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公司的发展重点,就是要建设一支能够最大化发挥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组织性的高素质、大规模的综合型人才团队。在企业公司中,人力资源是发展过程中流动性较大的因素。但伴随着外资企业的涌入以及保险业的开放化,中国的保险业将面临核心技术、高端人才、国际市场、资本实力等的多方面挑战,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高端人才的竞争才是根本。那么对于我国保险公司来说,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慢慢向着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转变。因此,为实现我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团队,完备系统性地对业务人员进行培养。建立健全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员工,增强公司凝聚力。以及对竞争、考核、奖励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刘经东 《消费导刊》2009,(2):129-129
保险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保险人才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加大保险人才的吸引、培养、留存,才能全面提升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利 《致富时代》2011,(6):156-156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对保险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该文着重从目前保险业人才现状入手,并提出如何破解人才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郑海青 《商业研究》2001,(11):37-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渐显露。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保险法制不健全,国民保险意识薄弱,保险税赋过高等.从微观角度,保险公司经营手段落后,运作不规范,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减轻保险公司税赋。保险公司则要加强业务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电子化建设,从而促进保险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各个层面都在积极参与、深入推进。作为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分担风险、全面服务社会的保险业如何发挥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优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保险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谐社会为保险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保险业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作为保险业应充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险行业蓬勃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但是人才流失严重。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保险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但是,高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保险业则是由于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其发展,高校就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脱钩。一方面,保险业的发展急需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也较高;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不具备保险公司所开出的条件,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商》2015,(39)
<正>2014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保险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保险行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教育。保险高等职业院校是专业人才的培养阵营,在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大了体育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求。为实现体育保险相关企业的产值增加,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体育保险业未来转型发展的内涵、途径与现状,并以此为依据理性分析我国体育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三大机遇:国家政策加速体育保险业转型、民众体育保险意识提升、体育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条件日渐完善。结合过去十几年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厘清行业转型发展下的困囿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政府政策助力体育保险业健康发展、加速体育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加大体育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学业培养,以期为我国体育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娓 《商场现代化》2006,(12):56-57
2006年再保险法定分保全面取消,加之外资再保险公司的进入,我国再保险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我国再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其面临的重重困难:市场容量的狭小、技术与人才的缺乏以及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本文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适量增加再保险经营的主体、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合理发展分保业务、重视培养人才和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社会风险与巨灾风险日益频繁发生,而拘泥于"狭义保险"的基本功能所培养的保险人才已不能应对风险社会与民生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挑战的需要。应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巨灾险种的制度设计和业务开展等路径来拓展现代保险业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等新型功能。要以关注民生、应对风险社会挑战、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为手段,培养具有综合风险保障观和多学科专业技能的新型保险人才,为现代保险业的与时俱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范乔希 《中国市场》2008,(26):36-37
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是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这就决定了保险业较其他行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但目前诚信问题却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桎梏。因此,本文从制度缺陷和信息不对称两方面对保险业诚信现状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诚信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在上海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国航运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为切入口,借鉴伦敦劳合社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探析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以此提高我国航运企业和保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金融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经贸世界》2004,(5):34-35
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召开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世界经济发展与企业信用论坛上指出,保险的金融性质决定了保险业诚信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负债经营是基本特征,其自身拥有的资本金与负债规模相比,是不对称的。如果没有诚信,公众就失去了对保险业的信心,切断涌向保险业的奖金链条,动摇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加强保险业的诚信建设维护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保证保险业充足的偿付能力,对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加速发展,取得一些成绩,在背后,寿险保险业深层次发展问题逐步暴露,寿险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及信息共享制度不充分,加之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等问题,增加了寿险公司经营风险。如何避免使寿险业对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出贡献。本文基于博弈论,借鉴信息技术,公共政策等观点,提出文化博弈构想。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金融业中,保险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来说,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保险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保险业的发展还属于一个初级的阶段,从保险业的规模来看,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不相符合。但是,总体来讲,保险业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加速发展,取得一些成绩.在背后。寿险保险业深层次发展问题逐步暴露.寿险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及信息共享制度不充分,加之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等问题.增加了寿险公司经营风险。如何避免使寿险业对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出贡献。本文基于博弈论,借鉴信息技术,公共政策等观点,提出“文化博弈”构想。  相似文献   

17.
面对加入WTO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趋利避害,促进民族保险业质的飞跃,是一个重要课题:应做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管;加强保险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为广西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遗憾的是,广西保险业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保险业发展程度低、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保险公司内控管理不完善、行业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差等。落后的保险业对经济的保障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广西要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步伐,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险支持。对政府来讲,主要是为保险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保险公司来讲主要是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与东盟国家保险业的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周翊 《北方经贸》2013,(8):132-1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对人才需求进入了旺盛期。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保险业人才现状及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然后重点分析我国高校保险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的矛盾,最后提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中国保险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杨娟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61-162
我国保险业自恢复经营以来,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行业之一,被誉为"朝阳行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瓶预。保险企业员工大量离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保险企业的管理阶层和业务骨干流失更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成本。摆在保险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如何从容地面对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守住"人才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