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与中国都是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通过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点上,中俄二者是相同的。但在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性质、目标方法和步骤以及改革的绩效方面,中俄有着显著的差异。一、改革的初始条件中国与俄罗斯在改革之前,国情、国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过去的几十年间除了朝鲜和古巴之外的三十多个中欧、东欧以及亚洲的国家经历了从中央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很显然,在转型过程中,过渡到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了首要的推动力量并促进了不同国家内部的经济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近十多年来俄罗斯在体制转型方面迈出了大步,并使经济从衰退转入上升轨道,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转型和宏现稳定设法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经济转型与增长方式转型这种双转型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规律,对我国不无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换,我国依靠投资和出口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原有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失效,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丧失,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严峻挑战。中国现有的产权制度即资产和土地的国有化是形成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原因,经济转型必须对现有产权制度进行变革,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内需增长驱动。这注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林跃勤 《科学决策》2006,(10):41-43
近年,国际油价飚升,而由石油美元撑起的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否标志经济转型成功?俄罗斯经济转型之旅是否接近谢幕? 一、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吗? 自1999年以来,俄罗斯已经保持了第八年的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1-7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全年增长率将接近7%,2006年底,俄罗斯GDP总值可望超过9000亿美元,人均收入接近7000美元,距离1991年转型前的经济水平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6.
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经济,受累于全球金融危机发酵引致的外部需求衰退,正经历近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而一年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人士乃至经济学家们,大概都没有想到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竟然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如今,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在加深。极具指标意义的克莱斯勒和通用的先后破产保护以图存,  相似文献   

7.
历史表明,一旦中国经济失衡达到严重程度,在改变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方面拖延的时间越长,为此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相似文献   

8.
认清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就是要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这些特征包括六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转型目标;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约束刚性化;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阶段性转换;中国经济转型的措施实验性;中国经济转型的双主题联动性;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波兰、匈牙利的体制转型已基本完成,他们在经济转型方面遇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及其他转型国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与阶段性目标。改革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4个阶段及其目标转换,这就是1979—1984年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5—1992年经济转型的推进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93—2003年经济转型的定向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2003以来经济转型的定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转换,中国实现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收入水平持续增长,需求的趋势性转折引领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经济转型对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方向,但在传统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一般服务业过度管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激励机制扭曲等因素遏制下,资源难以有效重新配置,经济结构失衡难以化解,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转型综合症是指保增长的一些刺激政策和不匹配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剧了资源配置扭曲和金融市场风险,供求失衡加剧,内生经济增长活力下降与刺激性政策措施进入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之音10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25日承认,外部需求的减少已经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中国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幅滑落到近6年来最低点。中国政府表示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发展。而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波兰和中国经济转轨的方式选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后期,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轨,所谓经济转轨,是指以市场经济替代为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5月15日】中国正向“大陆型经济”转变。正如19世纪的美国经济,其增长模式从以出口为导向,转向更多地依赖内在动力,目前中国也正“向内”寻找驱动自身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陈钢 《首都经济》2012,(3):23-24
转型说了多年,为何实施起来却总是不见效果呢?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认为,最终需求和出口需求对我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中间产品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可发挥积极作用,收入效应、分配效应、降低最低有效规模和提高生产率是中间产品影响工业化的主要途径,而规模、技术、人力资源和一些其它条件是制约中间产品生产扩张的主要因素。中间产品生产发展不足和我国存在的就业不足、技术进步缓慢、收入分配不公与工业化趋缓和经济增长放慢等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已具备大力发展中间产品生产、以中间产品生产扩张促进工业化转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文章提出了采取大推进策略、延伸产业链和加强制度建设等对策以加快发展中间产品。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2008年11月1日起,中国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既是三个月来的第二次调整,也是1999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对此,商务部贸研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在全球经济下滑累及中国出口之际,通过政策回调保出口适度增长有其必要,但中国外贸的根本出路在转型,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也难乎为继。梅新育认为,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在所有大国中最高,在当前不利的内外情势下,保出口以保经济、保就业,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通过实行大量鼓励出口的对外贸易政策,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格局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和技术等因素在产品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长期指导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和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经济贸易的发展变化,并开始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对外贸易模式的不足,抓住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及时转变贸易模式,建立起适合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