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家河煤矿二采区集中运输巷掘进过程中因断裂构造出现突水、为了掘进正常进行矿井分四步成功地将动态突无控制底板突水转换成静态可控流水直至最后治理后不影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煤矿综合采掘过程中,对其工作面采取必要的防突技术,可以在煤矿巷道掘进墙头防炮以后,大幅度地降低瓦斯的产生量,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个煤矿综合采掘的安全性。本文将以某煤矿综掘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煤矿综掘工作面采取防突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月亮田矿21124综采工作面(首采层)底板穿层钻孔在该工作面掘进期间的区域防突、瓦斯治理及取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拟法预算矿井涌水量,以及通过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和突水系数计算来评价矿井生产中底板承压水是否具有突水现象,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观音山煤矿W1101掘进工作面炮后瓦斯频繁超限,严重影响正常掘进,在对前期区域防突措施效果分析的基础上,观音山煤矿采取巷帮挂耳抽采和迎头超前排放局部加强防突措施,有效降低了炮后瓦斯超限,实现了W1101掘进工作面正常掘进。  相似文献   

6.
天誉煤矿位于内蒙古乌海市,隶属于内蒙古双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矿上组煤(8-1#、9#、10#)开采虽然属于带压开采,但突水系数均小于0.06MPa/m,只需要在探测无垂向导水构造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带压开采;但下组煤中(16-1#、16-2#、17#)与奥灰间距变小,突水危险性变大。下组煤开采前,除了对底板隔水层重点区域进行注浆改造,还需要通过突水危险性评价圈定危险区域并进行突水量的预算,结合下组煤开采时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提高矿井排水的能力,起到治理与预防的双保险作用,对实现煤矿下组煤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天安股份六矿实际情况,论述了高突矿井的安全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塑造本质安全人为出发点,以加大安全投入,创建安全本质矿井为手段阐述了六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对矿井充水条件进行分析,选用多源信息复合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ArcView对矿井底板突水进行预测,得出淮南矿区开采危险程度分区图,从而在有限的观测孔情况下,预测底板突水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矿突水机理及目前预测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煤矿突水预测的主要方法——地质环境预测分析,数学与计算机模型预测分析,超前探水预测分析,水化学离子及同位素预测分析,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水文地质数据库及库管理系统的煤矿突水实时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及时准确的判别突水水源对于防治矿井水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突水水源判别发展的过程中研究方法已有多种,其中水化学法应用最为广泛。本文根据马兰煤矿的12个水样数据,利用水化学法中的舒卡列夫分类法中的编号命名法和顺序命名法对突水水源进行判别。结果表明编号命名法确定突水水样为7-A型水,顺序命名法确定水质类型为HCO3-(Na+K)型水,均与砂岩裂隙水的命名结果一致。所以突水水源初步确定为砂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不容忽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之一:招标成议标。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工程项目应该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图“省事”,根本没有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而是全部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且被邀请的投标单位总是那4至5家“老关系户”。由于“外来户”打不进,造成这4、5家投标单位联合起来串标,共同对付招标企业,于是形成了“老关系户”“轮流坐庄”。还有些“较小”的工程项目仍延用以前的议标方式,即由生产技术部、工程管理部一起直接确定施工单位。误区…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和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控制,并向深海进军。2010年2月,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问题再次剑拔弩张,凸显了马岛海域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在马岛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上,英国采取“先勘探开采、预先防范”的策略并获得成功。相比之下,阿根廷目前尚无能力前去马岛海域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综合分析这次英阿马岛之争,经济利益大于政治利益,石油资源的开采是这次争端的导火索。马岛之争,给我们三点启示:1)能源竞争加剧有可能引发国家间冲突,必须未雨绸缪;2)不断提升国家实力,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途径;3)先入为主虽不一定占有道义,但有利于强化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并购重组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钢铁产业并购重组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为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提高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Bill Nixon 《R&D Management》1996,26(2):169-175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formation used by managers to evaluate, plan and control R&D allian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D accounting numbers that may be used and points to their inherent limita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mislead. Alliance partners, in particular, need a clear agreement on the activities they include in R&D and on the costs they attribute to thos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6.
The consumer has many options to save energy through small dietary changes. With no change in the varie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eaten, the consumer can save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energy by bringing them to the table without use of a home freezer, frequent long distance shopping trips and oven cooking. Oth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clude buying in large containers, eating uncooked food, using fresh produce rather than canned or frozen, except in the case of frozen juice concentrates, and having a home fruit and vegetable garden.  相似文献   

17.
纺织染整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染整工艺技术与设备性能在不断提高,染整工艺与设备也由传统式染色方法正在向高效、节能减排、环保三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印度油气供需现状及2025年远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目前70%的原油需要进口。预计2011-2012年,石油需求量将由现在的每年1.12亿万吨增至1.9亿万吨。根据印度政府2001年3月制定的《2025年印度油气发展规划》,印度的油气勘探开发部门将在加强已勘探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扩大对未勘探盆地和油气边缘盆地的勘探;继续实施高度自由的新勘探许可证政策,到2005年使印度超过25%的沉积盆地得到勘探;投资3亿美元,用于提高大型老油田的采收率;鼓励印度国有和私有石油公司参与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并欢迎外国石油公司以各种形式参与印度国内油田的勘探开发活动;提高炼油能力和产品服务水平,促进市场竞争,分阶段取消油品的行政定价机制,实行市场定价;大力推动天然气的消费利用,在努力提高本国天然气产量的同时,允许各石油公司开发液化天然气进口项目;开放了7个煤层气区块,推进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20.
The increasing siz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achine poses a threat to its flexibil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The author examines this probl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le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s, taking account of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ethods of raising capital. He offers a critical view of the unwieldiness and inertia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