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朝鲜核危机与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鲜核危机爆发后,一度升级并演变为僵局,对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为缓解危机作了大量的调解斡旋工作,促成了北京三方会谈和六方会谈,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表明中国作为上升中的地区大国,正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在东北亚的大规模军事存在及其盟国体系仍然是亚太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与美国及其盟国体系为核心的东亚安全机制的关系,立足自身国家利益,寻找各国利益交汇点,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印度有建立地区大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冷战后,其外交和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影响到与它接壤并有领土争端的中国安全环境和中印关系的发展,这其中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中印关系影响亚洲甚至整个世界局势,妥善处理领土争端,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客观看待对方国际地位,正确处理两国关系中的大国因素,对于中印安全关系来说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的是传统安全领域国家间制度合作的形成与大国权力自我约束的关系问题。安全制度的建立与维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一般地说 ,安全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但安全制度的建立较之其他领域来说相对困难。在安全领域 ,制度建立与大国的权力自我约束之间有重要关联。而权力自我约束主要受力量和观念结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力的自我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的是传统安全领域国家间制度合作的形成与大国权力自我约束的关系问题。安全制度的建立与维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一般地说 ,安全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但安全制度的建立较之其他领域来说相对困难。在安全领域 ,制度建立与大国的权力自我约束之间有重要关联。而权力自我约束主要受力量和观念结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喻宏伟  朱卫民 《魅力中国》2014,(25):396-396
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车辆安全驾驶的因素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道路基础设施、车辆性能、交通管理措施上,还表现在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方面。本文试通过交通调查问卷,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人、车、环境(含道路)和管理的角度,对影响我国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安全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关系的走向。国家安全战略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有不同 ,但没有根本的区别。未来要确保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中国必须建立自己明确的国家安全战略 ,与美国展开同一水平的安全对话 ,明确彼此战略定位 ,促进双边关系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地缘环境是世界上各大国当中最复杂的。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不断繁荣,同时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日益激烈,西部地区的落后与潜在的民族分裂问题,是影响我国真正崛起和长治久安的不利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在我国地缘安全中独特的地缘价值,并提出了自己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一个分析的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和国际安全新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地区主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 ,有越来越多的动力正在将地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连接在一起 ,并使它们具有了特殊的安全互动关系。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动的情势既影响着全球安全的整体走向 ,也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环境、有层次的战略的重点 ,并决定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的程度。地区安全体系是由地区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能力 (权力 )的分配状况所构成的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地区安全复合体、安全制度和安全共同体。目前 ,单一的世界安全秩序越来越不清晰和难以把握 ,多样性的地区安全秩序则不断涌现和明朗。总的来看 ,安全的地区化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而非障碍。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与非东亚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与“非东亚要素”时 ,必须考虑在地理上不属于东亚的要素 (大国 )和不是东亚固有的要素这两个方面。前者无论是从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还是从对东亚的积极介入程度来看 ,首要因素是美国。后者则包括能源、全球经济、宗教、文化等等。美国从地理上来讲是“非东亚要素” ,但撇开美国无法谈论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然而 ,尽管美国的意图和物质力量是全球性的 ,但它并不具有保障东亚地区安全的“软能力”(governability)。东亚各国判断美国在东亚以军事同盟为基轴的领导的是与非时的标准是 :(1)美国是否对本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起积极作用 ?(2 )是否有利于防止和抑制地区纠纷 ?(3)能否有效地对付恐怖主义等超国家、非传统的威胁 ?最后 ,作者认为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非军事危机将来可能是威胁东亚地区安全的最大因素 ,为此 ,建立由东亚各国组成的“非军事危机的非军事管理”机制是东亚各国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和国际安全新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地区主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 ,有越来越多的动力正在将地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连接在一起 ,并使它们具有了特殊的安全互动关系。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动的情势既影响着全球安全的整体走向 ,也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环境、有层次的战略的重点 ,并决定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的程度。地区安全体系是由地区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能力 (权力 )的分配状况所构成的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地区安全复合体、安全制度和安全共同体。目前 ,单一的世界安全秩序越来越不清晰和难以把握 ,多样性的地区安全秩序则不断涌现和明朗。总的来看 ,安全的地区化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而非障碍。  相似文献   

11.
从地缘政治、安全机制和大国关系上看,东北亚存在的安全困境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东北亚国家通过自助、结盟、多边安全机制和均势等途径谋求实现安全。中国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中国应该注重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来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国协调是大国共同管理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一种多边安全机制。它主要通过会议外交和协商、共识来决策,并依据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等共有规则与规范行事。从发展进程看,它经历了应对军事安全的传统大国协调和应对综合安全的新大国协调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大国协调在维持国际和平和解决重大国际危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已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主渠道。目前的新大国协调既是对传统大国协调的重要延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安全议题的多领域、会议机制的多轨道和常设性、成员数量的增多、规则与规范的低法律化和非强制性等。总体上看,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新大国协调比传统大国协调更容易推行,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而必须从合法性、授权性和集中性诸方面予以改进。合法性主要是增强法律化和责任性;扩大授权性可以与权威国际组织缔结成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集中性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更具内聚性的新的大国协调,即全球治理中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尽管冷战结束后,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比较稳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的存在,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威胁;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目前和将来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廓清中东安全的概念,明确中东安全的主体是推动中东安全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安全体系中,中东地区是最为突出的"短板"。中东安全问题盘根错节、尖锐复杂,有其深刻的内外根源。它本质上是外部干预和中东国家不发达状态的反映。在中东的秩序重塑和国家转型进程中,安全问题犹如"灰犀牛"般愈演愈烈、效应叠加,形成了多重安全困境。西方的新干涉主义、域内国家针锋相对的安全观和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中东的安全困境。中东安全问题不仅危及地区国家,还波及周边和世界各国,安全威胁迫在眉睫。但是,中东安全主体复杂,安全治理困难重重,短期内很难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同时,既有安全机制具有片面性和排他性,无法破解安全难题。因此,解决中东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安全掌握在域内国家手中,提升自主安全能力和水平,通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在源头上实现安全治理。中东安全治理应摈弃传统安全思维,设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国内、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和整体治理,以新安全观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安全建设为依托,摆脱"安全靠大国,发展靠能源"的双重依赖,推进多层次安全合作;以普遍安全、共享安全和共管风险为目标,推动中东安全新秩序的建立,实现中东地区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的战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大环境下,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前途,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切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全力维护西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举措,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构筑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有力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现有全球安全治理概念、框架及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中国扩大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选择。与结盟、联盟等其他多边安全合作方式相比,"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种更包容、更灵活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有助于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缓和大国间存在的安全困境。作者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利益相关性和责任相关性,并探讨了在全球安全治理框架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合作的可能性思路,包括通过"联合国+G20"、"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印度、日本"等多边框架,就维持和平行动、打击跨国犯罪行动、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全球安全治理议题开展多边合作及演练的可能性。作者也阐述了对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认为尽管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和价值上的分歧,但安全治理以共同提高、合作共赢为特征,不以相互削弱为目的。因此,不同行为体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中国可以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对经济转轨国家这一类“特殊群体”的影响有其特殊性。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并不深入,难见有新意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性意义的经济转轨大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的研究思路,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地区安全秩序的塑造中既超越均势,又体现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呢?作者在比较了美国的“联盟安全模式”和东盟的“合作安全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另一种可能的东亚安全秩序:“协治(collaborativegovernance)”安全,即大国协作框架下共同治理的地区安全模式,由大国推动、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管理地区安全事务,因此形成一种可称之为地区安全社会的关系结构———从安全复合体到安全社会,最终走向安全共同体。中国借助区域一体化、通过“协治安全”模式重塑东亚安全秩序才是获得自身安全的战略之最优。  相似文献   

19.
李冲 《魅力中国》2010,(27):51-51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在各地区频繁出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地区的社会环境稳定也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加强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也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对于建筑安全管理与控制,不仅国家要从宏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从微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并且要以国家的管理来指导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以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为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在各地区频繁出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地区的社会环境稳定也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加强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也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对于建筑安全管理与控制,不仅国家要从宏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从微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并且要以国家的管理来指导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以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为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