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美元化实质上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出现的一种货币替代现象。美元化是指在美国以外的外国居民因对该国本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比美元资产收益率低时而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进而使美元在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部分或全部替代本币的现象。美元化意味着一国经济体的外币(主要是美元)对该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玉平 《经济问题》2008,(10):93-97
选用13个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典型变量,采用随机效应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147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美元化程度、货币错配程度越高,实际资本开放程度越大,政府越强,具有高经济增长和长期通货膨胀历史的国家有较高采用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而经济规模、贸易开放度越大以及外债债务比率越高将会促使一国选择灵活性较高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3.
苗颖 《经济师》2005,(10):252-253
在本币因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而被迫升值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对于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尤为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首要坚持的原则,不能因惧怕本币汇率升值而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同货币替代一样,反向货币替代也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中国出现了本币替代外币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考察我国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除了可以从货币替代的变化程度来看以外,还可以从我国企业和家庭的外币存款、央行的外汇占款、银行代客结售汇以及人民币周边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反向货币替代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对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带来冲击、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等不利的一面.这就需要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积极利用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要防范反向货币替代的负面效应,以最大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朱虹  高蔷 《经济论坛》2004,(17):8-9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认为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的过量投放,政府将被迫在外汇市场上收回本币,放出外币,因而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只影响储备水平的变化;浮动汇率制下,不必为维持固定汇率而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国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影响产出。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了开放经济下固定汇率制、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三元悖论”。  相似文献   

6.
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经济论坛》2006,(24):66-67
一、货币国际化条件货币可分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这五个层次。货币国际化就是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币走出去有收益,就会有成本。人民币国际化会引发货币需求和汇率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冲击。1.人民币国际化会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根据"三元悖论"的观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性无法同时满足,人民币国际化会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本币的国际需求使货币需求和供给都变得复杂,从而可能使货币政策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60个国家和地区的EWN II数据库样本,检验了货币国际化对一国外部净资产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化对一国外部净资产变动有显著正影响,具体而言,货币国际化对估值效应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经常项目的负向影响,从而整体上对一国外部净资产产生了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本币国际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影响一国外部净资产,而非资产价格。进一步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在记账国际化程度更高、经济体量更大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本币国际化更易增加该国外部净资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适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通过正估值效应增加自身“隐性”外部净资产。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作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经营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世界经济发展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程度.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汇率把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联系起来,并且决定了一国从事国际贸易的货物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平衡对外贸易收支的目的.中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员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逐步提高,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就越发显著.因此,研究汇率变化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不乏相似之处。两国分别以高科技技术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推动了本国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额顺差,并与欧美贸易伙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为此,欧美等国强烈要求日元和人民币升值。为了化解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两国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缓解本币升值压力;然而,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于是,日本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中国则采取容忍外汇储备持续积累态度,扩大货币供应。这两种做法导致了同样的后果:流动性过剩,且过剩的货币并未如愿地注入生产性领域,而是流入了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泡沫由此产生。泡沫经济使日本付出了十多年衰退的惨重代价,近年来再次依靠出口拉动才使得日本显示出复苏迹象;而中国则始终保持出口在GDP中的高比重。然而经验检验证实,出口依赖与流动性过剩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灵。本币的急速大幅度升值极易引起国内投资“空洞化”。而剧烈的汇率波动以及货币错配会使本国的海外资产面临更大风险,两者的共同结果造成本国“财富蒸发”,资产严重缩水,再要恢复国内消费则十分艰难。因此,要摆脱本币升值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顶住外部压力(欧美要求本币大幅度升值),让本国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要去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就是要避免本币急速升值和汇率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1.
从"三元悖论" 看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开放经济的研究中发现,在资本的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的汇率稳定与其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出现明显的冲突。如果一国需要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总需求,就会面临国际资金的流入,导致货币政策难以达到效果。而此时只有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才能有效阻隔国外资本流入,此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可以与固定汇率兼得;同样,要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采取紧缩政策,就必须使汇率放开浮动,通过本币升值使资本的流入减少,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unde11,1963)。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产品,货币竞争性贬值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汇率干预成为配合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转移国内政治矛盾的重要战略工具。当前,全球新一轮货币竞争性贬值对新兴经济体的潜在风险正在累积,要警惕"表面上反对竞争性贬值,实际上加速推行货币贬值"的策略性欺骗。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要做好策略应对,并强化汇率问题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3.
美元化虽然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失去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弹性、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等弊端 ,然而 ,由于货币替代的客观存在 ,不能过分强调上述弊端的影响。本文从货币替代的财政、货币以及汇率政策的政策效应角度 ,分析美元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具有逆经济风向的操作特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扩张;而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也符合经济理论,货币政策扩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水平的反应表现为经典的超调现象,但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的反应曲线则表现为延迟的超调现象。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相反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刘刚 《经济科学》2012,(3):61-72
一国经济崛起时期通常面临本币升值压力,虽然压力类型和特征不同,但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都能解释压力形成的根源。从日德经济崛起与本币升值压力的历史回顾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滞后性、阶段性和诱发性特征。日本和德国在应对本币升值过程中实施的政策及其理念各异,具体可表述为主动渐进升值与被动大幅升值的汇率政策、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放松资本管制和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政策组合有效和政策搭配失误、一以贯之的社会市场经济和零打碎敲的国家干预经济理念五个方面,而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6.
浅议银行汇率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续彪 《经济师》2001,(11):191-192
一、汇率及汇率风险的成因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 ,即外汇买卖的价格。简单地说它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 ,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 ,它是国与国经济之间最重要和最明显的联系中枢 ,同时也是各国政策制定者都非常关注的一个政策中介目标。而汇率风险 (又称外汇风险 )即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汇率的变化导致的银行资产、负债或收益的不确定性 ,一般指资产、收益的减少和负债、支出的增加。汇率风险产生的前提是持有或运用外汇 ,只有持有或运用外汇 ,才会发生本币与外币、外币与外币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它主要是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方面的调控来影响一国经济,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目的。在西方主要有两大理论:一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机制,即政策实施和经济状况反向操作,经济过热则紧缩货币,通过缩减信贷规模和提高利率水平从而抑制过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冯跃 《经济问题》2012,(9):112-115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就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争议不断。1994年以来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并未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央政府基于国家发展水平就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期望建立健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为载体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货币政策在国际间的传导方式是公开的,其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间接的、双向的。这就要求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促使各国在货币政策上进行协调与合作,以尽可能地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共同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一国经济在崛起时期通常都会面临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日本和德国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两国在应对日元和马克升值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合,具体可概括为被动大幅升值与主动渐进升值的汇率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与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和放松资本管制以及政策搭配失误和政策组合有效四个方面,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