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家佳 《理论观察》2013,(7):117-118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再次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协商民主是对自由主义和共和民主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在国际政治上,企业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双赢的效果。将协商民主引入高校民主管理机制中,从而寻求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与协商民主的结构性耦合.提高高校民主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我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高等学校占有的数量最多.在高校建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工作机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建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的探析,目的是找到适应高校协商民主的途径和方式,促进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进而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白俊莉 《黑河学刊》2014,(4):116-118
在高校基层开展党内协商民主对正确处理、协调高校党内利益关系,增进高校党内民主、和谐,巩固党在高校领导地位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反映出要加强党内协商民主建设的紧迫性。因此试图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党内协商民主形式等方面对高校基层党内协商民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在共享的理念下作出有效机制,能够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成就感。文章基于作者基层工作经验,在贯彻党中央精神,推荐基础协商民主的实践中,首先阐述了基础协商民主与共享发展的意义分析,并对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一步探讨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为:(1)进行协商民主实践的空间狭小,(2)存在对公民能力和协商效果的普遍质疑,(3)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摆脱这一困境的一个快速、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进行协商民主实验、借助科学的研究手段来证明协商民主的效果、证明我国的基层公民有能力参与协商政治,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努力来拓宽实践协商民主的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厘清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不一致中一致”的关系,二是要正确把握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基层民主、社会民主“嵌入与优化”的关系,三要正确把握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把这三个关系理清理顺,也就是找到了理解协商民主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世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作为一种在多元主义价值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其蕴含着特殊的价值,包括对自由主义的制衡、限制行政权力扩张、实现政治平等等。同时,协商民主因其自身特性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在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其程序化、制度化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才能摆脱协商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更好的服务于民主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对当代代议制民主出现的种种弊端的批判应运而生的。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价值趋向,而且还对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围绕协商民主的形成发展,以及中国式协商民主与我国和谐社会协调发展而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协商治理是新形势下化解基层矛盾、夯实执政根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突破口。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治理方式有待转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困境。优化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协商治理路径,要转变政府职能理念,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社区协商治理合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社区协商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协商民主"引入中国后,立即掀起了一阵"协商民主热潮",人们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本文将对这两者进行一个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宪政是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公共权力,其目的是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民主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是宪政的追求目标。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被认为是对自由民主理论和批判理论修正的一种民主形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概念核心是公共协商,强调通过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达到保证公共理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其完美性被认为是一种鸟托邦的政治理想。协商民主有良好的宪政基础,但是在我国的宪政实践中不能很好的运行,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界定协商民主的概念。我们从宪政的角度来探讨协商民主的概念,以及通过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界定、制度价值分析以及运行现状反思,以期构建在宪政轨道上的协商民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普遍价值: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我国宪政建设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有助于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社会进步。探讨了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要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生长与中国当时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不懈追求息息相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正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不断成长并最终经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而在制度上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温岭市新河镇在政经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地方参与式预算改革,把具有强烈协商民主色彩的“民主恳谈”机制引入了镇政府的预算过程  相似文献   

15.
石秀光 《魅力中国》2013,(25):16-16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创造性地结合,在保障人民行使投票权利的同时,运用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追求和谐相处,经过充分的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研究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什么要协商、与谁协商、协商什么、协商时间和协商地点等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它作为对代议制民主的补充而显示出其理论和实践价值。这种新型的协商民主模式中国也有,但存在许多问题尚不能有效运作。而普遍信任的缺失是协商民主不能有效运作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协商民主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提高协商所需要的普遍信任度,另一方面要为协商民主提供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主体内容,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具有不同的本质意蕴。本质相同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具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将协商与选举有机结合,促进协调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制度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董婧 《魅力中国》2011,(5):124-124
协商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思想的支撑作用,弘扬“和合”思想对协商民主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我们应从中借鉴合理的主张,为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协商民主的概念,指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最后论述了“和合”恩想对协商民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治理形式,而服务型政府是当今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发展协商民主,在协商中优化政府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在当代得到了许多政治学者的青睐。协商民主强调平等、自由的公民参与公共协商,进行公开理性辩论的话语过程。平等、自由、协商、公共、理性、共识是其核心。协商民主的决策程序体现了高度的合法性,有助于弥补自由主义的不足,培育当代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