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发现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依赖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外资和腐败程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对进出口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均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均改善了环境质量,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则加剧了环境污染,在外资水平较高的省份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正面影响较小,在中等外资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较大;产业结构和腐败程度与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均为正相关,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腐败程度较高的省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较大;技术进步和环境规制与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负相关,在技术进步明显和环境规制严格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较大,且随着转换变量变化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体制间平滑转换。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中国法院公布的受贿罪一审判决文书,实证探讨腐败金额对惩罚力度的影响.使用法院对受贿罪的判刑时间作为腐败惩罚力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发现:腐败金额越多,判刑时间越长,但判刑增加的力度随着腐败金额的增加而减少,惩罚力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现象;同时,惩罚力度还呈现出地区差异,当腐败金额不断增加时,判刑增加的力度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判决更轻,但惩罚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异.要降低惩罚的边际递减影响,需提高惩罚概率、丰富惩罚类型、适度降低腐败金额与惩罚力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亦存在着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且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距拐点还有一段距离;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且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人均GDP1000美元前后各国的寿险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增长速度。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国际寿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是影响各国寿险需求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要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中充分挖掘寿险业发展的潜力,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倡导现代保险发展理念,并且从加强寿险业与宏观金融环境的联动中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金融反腐败的机制设计应该从金融监管政策入手,因为在金融监管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这样一个模型:在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认制度时,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可以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为弱化或消除金融腐败带来良好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Altunbas and Thornton的跨国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一国腐败。就理论而言,金融深化可以通过疏通信贷管道、完善监管体系等途径对腐败产生抑制作用。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深化影响腐败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1998~200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综合各种计量方法对理论预期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稳健地证实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升对中国省际腐败程度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进程以发挥金融的反腐败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年~ 201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腐败、金融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腐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腐败的发生则降低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加强反腐败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7年~2014年的地市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内在传导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式分权”制度的激励扭曲和约束不足影响了地方政府行为,最终降低了环境质量,并且收入分权通过地区产业结构渠道比支出分权通过节能环保投入渠道所起的作用更大.此外,财政分权对不同外溢性环境污染的作用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应调整产业结构分布,注重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完善环境税体系,建立节能环保专项基金;将环境指标纳入官员晋升激励机制,遏制地方政府间恶性税收竞争;合理制定地区污染差异化的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南省632份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分析小农户参与服务型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运用Probit和Logistic计量回归模型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或有闲置劳动力均可以提高小农户参与意愿的概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较高、非农收入水平较高、兼业程度或受教育程度较高均会降低小农户的参与意愿;农地地理特征差异会导致以上影响效应不同,尤其是非平原或山地地理特征的农地会强化以上影响(正向或负向)效应;离城镇距离较远的地区,农户参与意愿反而较高,但在非平原区域这种效应并未呈现出显著影响。所以,针对不同人口规模家庭应制定不同的引导政策,实现多元化农业规模经营业态;赋予家庭收入较高的农户农地流转功能,引导其市民化或就地城镇化;鼓励高人力资本劳动力返乡,培育农业经济发展领头人;基于农业区位不同和农地特征异质下的农户意愿,采取适宜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民工择偶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偶是婚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部分处于婚恋黄金时期的农民工,呈现出择偶对象单一性、择偶过程两难性、择偶方式自主性等特征,受工作环境、生活的不稳定、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等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入境旅游需求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利用1980-2008年美国客源市场的相关数据,建立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收入、替代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后,经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发现美国对中国的旅游需求受到自身的波动、旅游价格、收入水平、替代价格以及特殊事件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效应。旅游价格、收入水平、替代价格等对美国的旅游需求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胡双喜  易婷婷 《全国商情》2008,(10):131-132
择偶是婚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部分处于婚恋黄金时期的农民工,呈现出择偶对象单一性、择偶过程两难性、择偶方式自主性等特征,受工作环境、生活的不稳定、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等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般文献通常假设一国收入水平为均匀分配,且市场完全覆盖,以此分析MQS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通常认为MQS会降低一国社会福利。通过拓展一国收入水平呈均匀分配的假设,且假定市场不完全覆盖,以一高收入国和一低收入国为对比,探讨MQS对社会福利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MQS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和一国的富裕程度有关。如果一国收入水平较高,MQS的存在通常会降低其社会福利,MQS数值越大,其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反之,如果一国收入水平较低,则MQS通常会提高其社会福利,MQS数值越大,社会福利提升越大。同时,MQS的存在会扩大厂商市场覆盖面,但会降低其利润。较高的MQS可能导致一家厂商退出市场,形成独占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依托互联网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揭示了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研究认为,互联网除了具有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利用中国与部分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及互联网普及率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对中国与各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服务业之间具有异质性;第二,互联网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可贸易程度使中国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本文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亟待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而言,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过程中,在经济自由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呈不断加大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地区收入水平的内在联系。为实证考察市场化对地区分配的影响机制,本文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市场化创新度量指数,并以此揭示出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与收入分配失衡的相关性特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归纳了若干缓解这一制度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关系是环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环境侵权的发生是环境关系失衡的主要表现,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态势加剧主要根源于中国农村环境关系失衡.环境污染的过程就是环境主体间的博弈过程,中国农村环境主体间的博弈具有很多特点,分析中国农村环境侵权发生的微观机理,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农村环境关系失衡的本质.要改善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就必须改善中国农村居民在博弈过程中的微弱地位,形成良性的环境关系制衡机制,从而使中国农村环境关系从失衡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不能自发缓解环境污染,要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只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激励来减少各企业每单位产出的污染强度,或通过产业转型,从多污染型向少污染型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8.
运用CNEP量表研究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类型等变量对安徽省居民环境关心状况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水平、居住地类型等对环境关心具有显著性影响;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拥有更多的环境关心;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环境关心程度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经济收入水平、居民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环境关心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指数进行改进和增补,创立了一个包含多层指标的指数体系。以此创新的市场化指数为测度工具,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地区收入水平的相关关系以及地区分配差异的影响机制,并为解决制度转型中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方政府间引资竞争视角,细致考察了环境污染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度出微观个体层面的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扭曲均值约为37%。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显著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牺牲环境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提高个体劳动者经济福利。环境污染损害健康人力资本,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地方政府引资竞争存在对环境标准和劳动条件的"竞次效应",导致高污染排放强度和低实际工资率并存的现象,污染企业作为环境恶化的市场主体,未能充分承担污染环境的社会成本。工具变量估计支持上述结论,在考虑不同污染指标、经济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后,结论仍然稳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污染对收入分配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