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不能脱离马克思原来的语言背景。在马克思的语言背景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础是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侧重点就是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劳动和所有权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直接同一。今天,我们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重新诠释为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提出的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就是恩格斯经马克思首肯而明确指出的产品即消费品。杜林先生和卫兴华教授将其解读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这是与马克思的原意相违背的臆想。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关系(这里系指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同),既是经济制度最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经济运动过程的主线。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中,实行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是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的公有制社会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上建成的。在这种条件下,个人劳动力同社会劳动力高度统一,劳动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资本论》第1卷第95页)他们生产出来的纯产品不是商品,而是作为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同上)迄今为止,历史的进程表明,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相反,在落后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俄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一些工业落后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因此,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根本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行全民所有制形式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七十年中,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全民所有制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形式,否认商品经济的存在,实行指令性计划的管理体制,扼制了企业的经济活力。近二十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调整,满足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继续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将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既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又扩大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混合所有制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再次论证马克思提出的在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即恩格斯所指明的产品即消费品,不赞同卫兴华教授与其相背离的观点:指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公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其次,本文再次论证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个人所有制,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不赞同卫教授将其贬低为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的生活消费品的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始终是经济学之谜。近年来学者们对此提出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及其他资料公有加个人所有制论、共同占有的社会所有制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不分离的个人所有制论以及泛化的个人所有制论均有重大商榷之处。应当从时代发展的全面性、个人所有制内涵的全面性、原文译法的全面性、研究方法的全面性、实践过程的全面性出发,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所指的个人所有制,是与公有制紧密联系的、动态的、实践的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形成的局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我国已经具有实现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时空条件及实践条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正>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讨论中,逻辑起点是个争论较多的问题。争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能不能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逻辑起点?一些作者对此持肯定看法。主要理由是:第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和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开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着手。”第二,公有制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最基本的经济条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商品生产也将随之消亡。然而,实际生活比理论要复杂得多。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并不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它们在革命胜利后还不能实现由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还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一部分的个体所有制。即使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也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程度,生产资料所有权虽然属于国家,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还存在商品生  相似文献   

9.
警惕“公有制为主体”流于空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中央文献和我国宪法一贯坚持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必须以坚持和发展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学界有不同的解读。有人从私有化、股份化的思路去解读,是一种误解;有人用个人所有制理论批判我国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现实,文不对题。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重建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但不是重建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重建劳动者人人有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是从联合体的总体着眼的。"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从构成联合体的分子的个人着眼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即从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去讲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这种解读才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