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快速便捷,其"足不出户,淘尽天下"的独有优势使之成为新时期的消费热潮。网络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影响力是最深的,对他们具有独特吸引力。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在网络消费中,网络诈欺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由于大学生对产品和网络缺乏客观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在网络消费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出发,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消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减少大学生盲目网络消费。  相似文献   

2.
网络消费的有点就是快速便捷,"足不出户,淘尽天下"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新时期的消费热潮,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影响力是最深的,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在网络消费中,网络诈欺行为也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本文就研究了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网络消费提出相应的建议,减少大学生盲目网络消费.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从电子邮件阶段到信息发布阶段再到如今的电子商务阶段,经历了一个时代的飞跃。当今立足于网络的新型消费模式已经被人们所接受,而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却往往会因为其身份、需求、心理等因素让其消费行为有悖于消费诉求,造成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对人类、自然环境以及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社会高速发展转型时期,物质生活宽裕,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潮流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预防消费异化,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极有代表性的一个消费人群,对其在网络环境下的服装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了解他们在网络服装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相应的购买行为差异,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服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针对天津农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分析研究网络服装消费行为特点以及影响网络服装消费的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网络企业或商家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消费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和趋势。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不但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助于商家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合理的策略。本文从创新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消费流程是阻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脉冲式网络消费增长模式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现状特点分析,展现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现状及特征,揭示脉冲式网络消费增长模式厦大学生消费现状。  相似文献   

7.
随看电脑、网络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网络消费逐渐开始流行.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消费的首要主体.对于企业而言,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才能够把握住网络消费这一新生商机.本文从大学生个体自我形象定位、大学生群体内部沟通、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以及大学生社会心理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网络消费的主流群体之一.由于受到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显示出了追求个性化、追求物美价廉、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但也面临着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不够、盲目消费、高消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加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网络文明与责任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群人,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网络消费这种新兴消费方式的主力人群。然而,大学生消费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与理性,因此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其消费活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网络法规知识还不够清晰。基于此,本文在进行大学生网上消费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网上消费存在的网购的依赖性增强、过度使用网络、网络法规知识匮乏三方面问题,提出了培养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合理安排网上消费活动、加强网络法规教育的三种大学生网上消费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现状。不难发现在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大学生意识到了危机,悄悄地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保守和谨慎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导思想。政府应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现。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满足大学生对消费信息的巨大需求;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同时,可将适当的理财知识应纳入高校的辅导或选修课程中,通过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行为进行规范。以培养健康向上的理财及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网络的巨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性别和年级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较大,而户籍和专业影响较小。大学生网络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生活费越高网络消费越多。大学生网络消费以生活娱乐为主,对消费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网络消费表现出强大的活力。网络消费已成为最普遍的消费模式,并逐渐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方便性和多样性更能吸引大学生,大学生更能接受新事物,后者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大学生价值观仍在形成阶段,很难区分良莠不齐信息。因此,要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帮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文章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了非理性的畸形消费倾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的畸形消费进行分析,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大学生消费误区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庞大而且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将左右和引领整个社会青年的消费趋向,所以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成因,提出高校在对大学生消费误区进行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及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是不完整,不稳定的,消费行为呈现非理性的一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作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和消费的潮流趋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因为其年龄和群体的特殊,其消费心理与其他消费群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虽然经济上尚未独立,但却往往有着较强的消费欲望,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出现很多矛盾,在消费上存在类似不理性消费或过度消费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除了对青少年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有所帮助,还能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帮助他们解决消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一种选择,特别是对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实际调研.分析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检验,从而对构建高校网络消费平台提出建议,对校园网络交易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对首都十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从网络信息消费结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信息、获取生活信息、上网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媒介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手机是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首选媒介,电脑次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存在结构性差异;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三种媒介消费不同类型网络信息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使用的媒介存在替代效应.提出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自由度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友洋 《中国市场》2007,(48):100-101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关注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当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