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三地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产业转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冀之间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重合度,存在产业趋同现象,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协作倾向性较强,产业转移需要逐渐向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分工并行发展。未来,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作与转移应积极构建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经济活动,并日渐成为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我国自近代工业产生以来几次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呈现了特有的规律特征。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积极效应,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新一轮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酝酿之中,未来的区域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经济活动,并日渐成为强化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我国自近代工业产生以来几次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呈现了特有的规律特征。作为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积极效应,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新一轮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酝酿之中,未来的区域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是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新途径。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筛选出京津冀区域具有转移趋势的行业。采用产业梯度系数测算出东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根据东北各省的资源特征与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东北各省对接京津冀区域的重点行业,并从政府、企业和产业园区3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济效应的视角,构建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显示,福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但对带动福建产业升级方面的效应有限;台资企业给福建带来的产业关联性不高,台闽产业转移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福建在引进台资行业结构方面处于落后局面。福建省应加强决策,在发展规划、对接模式、分工布局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河北省发展的重要机遇,河北省应抓住机遇积极提升自身产业的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文章采用断裂点模型研究河北省产业发展对周边省份的辐射效应。研究表明,河北省产业发展对蒙辽晋的辐射效应超过了自身的行政管辖范围,而对京津鲁的辐射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作为一揽子资源协议,可以对承接地产生多种效应。通过对江西新余承接光伏产业转移这一典型案例的系统研究,认为新余对光伏产业的承接,主要存在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和制度效应。在这四类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新余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医药制造业产业协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制造业作为京津冀重点发展的产业,如何形成京津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医药制造业的协同问题得出结论为,北京和天津应该主要侧重于新医药产品以及设备的研发工作,河北主要是辅助二者;天津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与医药制造业的产值关联较大,所以天津应该在医药制造业产品的销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河北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侧重于传统医药产品的制造方面以及医药设备的制造。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产业转移缩小区际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政府层面的产业转移政策必须注重市场规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以及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为例,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东西两翼和粤东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产业转入的空间,政府部门应建立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促使区域经济早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梳理,文章提出: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承接的目的是培育优势集聚产业,承接的重点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有鉴于此,文章立足承接地,并以滁州为例,通过构建产业集聚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对其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承接产业的选择及承接对策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表象因素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顺差较大而且呈加速扩大之势,其深层因素则是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国家间利益博弈,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被动态势反映了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及其效应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近年来的国际前沿成果向微观领域发展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已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层面或工序层面.对我国而言,今后应加强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恰好经历了牛市与熊市两种市场环境的变更.那么,机构投资者在两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有效性变化轨迹如何?通过对2001-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截面数据回归和统计分析可知:EPS、ROA、ROE、CROA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在2005年均达到峰值,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边际变化最大.在中国股市持续走低的熊市期间,EPS、ROA、CROA三条曲线呈上升趋势,而在股票的牛市期间,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呈下滑走向.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量对绩效指标中的EPS影响最大,在2005年时反映尤为突出.在熊市尾期的200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量的平均值处在相对最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16.
工业扩张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瑟·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表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只有在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没有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农业劳动力就不可能减少。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1952年以来,我国工业部门并没有在工业化过程中承担起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任,同时也影响了工业本身的发展。因此,实施促进工业扩张的政策是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盛瑞 《西部金融》2013,(10):78-80
农村产业结构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一般来说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促使当地经济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效益.本文选择典型资源富集区的榆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近10年来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资源富集区能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该区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和相应政策、建议,为研究能源富集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其他能源富集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房地产估价需要多元化拓展。该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研究了基于实物期权的房地产估价方法,它比现行的房地产投估价更加科学有效,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模糊综合评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实践中被应用的房地产估价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改进。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评估的现状,总结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模糊评估模型,计算出估价对象及可比案例的相应分值,并通过直线内插法得出待估房地产对象的价格,最后给出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工业废弃地不仅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在尊重科学规律基础上,应将工业废弃地纳入城市文脉的保护视域下,传承城市工业的文明,实施适度的旅游开发,契入公共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