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淳安一湖秀水名扬天下,丰富的森林资源则是"幕后英雄"。淳安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山林面积665万亩,森林覆盖率75.1%。森林资源丰富,林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浑然一体,享有"绿色千岛湖"之美誉。  相似文献   

2.
美国森林资源现状与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和统计数据描述了美国森林资源现状,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森林地资源和森林蓄积量增长进行了介绍,并按地域、权属、立木尺寸等分组标准分析了森林地和森林蓄积量增长的构成,结合美国森林资源管理政策,阐述了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今世界森林的最大问题,就是森林资源日趋枯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森林“赤字”。森林“赤字”,表现在森林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复被率下降,有林地蓄积量减少,珍贵树种比重降低,林分平均直径变小等。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森林,近五年每年以二千万亩即每分钟38亩速度下降。福建省从1978~1983年森林蓄积量减少3370万立方米,净减8%。本文就闽西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2009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获悉,淳安县林木蓄积达1529万立方米,为1991年746万立方米的2.05倍;有林地面积也从37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45万亩,新增6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4.4%增加到75.1%,新增10.7%。这是淳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EKC模型的山东省森林资源变化与人均GDP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山东省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库兹涅茨基本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变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人均GDP变化对森林资源影响的滞后性。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与人均GDP的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9,说明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和人均GDP存在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强;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对人均GDP的响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森林覆盖率的滞后年份为2年,森林蓄积量的滞后年份为7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林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业行业再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我国林业行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1.森林资源危机对林业行业再就业的影响。我国现有林地面积1337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01.3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世界平...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日本森林遭到了较大的破坏。战后,全国森林面积约为2,30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量约为17亿立方米。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使森林较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并做到了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据统计,1946年到1960年全国共采伐立木蓄积22.5亿立方米。1981年森林资源普查,全国共有森林面积2.528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24.8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战后到1981年,日本森林面积增加9.9%,森林蓄积量增加46%。日本规划到2016年,森林面积达到2.472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达到33亿立方米。日本为什么能够做到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呢?因素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与中国比邻,国土总面积为377748km’,人口12278万人。全国森林总面积为2526hm‘,森林总蓄积量268233万m‘,森林覆盖率为67%。1.日本的森林资源日本的森林资源按所有制可分为公有林和私有林两类,公有林又分为国有林和地方公有林。国有林面积为788.7万hm  相似文献   

9.
我省自然条件优越,有林地面积1.4亿多万亩,宜林荒山1亿亩左右;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种、林型多样,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全省森林蓄积量约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10,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林区。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给森林的经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森林蓄积量急剧下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残林增多,有的已发生了地类演变。当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在公布了《森林法》以来,破坏森林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制止。一些地方仍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中国香菇城”的庆元县,由于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森林资源过量消耗,森林蓄积量大幅度下降。而距县城12公里的庆元县林场,森林蓄积量却以每年2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国有林场百佳单位之一.被称为中国香茹城里的“绿色富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福州林业现状的分析评估福州林业落后而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资源少,且分布不均。根据各县、区林业区划的汇总材料,全市现有森林面积694万亩,总蓄积量89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1.5亩,森林蓄积量1.9立方米,这种状况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是无力招架的,随时可能发生生态性灾难,谈不上对人类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从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主要树木种类、森林蓄积量及采伐量四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森林资源现状,并从森林资源供给的丰富性、层次性、开发性、多样性以及渐进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俄罗斯森林资源的供给前景以及对促进俄罗斯林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清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它是查清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规律的方法,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森林经理,或者叫森林经营计划的一个工作内容。通过森林资源清查,可以精确的测定林区各种土地和森林的面积、树种别林木生长量、枯损量、树种组成,径级分布以及灌木、下草等,林木总蓄积量及其质量(包括各林分、树种别蓄积量)和出材量(包括材种别出材量)以及森林更新等数据,各种林副产品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三州是四川主要林区,现有森林面积约6,000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57%,蓄积量近10亿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资源的78%。因此,认真总结四川30年森林管理体制中的经验教训,搞好三州的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三州林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森林资源是林业发挥多种功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造林绿化快速推进,森林资源明显增长,但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切实加强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努力提升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国有林场作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事业单位,在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管护、科技开发、资金储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国家森林建设的骨干力量。所以,在新形势下探索创新经营模式,推动森林资源"双增"成为国有林场的  相似文献   

16.
由林业部国外智力引进办和财务司负责组织的“中国林业中高级财会人员培训考察团”于1994年6月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考察。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第一部分加拿大林业经营、财会总体情况一、加拿大林业概况加拿大国全面积为997万km‘,陆地面积921万km’,人口2880万,该国是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之一,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416万km’,约占当今世界森林面积的十分之一,接近整个亚洲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451%;森林蓄积量240亿m’,人均占有蓄积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用材树种是云冷杉,其次是松类。生产性森林大约占该…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2009,(10):48-48,F0003
龙泉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有林地面积398.5万亩,素有“浙南林海”、“华东氧吧”等美誉,是我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龙泉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8年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已达112万亩,森林蓄积量从1999年的1018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4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74%增加到现在的84.2%,森林资源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2012,(11):48-49
推开森林城市大门 龙泉市立足浙闽赣三省边际中心城市定位,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来抓,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一轴、三山、十四园"的总体布局,全力打造"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之城。全市森林蓄积量14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平方米,城郊4万亩生态景观林环城而立,基本形成以城市山沿、路网、水网为基础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2011年,龙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9.
我省森林资源贫乏,据调查人均木材蓄积量为1.04立方米,全国人均9.3立方米;森林面积,我省人均0.028公顷,全国人均0.13公顷。从木材蓄积量和森林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上发达的林业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如美国人均木材蓄积量97.6立方米,人均  相似文献   

20.
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林地规划夯实基础、监管手段不断创新,调查内容不断拓展,监督能力大幅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重点在林地林权管理、林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及执法监督、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强调了近期森林资源管理重点工作,主要包括:高质量完成省县两地保护林业用地规划编制,开展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年度考核评价,贯彻落实好十二五采伐限额,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