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于1992年提到联合国日程,并于2012年底达成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拥护和积极落实《京都议定书》框架提出的减排目标.低碳经济也成为环境成本管理和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背景.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应用存在定位不明确、缺乏创新、主体错误和理论与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题.构建适应低碳经济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首先要具备前提保障、明确管理体系和确定体系构成内容等,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应注意将反映低碳要求的准则融入到环境管理会计准则的制定中.  相似文献   

2.
结合齐齐哈尔能源消耗现状,从发展背景、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职能、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目标、企业效益等8个方面,对比传统会计与碳会计的异同,探讨了碳会计的优越性,并从低碳投资活动、低碳经营活动、低碳融资活动以及低碳信息披露及业绩评价四个角度构建了碳会计体系,以期为齐齐哈尔市企业构建碳会计体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各国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而在亚洲地区尤以日本收获成效显著。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立法律规范行为,更将“低碳”观念植入民众心中,从生活做起。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改善消费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和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既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分析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国外低碳交通运输的实践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策略和"政府—交通运输企业—社会公众"的三方互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如今,"低碳"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文章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低碳会计所具有的新特点。面对低碳会计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我国在政府、企业自身和社会方面应采取措施。低碳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有限,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重视,人才不专业等问题是我国会计业所要面临的重大难题,我国会计人员应尽快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会计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能源供给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或城市圈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先考虑的。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分析低碳发展的路径将会辐射和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主导的TPP会对未来全球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TPP下的利益格局体现在企业利益影响与会计权益维护方面。针对TPP的利益影响,现阶段有"恐惧论"、"搁浅论"和"常态论"等不同观点。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视角研究会计权益维护,可以推导出TPP下企业利益影响的传导机制。结合IASB与WTO的未来发展,完善TPP下我国的宏观会计制度,有助于增强我国会计在全球经贸规则中的话语权;微观会计政策的灵活应用,可以优化TPP下企业"借道、改道、绕道"的路径选择。探讨TPP情境下的会计应对策略,便于制定适应TPP规则的企业行为指南或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已成为时尚热词,"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但要使低碳成为一种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日常的真实可行的生活方式,人们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低碳梦在不断阐述中似乎日益清晰,但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并未缩短.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第三增长极",对加快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担负历史使命。"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要加快低碳城区的建设,可以从完善低碳法律法规、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重视海洋环境治理、加强培养低碳人才以及积极倡导低碳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北极冰川还在不断融化,气候异变让人类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可怕,也认识到高碳经济的可怕.因此,低碳经济不得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大高碳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作为高碳经济代表的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如何发展很值得探讨.低碳意味着对石油企业传统业务的颠覆,要求石油企业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转型,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文章在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并就当前经济形势下,对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杨娥 《魅力中国》2013,(28):79-80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本文首先概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近况。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涵义特点以及发展原因,其次分别从财务环境、政策环境、对外投资的影响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比研究下,分析了投资决策的影响。再次结合低碳经济在我国实施状况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实施的对策.最后结合实例通过对山西大唐热电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并给予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存在企业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大的困境.构建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应强化环保意识、 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会计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和加强对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环境管理会计要采取编制格式化的低碳会计报告、 丰富环境管理会计额外信息披露和重视低碳长期规划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4.
突破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世界各国都把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低碳经济的投入越来越大,低碳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生态保护,都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据麦肯锡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共需40万  相似文献   

15.
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出发,相应地找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寻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低碳社会的进程当中,大学生应当成为低碳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承担起新低碳时代的责任,为低碳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郭海清 《中国经贸》2011,(20):27-28
随着低碳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与实施,如何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会计界乃至相关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出发点,在阐述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的前提下,论述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下我国企业环境报告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对碳会计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从财务和管理两个方面对碳会计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涉及到了排污权资产类型的确定,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多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内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能源瓶颈日益凸显,核电作为高效、清洁能源,不仅是解决我国内陆能源危机的必要手段,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内陆核电建设相对沿海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安全文化已成为核电企业的灵魂,本文将以江西核电建设为例全面构建内陆核电安全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本文将对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