当前有哪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发展的出路何在,笔者就这些问题略谈个人的一孔之见。城市信用杜尚需继续适当发展当前在城信社要不要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城市信用社非现场监管报表中,对城市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指标考核监测,由于城市信用社存在着一些指标严重不实的问题,分析时必须严格注意.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商业银行是顺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在福州市原14家城市信用社和城市信用联社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于1996年底经批准设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8年来.在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银行特色的发展道路截至2004年6月末.  相似文献   

18.
张望平 《西安金融》2001,(12):35-36
城市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制约,部分城市信用社资产质量不高,风险问题十分突出,同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城市信用社的经营效益,而且制约着城市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类处置城市信用社,是当前防化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但是,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城市信用社,我们在对其处置时,应深刻分析其市场准入背景及风险形成原因,在严格执行分类处置原则和办法的同时,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审慎地对其生存空间和发展方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信用社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由于自我约束机制及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信用基础脆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差,而在其成立和发展的初期,中央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也没有完全形成,出现了大量的违规、高风险经营等问题,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监管已成了县级人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对城市信用社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谈些看法和建议。存在问题1-银行监管的方法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目前县级人行监管大多依然是靠手工操作,金融信息依然是通过现场收集和金融机构填报报表两条渠道获得。手段的落后导致信息的滞后,使人行的监管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