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小娥 《发展》2017,(10):54-55
回族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部分.其在当下社会中如何找到自身生存价值及发展方向,是值得深思和考究的重要命题.回族舞蹈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理念,既保存与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它又以现代精神将其发展创新.回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散居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回族舞蹈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47-247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唐宋时期的开放程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高度认同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以上两方面对现代回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做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回族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内涵、特点,爬梳了回族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形成的脉络:唐宋元时期的萌芽阶段、明朝到清中叶的形成阶段、晚清的持续发展阶段、民国的深化阶段。分析了回族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形成的原因,即回族之所以能够保持本民族传统消费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严格的教规以及其强烈的共同民族意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回族经济思想的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4.
在回族这个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婚姻制度的演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民族发展的需要和族群意识的觉醒,回族婚姻制度也在发生着演变;其婚姻制度的演变反过来也促进着回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西北回族饮食业在保持本民族饮食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周边民族的饮食文化元素,对传统饮食进行改良和创新,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在此期间,一批新兴的饮食商铺先后在西北各市镇开设,商业网点逐渐优化集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回族饮食市场,并呈现出以小本经营为主、合资经营模式增多等行业特点.同时,民国时期西北回族饮食业的发展还在丰富中华饮食文化、促进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区域间民族文化认同等层面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回族聚集区的寺庙文化、经商文化等文化环境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等对回族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环境与民族教育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推动了回族文化环境的净化与回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回族聚集区的寺庙文化、经商文化等文化环境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等对回族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环境与民族教育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推动了回族文化环境的净化与回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阿经贸论坛”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四大特征,对开发宁夏的文化旅游具有重要作用,是传播回族文化和清真品脾的窗口,能够起到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成就感与民族自尊心.借助“中阿经贸论坛”影响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论坛,集中展示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舞台,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和合的产物。回族具有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国爱教、情真意切、乐于学习、善于交往等民族特性,这些民族特征造就了独特的回商领导方式和气质。回商主要是指从事工业、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且在一定区域甚至全国较有影响的回族企业家和回族商人。执行力是一种影响力,即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利用自身资源与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能督促、激发、引导被领导者一起去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东平 《开发研究》2003,21(5):93-95
性别隔离是历史的产物 ,它是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民族、国家和群体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 ,它也是文化的产物 ,不同文化的性别隔离遵从着自己文化的喜好和禁忌。回族妇女在社会劳动中的性别隔离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反映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某些特征 )。本文主要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 (回族社区 )回族妇女为对象 ,调查她们在社会劳动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及导致的两性不平等问题 ,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城市精神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庆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和巴渝文化的集中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巴渝文化,才能在重庆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培育重庆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宗教、文化的角度阐述了西安回族以及在西安市形成的两大社区.从回族社区的结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西安市的回族社区进行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分析,探索西安回民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首先必须重视和继承本族伊斯兰文化,保持其文化的完整性;其次,应当注意社区人员素质的提高,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民族教育水平;第三,提升商业经营层次,发展多元化经营;最后,政府应当探索有效的回族社区改造的方法,尽快地改善回族人口恶劣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族文化的讨论,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强调要加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大家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有关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我省,对于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地进行着.但是,从研究的成果来看,还没有突破原有的研究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传统回族社会的饮食禁忌、语言禁忌、婚俗与丧葬禁忌,以及行为与礼仪禁忌的角度阐述了回族传统禁忌的四个主要方面。从回族传统禁忌文化对民族自身的建构以及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说明了禁忌文化在对回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开封市H回族区民族文化与社区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域市文化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重塑了居民的价值观念。当地回族在宗教文化的“重商观念”中探寻与文化旅游业的结合点,既传承和发扬了回族的饮食文化,又适应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域市拆迁和城市改造打破了封闭的社区格局,回汉社区之间的交流增多,原有的社区关系面临着不断消解的危机。当地回族通过民族学校教育、民族饮食文化展示等方式,不仅提升了回族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与归属感,而且增强了其他民族对回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各社区间和谐关系的形成,由此完成了社区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陇东重镇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特殊域中,全市有人口200多万.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多,有近1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回族聚居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是甘肃省东部最大的回族分布区.平凉回族在传承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变迁,努力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农商并重、善于经商的民族 ,回族历史上商贸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社会学角度对历史上回族商贸经济的基本情况、动力机制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作者认为 ,回族历史上的商贸经济活动对我国农商倾斜的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作用 ,有效加强了中原汉族地区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促成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丁晓红 《魅力中国》2010,(28):104-104
中学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9.
罗平  昂凌 《魅力中国》2011,(8):68-68
回族是一个生命力顽强且适应性极强的民族。本文将从回族群体意识形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群体意识与回族民族理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的精神载体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人民对民族文化演进的内在指向、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它表现为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主性和自豪感,是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没有文化自信,也就丢失了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为追赶超越增添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