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钱生钱——穷人的创业之道老孙是广东雷州一个农民,喜欢做生意。可直到40岁,老孙才赚够了用来创业的资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辆摩托车,在雷州城里做起街边搭客的生意。42岁时,老孙的搭客生意失败了。失败的原因,用老孙自己的话说,是“生意做得太小”。老孙卖掉摩托车,又向亲戚借了钱,然后再和两个朋友凑份子,总算凑了4万元,买了辆旧中巴搞起了营运。44岁时,老孙的营运生意失败。走投无路的老孙卖了破中巴,又再借8万元跑到广州第三次创业。像许多从小本经营中赚到第一桶金的人一样,老孙在成功之前尝试过的各种生意没有为他积累起财富,但却使…  相似文献   

2.
易安秋实 《中外企业文化》2010,(11):I0054-I0056
接到通知书那天,父亲和他的兄弟们撂下农活兴高采烈地把我围在中间,语无伦次地说着同一句话:“出息了,终于出息了。”上学走的那天,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喝得酩酊大醉。母亲拿出一个崭新的蛇皮袋告诉我:“孩子,这袋子里是你们老郑家人的寄托。”  相似文献   

3.
50岁感言     
年牛 《乡镇论坛》2008,(33):30-30
朋友过50岁的生日,邀我去坐一坐,几杯酒下肚,他的人生感慨便多了起来。“我现在体会到,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往往要到下半辈子才看得出来。”“这话怎讲?”我笑着接一句腔,等待他的下文。朋友说:“因为人聪明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在下半辈子有一个好结果的,下半辈子的好结果表现在什么地方?依我看,表现在身体、事业、感情、孩子上——只有在这四个方面有好结果,那才叫真聪明。”  相似文献   

4.
左怀利 《乡镇论坛》2011,(12):34-34
孩子长大了,有出息的飞到了他向往的地方;“不争气”的则原地不动,一辈子在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5.
谭元阳 《经营者》2010,(12):52-52
某日和朋友聊天,聊到《收藏马未都》,朋友说:“马未都这小老头太有意思了”,在一番赞美之后冷不丁的问了一个问题:“马未都先生是哪儿毕业的呀,这么有学识。”我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尴尬.最后在朋友的追问下,我只能告诉她,马未都只是小学四年级的学历。朋友顿时哑然,我明白她的心思,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人怎么就成了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6.
老孙是西安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遭遇购房陷阱,他扭住不法开发商不放,并创建了一个房地产公益维权网站“老孙打假”,从而为许多受骗人讨回了损失。他曾被不法房地产商指使人围殴,也曾被《中国青年报》刊文称赞为“一个人挑战一种不义”。“即便挨揍也要打假!”老孙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日前,有日本朋友来访,闲谈之中问及中国人怎样看待“工作”.我说,“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反问日本朋友,他答,“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简明的话不由地使我想到日本人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洪超这孩子有出息.刚当上村委会副主任.就开始还他老子的欠账了!”在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雨龙坑自然村至二百央自然村的公路工地上,70多岁的坪东村村民郑多维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新当选的村委会副主任章洪超。  相似文献   

9.
日前,有位留日朋友从东瀛归来,寒喧过后,我的一位同事一下扯到了产品质量的话题,不料这位留日朋友竟感慨大发。他说,在日本、企业致胜的法宝就是质量,员工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且人人都有一种“质量癖”。  相似文献   

10.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乡下女人感叹:“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儿子过。他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也值。”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老三在打工。”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转眼到了九月初五。两人刚起床,门外…  相似文献   

11.
品牌温州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一位朋友从上海过来。我很想知道这位青年走南闯北的朋友对温州人的评价,于是请他谈谈自己的印象。“毋庸置疑,温州人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个群体——不管他们曾经或现在走过多少弯路”,朋友的话言简意赅。不错,正是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政策、区位、资源优势,却在短短二十年的艰难摸索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像“正泰”、“德力西”、“康奈”、“红蜻蜒”这样优秀的民族品牌,成就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今年53岁的孙长德,是山东省阳信县劳店乡后周村一名农民,当地有名的富裕户。老孙发家致富,念的可全是“歪”经。布上一套渔网阵自有水蛭顺水来老孙打鱼摸虾可有些年数了,从十几岁就有这个癖。近几年更是玩出了花样,他不仅打鱼,而且捕捞野生水蛭。听他一拉呱,这里面还真有可观的  相似文献   

13.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自号春雨.明代江西吉州吉水人,解缙自幼聪慧,是当时名扬乡里的神童.据载,他七岁时,“赋诗竟有老成语“,十岁时每日阅读“数千言“,且能终身不忘,十三岁已遍读诸子百家之书,做诗、答对出口成章,史书对此记载不多,但民间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聪明敏捷、戏谑幽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科学界至今争论不休。然而,却没有人怀疑“先有鲁班师傅、后有中国辉煌古建”的事实。朋友的孩子去年高考落榜,要去一家技校读书。小家伙垂头丧气,仿佛要去的是一个羞于启齿的地方。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鲁班是哪所学校毕业的吗?”显然,他的兴趣被勾起来了。于是我告诉他,在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安徽还“藏”着一所不卑不亢的“应用”型学校。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鲁班”,个个都是好样的。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4,(14)
为孩子找一个家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为了孩子,不停地搬家。曾经有人很不解他的固执,他却始终抱定“孟母三迁”的实在效应。当“能上学”的矛盾开始解决,很多父母开始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上好学”,因此,选择在名校附近居住,也成为很多家长购房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绩效管理遭遇90后,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有位朋友在一家做校园社交APP的公司当市场总监.这家公司2014年组建,从最开始的六七个人,经一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到5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90后.一次公司内部的市场目标讨论会上,有位刚刚入职的90后员工大胆地提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公司目标和实现方式,但可能是由于缺少经验,他所提出的方案没有得到其他“老”同事们的认可,甚至还遭到这位总监朋友的当众批评.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朋友来串门,向我谈及了他为孩子办喜事,设置酒席没请客,让两个孩子到亲戚家串了个门,花费二三百元,就把喜事办妥了。对他的这种做法我很赞成C然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手底下并不那么富裕,在办喜事上却大手大脚,与一些富裕起来的“大款”们比阔气,讲排场。你操办十桌,我必办二十桌。结果,场面上轰动一时,事后却负债累累,此祛不可取。人们常说“吃饭穿衣看家底”。我们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办喜事更应如此,如果为了顾面子、图虚荣而讲排场、比阔气,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俗话说“鸡别跟着鸭下河”。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日前,有位留日朋友从东瀛归来,寒喧过后,我的一位同事一下扯到了产品质量的话题,不料这位留日朋友竟感慨大发。他说,在日本,企业致胜的法宝就是质量,员工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且人人都有一种“质量癖”。尽管如此,各个企业为不断提高产品的合格  相似文献   

19.
某乡办厂中层干部的选拔一直是以抓阄方式认定的。有人说这是厂长搞聘用制改革,总比过去厂长搞“家族化”好得多。一日,厂长到财务科做“阄”,从 5个中层干部中选出一个作为厂财务科总帐会计的接班人。一直被厂长器重的保管员老孙算是“官运亨通”,一伸手就被他捏了个“中”,没有捏中的那 4人都说,这“抓阄”不合理,要求厂长按条件考试竞争。厂长听了生气的说:“我是企业厂长,按理说我有权聘用会计。现在用抓阄的方式让你们碰运气,已对得起大家了。”于是厂长当场决定老孙为厂财务科总帐会计的接班人,等待报乡会计管理部批准后再…  相似文献   

20.
岳峥嵘 《活力》2004,(7):10-12
有人说,他是儒雅的官员,谦逊而得体地接人待物是他的风恪,却从言谈举止中显露出学者的气度:有人说,他是友善的朋友,真诚的目光、舒缓而清晰的话晤.使人不由得敞开心扉,不存芥蒂:有人说,他是内敛的学者,即使在这个提倡修改张扬的时代,他如火的激情,带有强烈思辨色彩的理念,也会蕴含在深邃的目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