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中国1995年~201t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全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域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在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是线性递增的关系,而在其他地区,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由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过了拐点,所以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化不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无论是全国整体还是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不过其拐点很低,所以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增长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工业化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能源利用效率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以陕西省为例,对其1978—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向量误差修正估计表明,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将以19.22%的调整力度拉回均衡状态。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并且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30个省份1995年—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并且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看出,利用新疆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手段,分析了新疆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的关系,且经济增长是进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出口是进口的格兰杰原因。并据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深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1960—2010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建立定量分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金融深化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降低了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碳排放主要由收入、能源消耗和贸易开放度决定。  相似文献   

7.
8.
赵惠 《全国商情》2007,(2):117-119
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使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以“干中学”等多种方式提高与改善自己利用资源的能力,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模式。这自然就使得国际经济分工与对外贸易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助推器,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三者演化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能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增长。本文根据1978~1998年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应用统计指标和回归方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和长期贡献,并得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长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会随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分析结论.就福建省而言,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就进出口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进出口与福建省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且短期内进出口对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STIRPAT模型构建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回归方程,利用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货币信贷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存在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并对空间异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货币信贷、对外开放、能源消耗结构、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关于环境规制的动态门槛效应;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异质性,高碳排放地区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更为显著的倒U型曲线.因此,建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并且针对不同区域定制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基于SBM-DEA三阶段方法,评估中国省级区域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比较分析中国省级区域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差距大,总体呈现东高中低;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保规制强度和教育环境虽未能有效发挥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教育环境的整体表现要好于环保规制强度。因此,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绿色创新的软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联立方程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Huang and Labys的模型思路,通过建立一个同时包括污染方程与产出方程的联立方程组研究经济、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走势比较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假说,且目前尚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即经济贸易的增长可能导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下降;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制造业结构趋重的格局不利于环境的改善;贸易自由化并未加剧环境的恶化,可以说“污染避难所”假说现阶段在我国不成立。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的发展状况引人注目。其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贡献到底如何,是否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值得探讨。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模型,详尽地计算了四川省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贡献率、进出口贡献系数及各行业的进出口贡献率、进出口贡献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四川省进出口增长速度迅猛;进口效益增长不明显,出口效益有所下滑,经济增长质量不佳;进口依赖行业缺乏核心设备和技术,出口依赖行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增加值率较低。最后,文章还就四川省各产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25个省市1992年到2014年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对贸易内生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的发展正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也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1978-2005年对外贸易数据的具体分析,得出进出口贸易额和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甘肃省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边际产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甘肃省对外贸易总额较低,所以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也明显偏低.本文在对相关数据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甘肃省的对外贸易,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增长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中逐步深化.1978-2007年,中国始终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所取得成效的体现.近30年的对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1978-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则表明,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入世之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传统做法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行要求所有的排放源做到统一减排。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简称限额交易)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行政命令的做法,但允许排放源之间自愿买卖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有节约减排成本的优点,然而在欧盟和美国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总结梳理限额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美国和欧盟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二氧化碳限额交易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建筑业角度探索“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实现建筑业减排目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改进BP神经网络结合情景分析法,对2000—2019年河北省11个地市建筑业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碳达峰情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距离生产前沿面存在26%的发展潜力,说明当前河北省建筑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2)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空间分布格局由“西部高、东部低”向“中部高、南北低”转变;3)在基准情景下,河北省建筑业未能实现碳达峰;低碳情景下可以在2030年实现达峰目标;而强化情景下,则能够促使达峰时间提前到2027年。同时提出“以政策调控为主导、以市场合作为辅助、以技术升级为根本”的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