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拍卖是一种有效率的定价机制,是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介绍了国债发行中的三种拍卖方式,并结合我国近十年来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据,比较分析了上述三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和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比较典型的几个国家的国债拍卖方式、特点及对国债拍卖的实证研究。国债拍卖作为国债发行最重要的方式,与其他发行方式相结合,构成了国债的价格形成机制。各国的国债市场和经济体系不同,相关的发行方式各有特点,拍卖基本都采用单一价格拍卖、多价格拍卖两种形式,西班牙采用了独特的混合拍卖形式,中国国债拍卖目前也采用类似的拍卖方式。关于哪种拍卖方式更优的问题,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不同品种和在不同的市场体系下有着不同的结论,多数研究支持单一价格拍卖相对于多价格拍卖占有优势,一部分研究的结论是两种拍卖方式的区别不显著,西班牙对单一价格和混合价格拍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混合价格的拍卖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3.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国债作为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工具。而拍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定价机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债定价的基本方式。国债拍卖是拍卖理论应用的重要领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债拍卖的两种方式:单一价格拍卖和多种价格拍卖的理论文献发展和实证文献发展,并予以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财政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一年期记帐式国库券,计划发行135亿元。首次采用“荷兰式拍卖”方式发行,成为国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的新突破。 一、何谓“荷兰式拍卖” “荷兰式拍卖”(Dutch Auction)指喊价从高到低逐渐递减,直到与相应的投标价一致后才出售的拍卖制度。美国国库券就采用此方式销售。美国国库券是以折扣方式每周和每月在拍卖市场采用竞争性投标方式出售,财政部邀请每位有兴趣者参与投标,按照由高到低的投  相似文献   

5.
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债市场做大做强,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债券市场逐步放开,债券市场所面临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国债市场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调整国债结构、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国债发行转向安全的公开拍卖方式、建立统一的国债交易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使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发行方式存在的弊端 1.利率的非市场化因素增加。由于凭证式国债通过银行发行时,利率一般由国家制定,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确定机制被人为破坏。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至少,在我国目前银行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达到国债发行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国债发行市场,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大.伴随着国债发行量以及国债余额的逐渐增大,国债风险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2004-2011年我国的国债依存度、公民应债率和国债负担率这三个指标,从总体上衡量我国的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债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待完善.一般来说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它相对其他方式而言,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较小.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国债政策以及目前我国经济状况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起,我国将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这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改革,本文就此项改革出台的背景、国债发行前景及国债资金使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和约束,1994年中央财政赤字不再通过用向中央银行透支的办法来解决,以避免因赤字性的货币发行而加剧通货膨胀,因此中央财政的赤字除了通过努力增收节支来求得一定的缓解外,仍将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 1994年的国债发行方式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两年期的国库券由财政国债服务部承购包销,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发行,即凭1989年、1991年未到期的特种国债和国库券提前一个月,并增加一个百分点“以旧换新”。三年期国库券发行采取通过专业银行系统将指标垂直下达到基层单位的方式。为此,我们对海西地区1994年国库券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立 《珠江经济》2001,(12):74-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经历了80年代的行政分配,90年代初的承购包销,到目前的定向发售、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并存的发展过程,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发行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市场化。定向发售。定向发售方式是指定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特定机构发行国债的方式,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债  相似文献   

13.
国债规模继续扩大,制度和产品创新仍将继续 (1)国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会淡出,国债发行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国债目前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维持高水平的发行规模无疑有利于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验经济学理论,综合分析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最优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数理分析。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具体的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化理论进行了实验分析,结合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数据,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今年国债的发行规模为3000亿元,至9月底已发行了13期近2600亿元,其中:凭证式3期1600亿元,记账式10期近1000亿元。已发行国债有以下特点: 1.规模适中。虽然今年的国债发行规模较去年有较大增加,但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国债销售的火爆,今年的国债规模仍较为适中。首先,今年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国债是国家作为借款人为实现其职能而直接向贷款人融资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在我国,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所发行的各种国家公债。国债不仅是我国集中性借贷和有计划闲置资金调节货币流通、促进货币供求平衡的手段,而且在抑制通货膨胀,培养投资意识,改善宏观调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业稳健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债交易体系和市场体系的主体投资人越来越多地关心国债的品种、期限、利率及发行方式,以求获得风险小、收益率高和可变现性。所以分析国债热销对健全国债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国债体系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销售市场空前活跃。以柳林县为例,从1994年-1998年累计发行凭证库券930万元,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购买债券的需要。而1999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供不应求,出现了排队挤买的抢购风,柳林县仅建行发行第一期凭证式国债27万元,不到一天就抢购一空。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国债发行市场各阶层投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选择的几种典型投资方案中,被调查优先选择国债作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而且国债投资的品种中,投资者又凭证式国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国首次发行的30年期国债招标利率揭晓为"2.9%",其利率水平远远低于财政部确定的利率招标上限3.6%,也明显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国债招标利率持续走低的趋势,引起市场投资人广泛的关注.他们认为,今后发行国债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时,宜逐步引入新型债务工具--通胀指数化国债.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国推行以发行国债为重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债规模的增大,我们应该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国债利息和财政赤字激增,在未来需要还本付  相似文献   

19.
国债、财政赤字、财政风险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财政赤字规模和国债发行规模必须适度,否则,会引发财政风险."九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从国债负担率,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国债清偿率等相关指标分析看,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交互增长,不断扩大趋势,已隐含了财政风险."十五"期间,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当是:①实施适度的国债控制政策.②加强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③适应加入WTO,完善国债管理制度.④适应市场经济法则,优化国债结构.  相似文献   

20.
财经速递     
《北方经济》2009,(19):38-38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今年四季度的国债发行计划.包括两期储蓄国债、六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和八期记账式附息国债。两期储蓄国债分别于10月份和11月份发行.期限均包括1年期和3年期。记账式国债主要以中短期为主.10年期以上国债发行计划仅有3期。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将于11月27日招标发行50年期超长期国债。这是在国内发行的最长一期的国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