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黎  黄兴忠 《改革与开放》2014,(24):24+26-24
苏东剧变后,使得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的打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诸如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认中国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本文试图从分析社会道路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和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改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马恩成新著《农村改革,沿着市场经济的轨迹》文/兰云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这个理论赖以产生的最早历史基础。因此,分析和揭示农村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值得认...  相似文献   

4.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遭受了重大的历史性挫折,中国的改革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通过对比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中国改革理论的特色,并进而探索它还应具有哪些特色,对于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发展,对于完善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共同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结合."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规定;"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规定.三个内在规定的相互统一,构成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共运史上,列宁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推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改革均是成功的范例.分析比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改革理论之同一性,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应当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及阶段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进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域下国企改革的最佳途径,即促使国企回归企业本质,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动国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1995年,中国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指导中国经济建设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和市场经济模式的多样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优劣三个问题进行了澄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不仅是检验各种经济学理论的试金石,也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有助于驱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迷雾和使当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0.
萧冬连 《发展》2013,(12):49-52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并不是从中国开始的,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自己的改革试验时,社会主义改革已成趋势。然而,由于受到普遍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通过渐进改革实行市场化转型,鲜有成功的先例。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和体制崩溃,而且推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出现所谓“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的率先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索了经验,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农村改革仍然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发展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在十三次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把中国社会规定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引入资本主义制度和原理以寻求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改革加上了一个合法的新理论。中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经济改革,缺乏理论根据,不断受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攻击,曾经产生过动摇。初级阶段这一新理论,不仅对中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与中国同样进行改革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原本存在矛盾。在马克思那里,二者的对立性显现无疑。而如何将两者有机地兼容起来,是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的关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着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昌盛和富强。找到两者兼容的依据和途径至关重要,二者双向渗透才能使社会主义兼容市场经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包括改革实践论、改革系统论、改革过程论等.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与中国都是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通过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点上,中俄二者是相同的。但在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性质、目标方法和步骤以及改革的绩效方面,中俄有着显著的差异。一、改革的初始条件中国与俄罗斯在改革之前,国情、国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利益分享。该文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说明: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二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三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改革更能反映按经济规律发展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客观进程。《金融改革卷》的主要内容有中国金融改革30年概览、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创新、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货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与演进、金融法制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中国金融改革展望等。  相似文献   

18.
编者寄语     
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界定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其中对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9.
孙粤文 《重庆与世界》2010,27(11):26-29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历史价值在于耦合了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图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界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它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价值就在于要坚持党的建设,坚持稳定与改革并重,坚持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渐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深刻地分析了发展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有许多复杂的情况需要研究,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这就必须首先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试验,待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经济特区便是这种改革与发展的最佳试验场所,肩负着先行先试、超前创新的历史使命。没有超前创新的实践。经济特区也就不特了。创新,就是要把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