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三枪集团是以生产三枪内衣著称的品牌集团,是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1998年纺织资产重组,三枪集团以优质资产整体进入龙头股份公司。集团总资产18亿元,职工5000人,有11个海内外中外合资的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集团主要生产三枪牌高档针织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一百集团的2000年目标:经营规模400亿元,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总资产50亿元,国有净资产8亿元。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显钊犹不尽兴:“不能与人家比,美国零售业巨头渥尔玛集团经营规模是750亿美元。”也难怪。上海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  相似文献   

3.
中华棉花集团公司(下称中棉公司)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绝对控股的全国性大型棉花企业。注册资金1.3亿元,总资产118亿元人民币,2002年被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董事长玩失踪,始作俑者大概要算亿安科技的前董事长罗成了。1998年10月至2001年2月,时任亿安集团董事局主席、法人代表的罗成通过公司控股的多家公司划拨资金人民币18亿余元,又在多家证券营业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人民币19亿元,用来炒作自家股票,亿安科技的股价也相应由最初的每股7.55元飙升至每股126.31元,创下了中国股市第一牛股的神话。2001年6月间,罗成抽资出逃神秘失踪,据说失踪后还曾发回一份传真,声称:“关于这次股市操纵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说来难以置信,在世界化工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一家基本没有资本金、几乎是全额负债经营的企业——上海高桥石化丙烯酸厂,在腹背受攻、经营形势连年恶化的"绝路"面前,竟然能绝处逢生,并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老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3亿元,销售收入7.28亿元,实现利润12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23%和223%;迄今已归还2120万美元、26亿日元的外债及8000万元内债,从而实践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做强做大的道路。上海高桥石化丙烯酸厂是由上海久事公司和上海高桥石化公司按9∶1出资1000万人民币合资创建的地方全民所有制石化企业。去年6月久事公司将其占有的90%股份转让给上海华谊公司,该厂已正式成为华谊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在回顾上海高化丙烯酸厂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党委  相似文献   

6.
港城     
上海丝绸集团经营者群体持大股51%全国最大的服装进出口公司上海丝绸集团最近实现了由有控股向经营者群体持大股的改制。新成立的上海丝绸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经营者群体60人投5100万元,占51%的股份,其余部分分别由东方国际(集)公司、上海外经贸投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7.
公司     
娃哈哈试水童装市场由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和香港达利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杭州娃哈哈服饰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饮料业龙头老大——杭州娃哈哈集团开始从“吃”向“穿”拓展。新成立的杭州娃哈哈服饰有限公司总投资将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公司经营范围为服装、鞋帽、箱包及其他服饰生活用品。合  相似文献   

8.
数字·声音     
《上海国资》2011,(10):9-9
3000亿元 87]19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香港出席业绩发布会时表示,公司现金流已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但目前没有新的收购计划,保留现金对公司及投资者都有利,未来若进行收购,仍会以核心业务为主。  相似文献   

9.
罗玉龙,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拥有4家子公司。从不足几千元的资产起步,历经30多年的拼搏奋斗,他将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打造成浙江省科技先导型企业、十佳科技创新企业、浙江省100强工业私营企业。集团现有员工1200人,2007年销售额达4.5亿元人民币。集团已拥有地热  相似文献   

10.
继10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后,11月15日上海市财政局发行的总额为71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开始招标。之后,广东、浙江也先后分别招标发行总额为69亿元、67亿元的地方债。  相似文献   

11.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Z2):58-60
"北展"并"东博"1月18日,大连北方国际展览公司并购重组上海东博展览公司正式签约仪式在大连举行,这引起了中国会展界的极大震动。上海东博展览公司在上海享有一定的声誉,其核心展会"上海国际机床展"更是国内属一属二的行业盛会。东博的主要客户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盛名的机械制造企业,去年的机床展上促成的现场成交额更是高达18亿元人民币,意向成交额也有23亿元,其东博自身企业估值绝不下1.5亿元人民币。对于这样一个有实力和已经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企业,是谁有胆识和魄力吞并了它?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作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上海长江轮船公司投资2.9亿元人民币打造的该公司陆域最大的一艘航母,长航大厦屹立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金地段——新上海商业城时,似乎并不像“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那般亮丽夺目。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市继泰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经济实力雄厚,多年从事废旧钢铁回收的民营独资企业。经过不懈努力与创新,公司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2亿元、员工400余人的大型公司。近年来,该公司被天津钢管集团公司评为"废钢供应基地",年可为天津钢管集团公司提供优质废钢几十万吨。2006年又被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评为"纳税大户"。公司董事长李振东携全体员工祝新老朋友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江苏春兴集团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财团下属胜科工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胜科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为了共同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共商做大再生铅循环利用“蛋糕”的大计。2006年3月18日,双方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双方以“50+50”的合资形式,新加坡胜科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人民币,江苏春兴集团拿出等价的资产,组成江苏春兴胜科合金有限公司。新公司组建后将扩大我国再生铅循环经济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5.
孔明明 《新财经》2007,(4):66-67
当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生产的通心络胶囊等产品产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后,集团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吴以岭仍充满情感地说:“对中医的探索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上海在此期间计划投资1800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至2030年,上海仅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就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北京为配合2008年奥运会,也将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内财政资金仅仅靠财政拨款(包括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公共事业附加两个专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另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以及投资回收期较长,且项目往往带有公…  相似文献   

17.
据上海市房管局部门的统计,全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已逾1700多家,其中中资公司1200多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公司500多家。合计注册资金总额超过300亿人民币,在业员工总数约为4.8万人。与此同时,上海的房地产业翻过了多彩的一页,1993年全市批租地块392幅,完成投资20.4亿元,房产交易额突破11亿元。在建商品房面积2300万平方米,可以说,今天的上海房地产开发已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兴旺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中城企业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系上海中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上海市动迁工作一级企业资质和上海市物业管理二级企业资质.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5亿元,现有在编职工133人,其中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1人,2001年度总资产11.72亿元,年销售额2.68亿元.公司设四部一室,下属全资子公司6个,合资公司5个.物业公司管辖17个小区,12000户住户,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动拆迁公司每年完成动拆迁基地2-3个,项目开发公司每年完成10万平方米开发.  相似文献   

19.
Microportmedical——一个属于医生和病人的品牌,一个坐落在张江热土上的医疗器械企业,自1998年5月创建以来,以其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短短6年时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这家由留学生创办的企业,从创业时的30万美元资产总额,成长为如今总资产3亿人民币,净资产1.5亿人民币,2004年销售额过亿元,累计向政府纳税1800万元的高科技企业。回首上海微创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为梦想踏实耕耘、锐意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属于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微创介入医疗集团而不懈追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年末岁首,翻开张江园区的总结报告,一串串令人激动和兴奋的数字跃然纸上:“聚焦”两年,张江园区引进项目231个,吸引外资45.67亿美金,吸引内资51.5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人民币,完成土地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这五项指标分别是前七年的5.4倍、3.6倍、2.6倍、1.6倍、4倍。张江开发公司的注册资本从原来的2.52亿元人民币扩增至7.7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从原来的4.14亿元人民币增至目前的13.8亿元人民币。张江的税收收入1999年仅0.47亿元,2000年增至3亿元,2001年将超过5亿元人民币。4月17日,朱镕基总理在考察张江时称赞,“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上海有较好的条件。初步形成了一批像张江科技园区那样很有希望的科技创新基地和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