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利用工程机械23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两套指标体系对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实证分析的结果是稳健的;在影响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因素中,营销能力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大,资金能力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存在正向影响,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不稳定;在影响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行业集中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既不稳定也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林  谭文 《科技和产业》2013,13(7):83-87
对企业专利能力的影响研究鲜有从组织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企业内部因素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能力各组成维度的影响,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高科技企业,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等地的问卷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运用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管理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保护能力正向影响假设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探寻价值链影响因素,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FDI)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出中国工业行业价值链(GVC)地位指数,回归分析了FDI对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并阐述了其影响价值链地位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FDI显著促进了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其中,按FDI动机分组,市场导向型FDI对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出口导向型FDI对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按FDI来源地分组,来自港澳台地区的FDI价值链升级效应更突出;按东道国行业制度环境分组,较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有效放大FDI的价值链升级效应;按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组,FDI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FDI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价值链升级作用并不显著。制度环境主要通过前向溢出途径实现其对FDI价值链升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的契合点,休闲产业是工业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升级的普遍选择,凭借其极强的渗透性和综合性,不断模糊产业界限。基于此,根据我国201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休闲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来源于三个产业的正向推动,第三产业推动能力最强;东部地区结果与全样本结果相似,但地区经济发展并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地方财政与文化资源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影响区域休闲产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从微观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进行研究,提出汽车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模型,即汽车企业应构建市场感知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网络能力,通过学习提升机制和能力进化机制来实现汽车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通过对江西汽车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主要能力,通过学习提升机制和能力进化机制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学习提升机制正向作用于能力进化机制,最终正向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珠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服务类企业共257份问卷调查数据,对联盟伙伴个体因素、关系因素、合作后效应因素与联盟合作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伙伴个体因素、关系因素对联盟合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合作后效应因素对联盟合作意愿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选择高校作为联盟伙伴时要高度关注合作治理机制、平等关系、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雪晴 《中国经贸》2014,(24):128-12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的制造成本不断在攀升,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少,台州中小民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中小民营传统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小民营传统企业特点及其转型升级必要性,以及影响中小民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小民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六大对策,我们中小民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强、做专、做精;在保持机制灵活优势的前提下,解决结构性、素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业互联网平台存在的高门槛及复杂的应用场景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消费互联网平台之间建设模式的巨大差异。当前龙头企业主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模式存在不足。提出“政府引导-平台提供者牵头-中小制造企业协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模式,并构建政府、平台提供者、中小制造企业三方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时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外界不确定因素只会对平台提供者和中小制造企业的决策策略造成影响,政府的决策结果不受干扰;政府决策不受初始支持意愿影响,都将选择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而平台提供者以及中小制造企业的决策受彼此的意愿正向影响;平台提供者的决策对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加敏感,中小制造企业决策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惩罚力度更为敏感;成本分配系数增大或减小对于中小制造企业和平台提供者具有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65个地级市的新建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新建。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城市企业新建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被解释变量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企业新建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此外,作用机制表明,“成本效应”与“要素流动效应”是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作用于企业新建的重要渠道。从异质性方面看,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重污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新建国有企业数量则在发展较好的城市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日益活跃的新型国际生产形式,国际非股权投资(NEM)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并影响了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NEM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形式的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Koopman GVC地位指数分析了NEM对东道国GVC地位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利用40个国家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关联型和模块型NEM对东道国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邦栋  李荣林 《南方经济》2020,39(12):19-37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从整体上看,企业GVC上游参与程度提高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而下游参与程度提高阻碍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从分组检验中看,企业GVC上游参与度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有稳健的正效应;而下游参与度提高的效应对于不同特征的组别存在差异,加工贸易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一般贸易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外资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的质量效应较明显,而对于国有企业该效应较弱;低技术类型企业GVC下游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产品质量提升,而对中、高技术类型企业来说则有显著的负效应。文章还发现GVC下游参与通过"中间品效应"、"溢出效应"渠道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与微观企业创新数据深入剖析了两者间关系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这一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存在;在不同信息化水平、不同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状态下,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存在差异;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是抚平信息化拐点的重要途径.最后,依照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基于数字化赋能视角,通过对“金风科技”和“陕鼓动力”的纵向双案例研究,探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经历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产品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再到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运营方式平台化能力是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层面主要因素,且三种因素的演化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从数据存储阶段到数据融合阶段的演进过程。研究成果丰富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理论,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 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取2006—2019年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二者间相关性和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制造指数和纺织产业升级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智能制造有效地促进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研究认为,将智能技术同纺织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红军 《改革与战略》2011,27(5):155-157
随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为了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建设和运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政府广泛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公私合作(PPP)模式进行项目运作。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并获得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值得长期关注的研究问题。文章以参与PPP模式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区域和企业管理者信用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主要作用机制,测算江西省2009—2019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制造业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1996-2015 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FGLS 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劳动力年龄结构中,新生代劳动力占比上升能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即对劳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负,而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且作用强度较大;在劳动力素质结构中,知识型劳动力占比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即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负,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但作用系数较小;在劳动力性别结构中,男性劳动力占比上升阻碍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即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为正,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效应都为负。最后根据实证结论, 就如何顺应劳动力年龄、素质与性别结构变化顺势推进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PSO-ELM算法构建由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5个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调研获得的137份中小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划分是合理的,同时从PSO-ELM算法的训练测试结果来看,相对于现有标准模型,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智能制造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根据企业调研考察分析,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尚处于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并存的阶段。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统计,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有关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发展智能制造受到技术、环境、资金、人才与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依据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动力和能力判断,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创新,要因地制宜,弥补短板,既要推进大企业的智能制造,又要发展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