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恢复西部原有良好生态环境,进行西部生态环境重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投资模式的评价指标,并将层次分析法(AHP)运用到西部生态重建投资模式评估中,通过实际应用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投资模式选择中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建设: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学界对这一问题虽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始终无法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观念,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探索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理论.本文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因此,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法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重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典型生态重建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对西部地区生态重建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投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必须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借助政府投入和激励民间投资才能满足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对投融资的需求,从而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长期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敬嵩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1)
西部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中,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创造性地探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人力资本教育健康的形成形态以及人力资本资源配置与转换能力的价值形态的分析,文章指出在西部,人力资本原始存量及其增量和结构间接影响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教育健康结构特别是人力资本价值阶段的人力资本资源配置和转换结构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几年以来,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生态的破坏却是更大程度上的,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西部大开发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方面的保护,尤其财政需要发挥其调配作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下的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大堡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的硬性操作技术体系。同时进行了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的效益分析,认为重建投资回收年限虽然较长,但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民生态行为是影响西部生态重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西部生态重建的背景下界定了农民生态行为的涵义.分析了农民生态行为对西部生态重建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农民生态行为、促进西部生态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部生态重建中农民生态行为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生态行为是影响西部生态重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西部生态重建的背景下界定了农民生态行为的涵义,分析了农民生态行为对西部生态重建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农民生态行为、促进西部生态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光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8):126-128,135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方面,而忽略了政策性因素引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环境脆弱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政策性因素分析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曾国良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3)
由于各种原因,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制约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试图从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出发,重点探讨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对策,旨在对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推动西部生态建设,以适应新一轮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地区草原沙化以及沙尘暴等现象的出现 ,深层原因在于人类受利益趋使而对草地这一“公共资源”实施了过度放牧与使用。在现行的土地制度框架下缓解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者说运用市场的力量来减少 (或转移 )牧区人口 ,即以城市化发展来达到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而不是采取向牧民征收牛羊税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齐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3):77-78
风险投资以其特有的运作规律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个开放式的资金运作机制,风险投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环境条件。美国的风险投资业之所以蓬勃发展,原因就在于其国内具备了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条件,而我国在风险投资发展初期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归根结底在于受到国内环境的制约。因此,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关键在于构建一个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黑河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后评价,是促进整个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黑河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后评价。这一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缺点,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通过生态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发现项目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后续项目及其他同类项目的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在西部地区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西部地区生活模式传统,生态观念淡漠,城镇发展环境不佳;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的阻滞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生态观念,改善城镇发展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城镇演变体系;承接产业转型,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构建"两型"社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等相应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